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晖背后的人 吴小晖的安邦帝国 辉煌的背后总有故事

2019-03-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安邦的前世今生转换宛若昼夜交替,从白昼到黑夜转眼一瞬.以代销车险起家,2004年才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分支机构的安邦财险,谁曾想到会成为一家跻身世界500强的金融大集团.首任董事长乃时任上海汽车集团总经理胡茂元.吴小晖背后的人 吴小晖的安邦帝国 辉煌的背后总有故事2005年,安邦财险第一次增资引进新股东央企中石化集团,注册资本也由5亿元增至16.9亿元,中石化成为与上汽集团并列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0%.随后几年,安邦财险不断增资.至2011年6月,安邦财险第五次增资至120亿元,并重组更名为安邦保险

安邦的前世今生转换宛若昼夜交替,从白昼到黑夜转眼一瞬。

以代销车险起家,2004年才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分支机构的安邦财险,谁曾想到会成为一家跻身世界500强的金融大集团。首任董事长乃时任上海汽车集团总经理胡茂元。

吴小晖背后的人 吴小晖的安邦帝国 辉煌的背后总有故事

2005年,安邦财险第一次增资引进新股东央企中石化集团,注册资本也由5亿元增至16.9亿元,中石化成为与上汽集团并列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0%。随后几年,安邦财险不断增资。至2011年6月,安邦财险第五次增资至120亿元,并重组更名为安邦保险集团。成为集团后的安邦,更是在2014年两度巨额增资,注册资本金猛增至619亿元,成为全国注册资本最高的保险公司。

吴小晖背后的人 吴小晖的安邦帝国 辉煌的背后总有故事

另外,安邦于2010年收购瑞福德健康保险,并更名为和谐健康,拿下健康险牌照;同年,安邦人寿成立,寿险牌照收入囊中。2011年,安邦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资管牌照又被拿下;2014年,安邦养老成立,收入养老牌照。短短四年时间,安邦拿下四张牌照。

吴小晖背后的人 吴小晖的安邦帝国 辉煌的背后总有故事

辉煌的背后总有故事,据透露,安邦37家股东背后,通过101家公司层层叠叠可上溯到86名个人股东,均为安邦保险集团实际控制人吴小晖在浙江老家的亲属团。吴小晖这位大鳄也慢慢浮出水面。

2014年前后,吴小晖正式接替胡茂元成安邦集团法定代表人。

此时的安邦保费已接近千亿。2014年下半年,安邦因举牌民生银行而一战成名,成为保险界关注的热点。

举牌民生银行背后,是安邦对银行的钟情,但不是起步于此,也不会止步于此。2011年,一场“蛇吞象”式的并购让安邦拿下成都农商行35%的股份,成其第一大股东,安邦系多位人士也进入农商行管理层,安邦的银行之旅开启。

据统计,安邦系在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均有出现。并且,在民生银行之前,招商银行就已成为安邦系的下一猎物。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安邦财险持有招商银行10.72%的股份。

海外买买买,“黑马安邦”不断扩军。

2014年10月,安邦宣布以19.5亿美元代价收购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从此开启了其境外“买买买”行动序幕。

2015年5月,安邦以3.69亿欧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100%股权;7月22日,以2.06亿欧元收购比利时一家银行100%股权;7月26日,仅以1欧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100%股权;9月16日,以1.17万亿韩元收购韩国东洋人寿63%股权。

2016年9月,安邦用19.57亿美元收购美国StrategicHotel100%的股权;12月31日,以160万欧元收购韩国安联人寿100%股权。收入并购,“买买买”需要资金。大手笔花钱,也得大篇幅挣钱。

要说安邦保费翻倍增长,还是出现在2013—2016年间。据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安邦集团保费达265.73亿元,同比增长215.65%;2014年保费收入为746.97亿元,同比增长181.10%;2015年,保费首次破千亿,达1577.11亿元,同比增长111.14%;2016年,安邦集团保费收入超五千亿,实现5041.33亿元,同比增长219.66%。

期间恰逢保险市场化改革,又迎监管政策的放开,安邦搭乘“保监会废除2007年开始执行的《万能保险精算规定》,取消万能险不超过2.5%的最低保证利率限制,将万能险产品利率市场化,改由保险公司自行决定”的便车,大力发展万能险,并借助已拥有的银行销售渠道,保费规模更是扶摇直上。

值得关注的还有,隐藏在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下的投资型理财险的崛起。2012年,安邦财险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为691.5亿元,同比增长647.57%;2014年,这一数字上升至千亿达1044.4亿元;2015年,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更是突破五千亿,至542.5亿元,同比增长178.52%。

然而,坍塌就在一瞬间。监管政策的突然转变打的一些资产驱动型险企晕头转向。2016年保监会对于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一纸监管规定让那些以险资为核心的资本系险企猝不及防,其中就包括安邦系。

2016年4月,安邦宣布退出竞购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一路“狂飙突进”的安邦海外投资遭遇滑铁卢,这也是安邦流年不利的开始。有媒体报道,2017年3月,安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在纽约的房地产合作项目暂停;4月17日,美国年金与人寿保险信保人寿宣布,公司将终止与安邦的并购交易。

另外,曾有媒体爆料安邦变卖海外资产,但被安邦否认。海外布局尚放置一侧,单看国内环境更是严峻。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野蛮人、妖精”到2017年4月,项俊波被双规,监管步调加紧后,安邦沉默期开启。同年5月,安邦人寿被禁止申报新产品;6月,其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层层不利接踵而至。

此外,从保费来看,安邦集团2017年前11月保费为2846.62亿元,同比下降43.53%,2010年后首次负增长。海外布局、投资,及保费业务双头受限,埋下日后接管伏笔。

安邦的倒掉,固然跟他的“股本原罪”有关,但它的高调和汇聚财富的惊人速度,恐怕是更关键的原因。

2014年,安邦以天价购买了美国纽约著名的老牌五星级酒店——华尔道夫,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广为人知。随后,安邦在A股市场上展开了大收购,扫货对象包括如民生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大商股份、远洋集团、华富国际等。

在国际市场上,安邦更是成为大陆企业出海收购的“带头大哥”,先后在欧、美、韩收购、入股了多家保险公司、银行、商业地产。在这个过程中,吴小晖和安邦的背景,也逐渐被媒体“扒”了出来。虽然未有官方的确认,但很多情况公众已经心知肚明。于是,安邦被舆论贴上了“权贵资本”的标签。这个标签如同烙印,是无法洗去的。

在这个烙印下,安邦越高调、资产规模越大,管理层面临的压力就越大。安邦或许希望做到“大而不能倒”的规模之后再慢慢变白,但它显然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安邦是中国最大的“权贵资本”吗?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但毫无疑问,安邦是过去几年里最令人侧目的“权贵资本”,或者说是“最高调”的。在中央提出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反腐败,以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安邦这种“权贵资本”显然是拦路石。当然,也是最好的“祭旗”用品。

对于吴小晖和安邦保险的结局,高层多次发出过警告和暗示。比如2018年1月17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在《人民日报》二版头条的位置发表文章,谈金融监管。他在文章里警告说: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2018年1月31日,保监会通过官网公布了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厦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个别公司资本不实和股东占款,实际控制人挪用占用保险资金,自我注资、循环使用、虚增资本。……要牢牢树立依法合规意识。国家法律和监管制度是红线,决不允许出现所谓的“特殊”公司,任何机构挑战法律的权威和监管的底线,都要付出追悔莫及的代价。

由于安邦涉嫌“自我注资、虚增资本”,未来吴小晖及其家族、幕后权贵们的股权,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所以保监会在公告里说: “接管过程中,接管工作组将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完成股权重整,保持安邦集团民营性质不变。”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