久石让演唱会 在现场看久石让的音乐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9-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次久石让来中国是2010年,在广州星海音乐厅.那一年我高一,<南方人物周刊>用了一整副报道这件事.有一篇报道我看过好几次,现在想来,作者应该是个迷妹,抑制不住从头到尾不断上扬的语调.其中有一个细节被我顽固记住了许多年,坐在第一排有一个OL眼睛带着泪,"打滚了许多年,终于可以见他一面".另一篇报道出自马李灵珊,笔触冷静,从那时起,我也认识了她好多年.久石让演唱会 在现场看久石让的音乐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也会想象现场是什么样,于是去看了<久石让在武道馆>.一晃又是

上次久石让来中国是2010年,在广州星海音乐厅。

那一年我高一,《南方人物周刊》用了一整副报道这件事。有一篇报道我看过好几次,现在想来,作者应该是个迷妹,抑制不住从头到尾不断上扬的语调。其中有一个细节被我顽固记住了许多年,坐在第一排有一个OL眼睛带着泪,”打滚了许多年,终于可以见他一面“。另一篇报道出自马李灵珊,笔触冷静,从那时起,我也认识了她好多年。

久石让演唱会 在现场看久石让的音乐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也会想象现场是什么样,于是去看了《久石让在武道馆》。一晃又是多少年。

昨天晚上在北京展览馆,是此次久石让在中国巡回之旅的开场。这一次北京两站,上海三站,北京两站都在北京展览馆。本次巡回主推的也不是久石让,而是青年小提琴家五岛龙。在久石让指挥《冬季花园》的时候,小提琴的表现最为突出,最后他们对台下鞠躬,握手相视一笑。

久石让演唱会 在现场看久石让的音乐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久石让和我想象中差距不大。精悍,话少,克己复礼,不断鞠躬。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也不过是另一个殿堂的开场...可是如果见过许多人一起静静欣赏的模样,就不会沉迷于对比久石让的作品是否堪称经典。也许专心地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久石让,才是他愿意被铭记的另一面。

久石让演唱会 在现场看久石让的音乐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读过许多次他的自传《感动,如此创造》,也读过坂本龙一的自传。这两位日本作曲家都和中国有颇深渊源。不过,坂本龙一念念不忘的是《末代皇帝》里,他的作曲编排被打乱了。他也会直白地抱怨,一首曲子弹太多次,有多令人厌倦。

久石让好像从来都不想显得这么酷。他首先是个匠人,每次和宫崎骏合作之前,都会反复斟酌,谨慎得好像是最后一次。他也不掩饰他的近于刻板的刻苦,有点不近人情的强迫症。可是你也知道,倘若不这样,就没有今天的久石让。

是因为越来越靠近的距离,才知道为什么遥远。在久石让鞠躬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拿出相机按下快门。昨天姜文也来了,默默地在观众席上坐着,不过我并没有认出来。

散场之后的北展凉风习习,莫斯科餐厅好像铭记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门前的大广场还有广场舞。我拿着相机,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离开了这里。

六年前我读高一,每天的娱乐是中午放学时数山茶花瓣、玉兰花瓣、紫薇花树的枝条,走路的时候踩格子,看天空和树叶;午休的时候看《万象》和《南方人物周刊》。那时候我没有手机,但有一个特别可爱的MP3,霞光一样流光溢彩的外壳,小小的界面仅能显示一行字,里面存的全部都是我搜刮的钢琴曲和轻音乐,比如久石让。

是先有久石让的音乐,才开始看宫崎骏的。说也奇怪,故事可以忘记,人物可以忘记,唯一忘记不掉的是情感。音乐就是情感。再简单的旋律,一旦刻入了心底,就永远不会忘记。这才是《千与千寻》那段台词的意义:“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会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