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楷书 挺拔高古 难得一见!于右任楷书欣赏

2019-04-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知道,于右任尤精书法,早年习唐楷兼学赵孟頫,后来转攻魏碑刻石,得其骨力洞达拙朴酣畅.中年以后,以碑意入行草,创立了风格独具的"于体"行草书.晚年力倡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特点的标准草书,对现代书法发展影响巨大.被冠以"当代草圣".但是,你见过于右任的楷书吗?今天,书法思考就给大家带来于老<邹容墓志>欣赏:于右任楷书 挺拔高古 难得一见!于右任楷书欣赏邹容是重庆人.重庆市渝中区南区路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但邹容墓及墓表(墓碑)不在

我们知道,于右任尤精书法,早年习唐楷兼学赵孟頫,后来转攻魏碑刻石,得其骨力洞达拙朴酣畅。中年以后,以碑意入行草,创立了风格独具的“于体”行草书。晚年力倡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特点的标准草书,对现代书法发展影响巨大。被冠以“当代草圣”。但是,你见过于右任的楷书吗?今天,书法思考就给大家带来于老《邹容墓志》欣赏:

于右任楷书 挺拔高古 难得一见!于右任楷书欣赏

邹容是重庆人。重庆市渝中区南区路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但邹容墓及墓表(墓碑)不在重庆而在上海。1905年4月3日,邹容惨死狱中,“髀肉尽消,空存皮骨”上海提篮桥监狱将其遗体弃之狱外墙边,后被爱国人士收殓,停放在上海的四川美庄里。

于右任楷书 挺拔高古 难得一见!于右任楷书欣赏

第二年的邹容祭日,同盟会刘季平--“义士刘三”将邹容尸棺移至上海华泾乡,秘密安葬。第三年,章太炎为怀念“邹容吾小弟”,含泪写成《邹容传》。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临时政府大总统名义颁令,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护法战争时,章太炎受唐继尧之请,由黔赴渝,专程前往邹容祠堂祭拜,了却同狱难友、忘年之交的夙愿。

于右任楷书 挺拔高古 难得一见!于右任楷书欣赏

此后,又过了四年,即1922年,他将当年所撰《邹容传》作了些修改,以便适合墓表文体。那么,请谁来书写墓表文字呢?章太炎想到了于右任。于右任是老同盟会员,又写得一手好字,由他来书写表文最适合不过了。当时于右任43岁,正与叶楚香在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于右任担任校长。于右任受此重托,自觉义不容辞,于是楚香秉笔,这就是现在立于上海的《赠大将军邹君墓表》,碑额上的篆书由章太炎亲书。

再说回于右任书法艺术。于右任先生中年后转攻北碑,对墓志书法可谓情有独钟。他曾写过一首著名的绝句述说他的这一情怀:“朝写石门铭,暮临二十品。竟夜集诗联,不知泪湿枕。”

另有《寻碑》一首:“曳杖寻碑去,城南日往还。水沉千福寺,云掩五台山。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愁来且乘兴,得失两开颜。”其中苦乐心情可谓跃然纸上。他的行楷书,自然朴茂,宕逸峻整,全自北魏刻石中来。

于右任一生还为许多民国革命烈士及社会贤达撰写墓志铭、纪念碑,全用的是魏碑一路的行楷书体,如《刘仲贞墓志》《张清和墓志》《邹容墓志》《茹欲可墓志》《佩兰女士墓志》《杨松轩墓志》及《秋瑾纪念碑》等。

说起墓志,有必要和大家聊聊背景。清末民初时期,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战乱频繁,在河南洛阳一带,盗掘古墓搜抢文物之风严重,许多珍贵墓志出土后得不到应有保护,甚至被外国列强窃运到海外。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流落到海外的珍贵墓志有近百方。

于右任先生于此十分痛心,公务之余多方搜求购买,至20世纪40年代,已搜集历代墓志四百余方,其中大部分为北魏名品。因为内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如《元珽》《穆玉容》夫妻墓志等,他遂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鸳鸯七志斋”,这四百余方墓志也被称作“鸳鸯七志斋藏石”。

于右任先生当时在国民政府充任要职,公务繁忙,四处奔波,收藏贮运这么多志石十分困难,加之交通运输不便,他先是将这批珍贵墓志运往北京秘藏,后请杨虎城将军帮忙将其运回陕西,全部捐赠给西安碑林。现在我们在西安碑林所见到的许多墓志都曾是当年于右任先生的“鸳鸯七志斋”藏石。

所以,难得林语堂这样评价于右任:“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