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太太 一位机长吐槽“劳碌命”:飞行员太少事太多 跳槽太难太弱势

2017-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高额的薪资待遇,高端的工作环境,在外界看来,飞行员和空乘人员都是令人神往的职业.而近日一起51岁民航飞行员猝死的事件,却让飞行超过12年的国内航空公司现役机长王欣(化名)连连叹气.    坐在<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对面,王欣指着自己的眼眶说,"你看我的黑眼圈,我长期休息不好,现在已经神经衰弱了.""高辐射.高压力.高负荷,休息时间不能得到保障.但想跳槽更是难上加难,航空公司不允许,离职的飞行员要'待业两年'才能签其他的航空公司,这是行业潜规则.

    高额的薪资待遇,高端的工作环境,在外界看来,飞行员和空乘人员都是令人神往的职业。而近日一起51岁民航飞行员猝死的事件,却让飞行超过12年的国内航空公司现役机长王欣(化名)连连叹气。

    坐在《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对面,王欣指着自己的眼眶说,“你看我的黑眼圈,我长期休息不好,现在已经神经衰弱了。”“高辐射、高压力、高负荷,休息时间不能得到保障。但想跳槽更是难上加难,航空公司不允许,离职的飞行员要‘待业两年’才能签其他的航空公司,这是行业潜规则。要不就完全改行,但我飞了十多年,改行还能做什么呢?”王欣无奈说道。

    飞行员累 空姐也累

    相识10周年,王欣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我们在校园中恋爱,你知道我家庭情况不好,对我依然没有任何怨言。没有给你一次完美的婚礼,是我一生的遗憾。”

    当王欣走进航空公司,飞向他向往已久的蓝天时,内心依然纠结。“家庭收入是有很大的提升,但我和妻子却聚少离多。逢年过节,别人合家欢聚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这个工作本身就是颠倒的时空,超长的工作时间。”王欣表示,一般的工作人员是朝九晚五,但对飞行员来说却是奢望,这群人要么经常凌晨3点、4点起床,要么凌晨3点、4点才睡。

    事实上,尽管民航总局规定,飞行员一周不超过40小时的飞行时间,但基本每个公司都是按上限来执行的。

    因为经常飞国际航线,王欣最大的困扰是长期处于时差颠倒中,加上工作辛苦,休息时间不够,黑眼圈从来没有消过,到现在睡觉的时候稍微有点声音就会被吵醒,多年如此,已经有些神经衰弱了。

    “飞行员累,空姐更苦。”一位空姐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按照民航局现行规定,飞行员连续执勤14小时候,应安排不低于10小时的连续休息期,而空姐的连续休息期是9小时。

    上述空姐向记者讲述她的工作安排:上四天班休息两天,四天的工作时间一半安排是每天飞两个班次,两个班次后休息9小时,但这9个小时很难完全得以休息。“早上国内航班10点起飞,算上晚点延误,往返到达是晚上12点多。做完后续工作,从机场赶到家已经凌晨1、2点了,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开始继续工作。”

    空姐觉得,比空乘人员好的是,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还能为飞行员解决一些问题。昨日,记者致电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了解到,协会旗下甚至专门设立了飞行员疲劳驾驶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航空公司飞行员组成。

    “希望多一点话语权”

    “有时候想想航空公司,也觉得大家都挺无奈的。”王欣觉得,飞行员短缺、飞行员培养速度跟不上航空业发展速度,可能是他们不得不超负荷工作的根本原因。

    据王欣介绍,除了资金成本之外,由于民航业的特殊性,培养飞行员的时间成本十分高昂。普通人一般要花4~5年的学员培训,从航校毕业后,还要接受航空公司和地方管理局的技术等级考试,通过后只是拿到飞行执照。

要成为副驾驶,并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则需要从业后5~6年的不断投入和继续培训。所以,一名民航机长的平均培训周期长达10年。而这难以跟上迅猛增长的民航业需求。“就像是现在道路越修越多,交通拥堵情况依然越来越严重。”

    王欣常常畅想国外航空公司的工作制度,什么时候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薪酬待遇上都差不多,没什么好羡慕的,但人家对飞行员休息日程的保障确实比我们做得好太多。”

    据王欣了解,国外航空公司在与飞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允许飞行员对工作强度做出选择。“选轻松模式是一个月飞40小时,平常模式是一个月飞60小时,满负荷模式是一个月飞80小时。飞行员可以签两年满负荷模式,再改签其他的模式。”

    回忆起自己十多年前签劳动合同的时候,王欣说当时是“两眼一抹黑,只签个名字,飞行小时完全完全由航空公司决定。希望我的后辈们能早点像国外一样,对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有一点话语权。

”“相较国外,国内的飞行员流动并不自由。”王欣认为,如果飞行员能充分具有流动性,才会刺激各个航空公司对飞行员保障的竞争,才会站在飞行员角度思考问题,飞行员才不会太累,才能留得住人才,这样可能也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