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简介 陈望道与复旦大学 ——《人可微言》之三百三十八

2018-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朋友的小孩今年高考填了复旦大学的志愿,正信心满满地等着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人可对他建议,作为准复旦大学学生,应该去义乌分水塘村参观陈望道故居,可了解到复旦大学的一些校史.陈望道担任27年复旦大学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能有今天的名声,是他当校长时打下了坚实基础.陈望道的身份很多:<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版的翻译者.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文修辞研究开拓者,第一版<辞海>主编.但他一生的主业是教师,由教师而成为教育家.他在上海.安徽.广西多所高校当过教师,任教时间最长的学校是复

朋友的小孩今年高考填了复旦大学的志愿,正信心满满地等着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人可对他建议,作为准复旦大学学生,应该去义乌分水塘村参观陈望道故居,可了解到复旦大学的一些校史。陈望道担任27年复旦大学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能有今天的名声,是他当校长时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望道的身份很多:《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版的翻译者、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文修辞研究开拓者,第一版《辞海》主编。但他一生的主业是教师,由教师而成为教育家。他在上海、安徽、广西多所高校当过教师,任教时间最长的学校是复旦大学,近50年。

如今的复旦大学是中国列前五的名校。中国名牌大学的成长有两类,一类是一出生就名气大,如北大、清华、浙大。一类是出生时名气平平,到了某一阶段才茁壮成长,如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原是私立学校,抗战时期迁至重庆,改为国立大学,解放后陈望道当校长,复旦大学才一下子大起来、强起来。

解放后,中央想让陈望道到北京任职,但陈望道喜欢在复旦大学教书。后来,中央任命陈望道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没有到复旦任职)、主任、校长。

1952年,中国高校大调整。有的高校一分为N,成立新学校;有的高校由沿海迁到内地;有的高校一些系并入其他学校。这次大调整中,复旦大学的专业只增不减,只调出法学院、商学院和农学院,而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大厦大学、等10多所大专院校的有关文、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一夜之间,复旦大学做大了。

按高教部的要求,复旦大学的新闻系要撤掉,并入中文系。因为,当时中国高校的办学模式学苏联,苏联的高校不单设新闻系。所以,北京大学的新闻系就撤掉了,成了中文系的一个专业。陈望道给高教部写信,不同意撤新闻系。

高教部决定不了,就去问周恩来总理。周恩来说,既然陈望道不同意撤,那就保留吧。这一来,复旦大学的新闻系不但没有撤掉,反而把全国多所高校的新闻专业并了进来。复旦新闻系成了全国高校中"创办时间最长、最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是一直薪火相传"第一块牌子。

全国不少高校的专业并入复旦大学,一时间复旦校园内名师济济。协调好来自各学校的专业、学风、名师,是很见校长的管理功底的。陈望道无论在教育界、政界和学术界都是老资格,威望高。只有他能镇得住一夜之间做大的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整体实力空前提升,以至于成了今天的名校。

朋友小孩子听了人可的介绍后说:"好的,我要去分水塘参观陈望道故居。"

欲知人可后面开评什么,且看《人可微言》之三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