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劳动模范孔祥瑞 孔祥瑞被天津授予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7-06-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位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在生产一线工作的30多年里,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创造了150多项科技成果,他创造的"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天津市总工会命名为"孔祥瑞操作法",在同行业广泛推广;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的技术改造项目,被授予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他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8400万元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他创造了数项全国同行第一.他,就是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被人们称为蓝领专家的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

一位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在生产一线工作的30多年里,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创造了150多项科技成果,他创造的“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天津市总工会命名为“孔祥瑞操作法”,在同行业广泛推广;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的技术改造项目,被授予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他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8400万元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他创造了数项全国同行第一。他,就是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被人们称为蓝领专家的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全国劳动模范孔祥瑞。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作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先进代表孔祥瑞,又被本市授予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今年52岁的孔祥瑞,17岁走进港口,成为天津港第一代大型门吊司机。别看他只有初中文化,钻研起技术来,却如饥似渴。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十几年来,他对自己掌控的多种设备从工作原理到技术参数都已烂熟于心。当有些连专家都感到棘手的问题出现时,孔祥瑞却能想出办法,妙手回春。

“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是孔祥瑞十分欣赏的一句话。多年来,他把工作岗位当成课堂,靠着勤奋学习储备的知识,靠着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把门机的“脾气秉性”吃了个透,成长为工人专家。

直到今天,孔祥瑞的身份仍是工人,可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执著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并非科研人员的孔祥瑞,1999年到2000年带领队里的骨干攻克了门机中心受电器发生短路的技术难题,这项创新成果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别看孔祥瑞生得高高大大,却心细如丝。别人司空见惯的事,到了他那里,就总想琢磨出点儿不一样的名堂来。2001年,天津港吞吐量冲击亿吨,作为当时全港最大的装卸公司,六公司承担的作业量达2500万吨以上,这18台门机任务总量要增长30%。

还有没有潜力可挖?那阵子,孔祥瑞满脑子都是门机在转,从门机抓斗作业的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在他眼前不停地过电影。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门机抓斗在放料时,起升动作会出现10秒钟左右的停滞现象。

如果能把这个作业空当利用起来,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根据这一发现,孔祥瑞与队里的技术骨干共同研究,把抓斗起升、闭合控制点合二为一,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星”形。实践表明,门机每完成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平均每天多干480吨,当年就为公司创效1600万元。

熟悉孔祥瑞的人都知道,单凭业绩,老孔就足以让人竖大拇指了。然而,孔祥瑞的贡献并不止于此。在他身上,除了“知识型”的特点之外,还有传统劳模的“老黄牛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而这些品质、这种精神,是成就他事业的动力和根基。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孔祥瑞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他在技术上取得的每一个突破,在工作上体悟的每一点心得,总要传达给团队,变成大家共同的知识,共同的本领。

天津港把孔祥瑞确定为“港口工人的坐标”,号召大家向他学习。面对赞扬,孔祥瑞说,我是个工人,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就是有一种责任感,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点一滴地做,忠诚老实地做,最大限度地做。

我们天津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发展港口,成就个人”,只有企业发展好了,工人才有前途,国家才能富强。我胸前的红花是大家给凑上去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每人一朵小红花,到了我身上就变成了大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