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地盘都有哪些 袁绍的地盘都有哪些

2018-09-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何进召集各路诸侯进入洛阳后,董卓以自己军队强悍霸占了洛阳城,并废除少帝立汉献帝,在朝中肆意妄为.汉室王朝已经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于是天下各处豪强割据地方,开始了兼并土地的战争.东汉末年格局图袁绍地盘都有哪些 袁绍的地盘都有哪些袁绍从洛阳逃出来后,地盘只有小小的渤海郡,这显然不能满足他对版图和实力的欲望,所以这时候他将眼光放在了韩馥的冀州上.冀州位于中原,是天下物资充沛的地方,得到他就有充足的兵马来源.冀州主韩馥却是个怯懦多疑的人,面对公孙瓒和几路势力的虎视眈眈,早已没注意的他被袁绍的人一忽悠,就

何进召集各路诸侯进入洛阳后,董卓以自己军队强悍霸占了洛阳城,并废除少帝立汉献帝,在朝中肆意妄为。汉室王朝已经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于是天下各处豪强割据地方,开始了兼并土地的战争。

东汉末年格局图

袁绍地盘都有哪些 袁绍的地盘都有哪些

袁绍从洛阳逃出来后,地盘只有小小的渤海郡,这显然不能满足他对版图和实力的欲望,所以这时候他将眼光放在了韩馥的冀州上。冀州位于中原,是天下物资充沛的地方,得到他就有充足的兵马来源。冀州主韩馥却是个怯懦多疑的人,面对公孙瓒和几路势力的虎视眈眈,早已没注意的他被袁绍的人一忽悠,就将冀州让给了袁绍,袁绍也就真正有了一块能用的且很重要的地盘。

袁绍地盘都有哪些 袁绍的地盘都有哪些

随后袁绍出兵征讨青州的黄巾军,并消灭黑山张燕,将青州纳入了自己管控的范围之内。后袁绍之子袁谭任青州都督,在攻打了北边的田楷和东边的孔融后,袁氏终于占领了整个青州。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公孙瓒认为其弟公孙越的死和袁绍脱不了干系,所以挥师南下直捣冀州,于是袁绍同公孙瓒之间的战争开始了。期间公孙瓒和袁术合作过,而袁绍又和曹操联手过,双方之间僵持了两三年。后公孙瓒渐渐不敌袁绍的军队,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绍亲率大军攻打幽州,一路上势如破竹,直取易京。最后公孙瓒战败自焚而亡,袁绍占领了幽州,并收编了公孙瓒的部队。

袁绍地盘都有哪些 袁绍的地盘都有哪些

到了袁绍顶峰时期,他作用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虽然土地的广袤不是最大的,但是其中的富裕和充实的程度却是最高的,所以袁绍能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豪强。

曹操如何评价袁绍

袁绍,字本初,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袁绍凭借自身的干劲,和他家族的人脉声望,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迅速纠集了一批庞大的军队,割据一方。在谋士和武将们的协助下,夺取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实力之大是当时中原各诸侯不能及的。但是这么一位强者,在曹操眼里,却是一个平庸之辈。

曹操和袁绍

在新版电视《三国》中,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可谓是既刻薄,又在理。曹操说他在二十岁上下的时候,是极其的崇拜袁绍,因为传说他是“四世三公”之家出来的,德望自是非凡。不过到三十岁的时候,曹操与袁绍同在一朝任职,这时的他开始看不起袁绍了。最后到了四十岁之际,二人都割据一方,曹操索性就蔑视袁绍了。

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经历了多年,看人有了丰富的阅历。在曹操眼里,袁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却是内心胆小之人。袁绍生性优柔寡断,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总是畏首畏脚难以做出决定,但是看到蝇头小利,却又没头没脑地一拥而上。

曹操评价袁绍虽然身为人主,但是心胸狭隘,刚愎多疑,时常做出政令不一的行为。即便手上有着众多的人才将领,却不懂的使用,任人唯情,而不用贤。身为人父的袁绍,不严厉管教自己的儿子,任由他们为了爵位互相争夺,扰乱纲纪。

也的确印证了曹操的评价,袁绍最后因为这些缺陷导致他错失了太多的良机。而袁绍的几个儿子在他死后,相互争夺爵位,以至于被曹操分而击破。

袁绍四世三公是为什么

都说袁绍是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之中,不过这个大家不同一般的世族大家,而是号称“四世三公”。这里的“四世”指的是袁绍一家的几代先人,而“三公”指代东汉时期的官职,太尉、司徒和司空。

袁绍

说袁绍一家是“四世三公”,是因为从袁绍的曾曾祖父袁安开始到袁绍这一代,中间四代都有人出入为朝中的“三公”官职。当初的袁安担任汉章帝刘恒的司徒,后来其子也就是袁绍的曾祖父袁敞官拜司空。再到袁敞的儿子也就是袁绍的祖父袁汤出任朝廷太尉一职,而袁绍的父亲袁逢则是司空。

这里所说的汉朝三公可不是一般的官职,而是百官之上的官职,是中国古时朝廷最为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所谓的“三公”早在周代之际就有了,只是具体的到了两汉之际 有了些变化。西汉时期的三公是指司马、司徒、司空,后以太傅、太师和太保替代。在汉武帝时期,连同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唤作三公。因为早先丞相的职权是很大的,仅仅在皇帝之下,所以后为削弱丞相之权,大司马的直逼丞相,甚至越过了。

两汉之交的新莽篡政之际,已久承袭了西汉的三公制度。到了袁绍所在的东汉时期,也是沿用了西汉的三公制度,不过叫法改了改。大司马成了司马,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是司空,三个依旧是权力极大的官职。袁绍一家在四代中,四人都是位居三公之列,如何不让世人对袁家大感佩服和尊重,所以袁家的声望为后来袁绍起事提供了很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