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文章 周信芳:读书是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2019-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周信芳先生艺名"麒麟童",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活中,运用精湛的表演技巧,塑造了宋士杰.徐策.萧何.宋江.邹应龙.张广才.张元秀等众多的生气勃勃.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周信芳文章 周信芳:读书是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麒派"不仅是京剧老生的重要流派,而且对其他行当.其他戏曲剧种的表演艺术,也有较大影响.谨以此文纪念周信芳先生120周年诞辰.周信芳爱读书在戏曲界是出了名的.他为什么喜欢读书?大致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他从小缺少读书的机会,书读得不

周信芳先生艺名“麒麟童”,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活中,运用精湛的表演技巧,塑造了宋士杰、徐策、萧何、宋江、邹应龙、张广才、张元秀等众多的生气勃勃、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周信芳文章 周信芳:读书是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麒派”不仅是京剧老生的重要流派,而且对其他行当、其他戏曲剧种的表演艺术,也有较大影响。谨以此文纪念周信芳先生120周年诞辰。

周信芳爱读书在戏曲界是出了名的。他为什么喜欢读书?大致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他从小缺少读书的机会,书读得不多。他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书到用时方嫌少》的专门谈读书的文章,他说:“书到用时方嫌少。在我这个幼年失学的人来说,感受就更加深切。

周信芳文章 周信芳:读书是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补天之术就是尽力而为,有一点多余的钱,有一点多余的时间,我都花在书的上面了。”第二个原因是出于自己演艺工作的需要。因为京剧演的大多是古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如果对这些不了解,就很难演好戏,而要了解这些,就必须读书。

周信芳文章 周信芳:读书是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重点在文史且学以致用

京剧主要是演古代的历史或古代的故事,因此,周信芳把读书的重点放在文史方面,他花许多精力来研读《史记》、《汉书》、《三国志》、《宋史》、《明史》等史籍,并涉猎有关的笔记野史。这使他对古代历史的发展沿革,历史时代的环境和风貌,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心理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所编的戏,所演的人物,既有历史的真实感,又有戏剧的生动性。

周信芳读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以致用。周信芳编演过许多历史题材的新戏,而其中不少都出自他所读过的古本戏曲,如从《金印记》编排出《六国封相》,从《千金记》编排了《鸿门宴》、《追韩信》,从《千钟禄》编排了《方孝孺》,从《琵琶记》编排出《赵五娘》等等。

他经常是带着问题去读书。1961年年底,周信芳与上海京剧院的同仁一起编演历史剧《澶渊之盟》,这个戏写北宋真宗时宋朝与北方辽国交战,于澶渊订盟休战的一段真实历史故事。为了编好此戏,周信芳研读了《宋史·寇准传》,书中两次写到寇准饮酒,一处是寇准接到边关急报,故意把它压下来,不向皇帝奏报,而在家中逍遥饮酒;另一处是真宗御驾到达澶渊,辽兵大至,寇准坐在北城畅饮高歌,使真宗与将士俱获心安。

这两次饮酒都生动地显现出寇准的性格特征,周信芳就抓住这个重点,来贯串情节,结构剧本,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多读书,不少艺术创造中的疑难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他演《一捧雪》时,觉得老本子中有一场戚继光巡更的情节,一个堂堂的八台总兵为家奴这样熬夜吃苦,不太合情理,周信芳把它删了。有人提出异议,周信芳查了《古本戏曲丛刊》中的《一捧雪》,原来古本中本没有这场戏,说明周信芳的见解与古人不谋而合。

到书本中寻求答案

在演艺工作中碰到问题,周信芳也到书本中寻求答案。这样他读书的内容也就日益扩大,京剧、历史以外的书也常常进入他的视野,古今中外无不涉猎。

他的学生高百岁曾谈到,有一次,一位友人问到周信芳《竹林七贤图》中的人名时,周信芳不假思索地把嵇康、阮籍等七位贤人的姓名、身世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还有一次有人问周信芳“夜郎自大”出于何典,周信芳也作了详尽的解答,这使高百岁钦佩不已。

周信芳的爱读书也培养了他对写作和理论研究的兴趣。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周信芳先后担任上海伶界联合会宣传部长、会长,他在《梨园公报》上发表了《谈谭剧》、《怎样理解和学习谭派》、《论张飞》、《〈“探母”新旧剧词商榷〉之商榷》等评论文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信芳更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倾注了很多的精力,他对自己的表演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单就他出版的著作《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舞台艺术》、《周信芳文集》,不算散见于报刊的文章,就有六七十万字之多,对戏曲的表演艺术、戏曲文学、戏曲流派、戏曲的继承与发展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继承和发展戏曲流派我见》、《谈谈连台本戏》等文章,以及对《四进士》、《清风亭》、《乌龙院》等七个剧目表演艺术的经验总结,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满辩证法和真知灼见的评论佳作。

也喜欢买书和赠书

周信芳爱读书,当然也喜欢买书。他演戏空暇之时,经常到福州路或文庙等处的书坊里买书,或到旧书店、旧书摊上去淘旧书。他买书主要不是为了藏书,更不是为了在家里装门面、做摆设,主要是为了读。他曾说:“我买书是很‘功利主义’的,是为了替我的演戏找参考资料我才买的。”“选购的范围,基本上是属于文史一类的,八九不离十。有些书买回来,即使不能‘立即生效’,可是搁在那里也不碍眼,说不定哪天会用得着它。”

在周信芳书房里的书架上,经史、古今文学家的专集、昆曲传奇等古典戏曲资料、“五四”以来的新文艺书刊等摆得琳琅满目。其中有《资治通鉴》、《元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康熙字典》等等。

周信芳从纷繁热闹的舞台、排练场回来,喜欢待在书斋这个宁静的世界。他说:“家居无俚,我总是泡在书房里与书为伴的。这本翻翻,那本看看,漫无题旨,开卷有益。忽然让我发现了一段与我的表演有关的文字,意外的惊喜,也提高了我读书的兴趣,买书的欲望。”

周信芳自己爱读书,深深懂得读书的好处,所以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和青年演员要多读书。有一次高百岁生日时,周信芳送他一部《古今名人尺牍》作为生日礼物,并详细讲解书中的内容,后来还送给他一部《篆书大观》。1956年青年演员齐英才和张美娟结婚,周信芳送他们的礼物是一套《莎士比亚戏剧集》,他对他们说:“我送你们这一部书。咱们演员要读书,古今中外的书都要读,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