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嘉伟近况

2019-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编者按:前些天在西郊宾馆开会.一天晚上,在七号楼门前,突然碰到汪嘉伟.他是来会朋友的.我问起近况,他神密兮兮地,不答.他说,有机会见面好好聊.看来,此公也是闲不住的.他脑子活络,人脉极广.不弄排球了,其他事,也会弄得好好的.这点,我信.汪嘉伟近况我认识汪嘉伟已有二十多年,深知他的为人,也了解他的性格.大约十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疲惫的心>.重新找来一看,也能了解汪嘉伟的心路历程.在那篇文章中,我曾经提到一幅画,那是扬州的一位中年画家送给中国男排的.这幅画,曾经长时间地挂在历任中国男排

编者按:前些天在西郊宾馆开会。一天晚上,在七号楼门前,突然碰到汪嘉伟。他是来会朋友的。我问起近况,他神密兮兮地,不答。他说,有机会见面好好聊。看来,此公也是闲不住的。他脑子活络,人脉极广。不弄排球了,其他事,也会弄得好好的。这点,我信。

汪嘉伟近况

我认识汪嘉伟已有二十多年,深知他的为人,也了解他的性格。

大约十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疲惫的心》。重新找来一看,也能了解汪嘉伟的心路历程。在那篇文章中,我曾经提到一幅画,那是扬州的一位中年画家送给中国男排的。这幅画,曾经长时间地挂在历任中国男排主教练的卧室里。

汪嘉伟近况

那是一个振翅欲飞的雄鹰,一付“志在蓝天”的劲头。中国男排曾经是一支公认的世界强队。我记得,1979年,正是中国男排的胜利,令北京大学的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然而,后来的中国男排,居然还要重提“冲出亚洲”的口号。这简直就是一种悲哀。

1983年,经历了种种失败和失意的汪嘉伟应召回到国家队,在“烟花三月”的扬州集训,备战1984年奥运会。那个时候,正是汪嘉伟情绪最为低落的一年。特别是所谓的“张瑜事件”,让汪嘉伟若有所失。那个时代,恶作剧的人,还真不少。

我记得,去扬州画院接受赠画的时候,汪嘉伟对那幅画表现颇有兴趣。别人的话题,都是关于雄鹰正面的评价。他的问题却是奇怪的。他问画家:“雄鹰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画家含笑作答:“雄心不泯”。也许,“雄心不泯”正是汪嘉伟性格的重要一面。1986年,当中国男排再次征召他归队的时候,汪嘉伟毫不犹豫地从日本回国,重披战袍,夺得了亚运会桂冠。

1997年的春天,汪嘉伟再次回国执教国家男排。这一次,他辞去了日本东丽公司男排主教练的职务,放弃了一年80多万人民币的优厚收入,作为唯一的候选人竞选中国男排主教练。记得春节刚过,原上海排球队的领队赵霄扬(阿岩的老爸)打来电话,说有一位老朋友要见我。

此时,我已淡出体育圈子,早已不过问体育的事情,躲在评论部的小阁楼里,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文章。“此人非见不可。”赵霄扬说。“汪嘉伟,你不想见吗?”汪嘉伟?他不是去了日本了吗?一种好奇,也是一种叙旧。我们相约在奥林匹克饭店的咖啡厅见面。汪嘉伟还是老样子,风度翩翩,只是眼角多了些皱纹,多了几分成熟。

汪嘉伟说了两个小故事。他似乎想证明什么。有一年冬天,汪嘉伟回国探亲,他选择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他把想法告诉他的一位朋友之后,朋友大吃一惊。“你脑子有什么问题吧?”汪嘉伟严肃地回答:“脑子正常。

”那天早晨,天寒地冻,汪嘉伟在寒风中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升旗仪式。他很激动,也很感慨。他说:“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感觉到‘中国’两个字的份量。”另一件事,是有关他在日本当教练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他照例去球员的房间查房。十点半,房门虚掩着,里面没有人;十一点半,他再次去看,还是老样子;十二点半,一点半……这名球员仍然没有回房间。汪嘉伟大为生气。第二天,他把这名球员找来,问他昨晚几点回房,回答是“十二点半”。汪嘉伟连问三遍,回答照旧。汪嘉伟大怒,一脚将其踹出几米远。

不知是出于情面、还是确实受到了某些感染,我在第二天“多管闲事”,在《新民晚报》的体育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心中的国徵》,还在《新民体育报》登了很大的一张与汪嘉伟合影的照片。汪嘉伟作何感想,我不清楚。我只是知道,第三天,汪嘉伟揣着那张《新民晚报》踏上了去北京的飞机。

几天之后,新华社播发了汪嘉伟正式出任中国男排主教练的消息。汪嘉伟上任伊始,便将他的队员带到了天安门广场,也去看了一回升旗仪式。他常对队员说:“我们不能忘了胸前的两个字(中国)!”从此之后,我经常在报上看到中国男排南征北战的消息,汪嘉伟似乎没有忘记他胸前的国徵,在亚洲排坛重新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但是,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不散的宴席。汪嘉伟最终跌在了新世纪的门槛前。那几天,上海的天气奇冷。中国男排在奥运会的选拨赛中失利。在0比3输给韩国的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走廊里来回踱步,他没有去理怨球员,因为他们已尽了力,他只是恨自己,怎么会弄成这个地步?!走廊里的那个放消防器械的箱子,被他踢散了架子,成了他发泄的对象。

新年的第二天,我和几位朋友请汪嘉伟吃饭。原因之一,是听说他不想干了。一见面,我发现汪嘉伟又老了不少,一脸的疲惫,一身的懈怠。这种神情,我十几年前也见过。席间,一位朋友戏言,说一个男人,有三样东西则足矣。

汪嘉伟忙问是什么?一个家庭、一帮朋友、一个情人。显然,这是一种安慰的说辞。他失望。说似乎还缺点什么。我补充说,应该是四个字。于是,我送了一个对子给他,也是从什么地方看来的。“来来往往,所见名利船两条;戏里戏外,无非男女人一双。”汪嘉伟赞同。他说道:“名利很累,但很多男人都是为名利活着的。我也是。”他还说:“说穿了,名利就是事业,离开事业,一个男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认识汪嘉伟的妻子邓星。我也听说邓星为了汪嘉伟的排球事业付出了许多。邓星是一位作家,他也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听说,她曾经在日本为一家中文报纸工作,每周要应付四个版面,从写稿、组稿、拼版,都是一个人包了。汪嘉伟的儿子在日本上小学六年级,邓星在工作之余,还要照料孩子。

母子俩,经常由于没有时间做饭,而跑到街上应付一顿。其支撑家庭的辛苦可想而知。汪嘉伟说,他回国执教三年,只回过四五次家,每次都是很短的时间。家庭问题,也是一个成熟男人的责任。

汪嘉伟最终还是作出了选择。他离开了中国男排主教练的位子。他说他想过了,要好好地照顾家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当汪嘉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前的“星光大道”时,久违汪嘉伟的球迷呼唤声四起,纷纷请他签名。在颁奖后的酒会上,相识和不相识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不约而同走上前同他打招呼,询问近况,合影留念。

冰雪项目的新贵杨扬和靓姐陈露,先是自我介绍,又代教练问好。汪嘉伟同她俩聊起了观看冬奥会的激动,还探讨了集体项目作战策略和战术配合。乒乓选手王涛拿着一叠纪念封,说是代表崇拜者前来索取他的签名。新闻界的老朋友们则拉着他拍照叙旧。中央教育台、淄博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插空对他进行采访。此情此景让这位中国排坛硬汉颇为感慨,他微笑着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离开中国男排教练岗位,汪嘉伟淡出排坛,几乎销声匿迹,音讯皆无。一年多的时间里,人们只在中央电视台的《朋友》节目中,见他露过一次面,谈论的还都是以往的事情。此次见面,大家最关心的是他现在正在做什么。颁奖大会后,记者就此向他提起了这个话题。

    汪嘉伟透露,半年前他办了一个小的投资公司,打算在商海中学习,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再次体现人生的价值。他用“不可言传的辛苦”来形容半年来的体验,他说,学到许多新的东西,开阔了眼界,也品味了人生百味。

    汪嘉伟素来喜欢挑战,在商海中他所面临的都是以往从未料到和涉猎过的全新挑战。他说,他想试试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头脑,能否在商海上中流击水?运动场上的拼搏进取精神,能否在商海中撷取硕果?汪嘉伟仍然那样地襟怀坦率,他说,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成果,但他有信心几年后在商界占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