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勺子影评 《一个勺子》影评:生活就是这样 我们都曾是傻子

2019-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一个电影遇到属于它的观众,它才能传递出更深入的情感和寓意.很高兴,我成为电影<一个勺子>的观众.其实看这部片子并不是因为朋友的介绍,而是周末休息想看一部电影,这个电影上映的时候没有去电影院看,现在想来有些后悔没有早点遇见它.而在看电影前了解这部影片的类型是一部喜剧,看完这部有些荒诞喜剧意味的电影之后,只想说,喜剧并不是这部电影的真实评价.一个勺子影评 <一个勺子>影评:生活就是这样 我们都曾是傻子因为这是一部全程无尿点也无笑点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西北淳朴农民救助一个流落街头弱智&

当一个电影遇到属于它的观众,它才能传递出更深入的情感和寓意。很高兴,我成为电影《一个勺子》的观众。

其实看这部片子并不是因为朋友的介绍,而是周末休息想看一部电影,这个电影上映的时候没有去电影院看,现在想来有些后悔没有早点遇见它。而在看电影前了解这部影片的类型是一部喜剧,看完这部有些荒诞喜剧意味的电影之后,只想说,喜剧并不是这部电影的真实评价。

一个勺子影评 《一个勺子》影评:生活就是这样 我们都曾是傻子

因为这是一部全程无尿点也无笑点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西北淳朴农民救助一个流落街头弱智“勺子”的故事。而我是直到现在才明白为何电影的名字叫《一个勺子》。

原来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肃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肃方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而该片的英文名也叫《A Fool》。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一个词语可以有多种解释,傻子,可以是形容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可以成为我们平日嬉笑谩骂里的一个称呼,可以是我们形容一个好心人没得到好结果后惋惜的称呼。

一个勺子影评 《一个勺子》影评:生活就是这样 我们都曾是傻子

而在国外善良可以叫goodness,而傻子叫fool。你看,一个“傻子”在中文里就有这么多的意义,在国外却和很多意义明确的区分开,没人会叫错,也没人会理解错。

这部影片是一个有着黑色幽默的影片,如果说文学作品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那么影片则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它在用眼睛看一个时代里的形形色色。

一个勺子影评 《一个勺子》影评:生活就是这样 我们都曾是傻子

《一个勺子》的剧情很简单,西北淳朴农民拉条子(陈建斌饰)在为监狱里的儿子奔波的时候,在镇上遇到一个讨饭的傻子,傻子一路跟他回家,几次都甩脱不掉。没办法拉条子贴了寻人启事,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紧接着又陆续有几波人出现自称是傻子的家人,说拉条子把傻子卖了。

麻烦接踵而至,拉条子自知上当受骗却有口难言,他想不明白,好事怎么就成了坏事?他一次次去询问那些看起来比他聪明的人,也没得到一个答案。大家都开始叫他傻子。而他也以一位农民最淳朴的办法想自证清白,为了寻找傻子,他成了另一个到处纠缠别人的傻子。

谈起创作原由,陈建斌老师说,他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写剧本,但是一直不满意,知道他在《人民文学》中看到了胡学文所著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发现这才是他多年一直再找的故事,“这个小说讲的是我们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和整个世界在作斗争,它就像一个瓶子,可以容纳我这么多年想要表达的东西。”

或许在每一个影视创作人心中,影视作品就是生活的缩影。不同于那些架空玄幻的作品,那些是真真实实在生活中发生的,发生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身上的故事。电影能反映一个时代最被忽略的现状,而这部影片也反映了在西北遥远的村庄里,真诚本善与现实欺骗的现状。拉条子知道自己被骗了,想不明白,去问三哥,三哥几次说了一句话,“生活,就是这样。”是无奈,也是心酸。

本就不是很聪明的农村人,他们淳朴、善良、老实、本分,他们只是凭着内心的不忍去收留一个流浪的傻子,在寒冬的日子里,害怕傻子冻死了,害怕他饿坏了。几度忍心抛弃最后都被心底那一丝的不忍打败。拉条子最后也没把傻子找回来,而他和妻子一心想让儿子减刑的事却意外的促成了。他并不开心,因为他努力在变得聪明,但是他却抛弃了自己的内心。

是啊,生活就是这样。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清的事情,也有很多理不清拆不清的事情。或许最后那个桥段说,儿子减刑了。也是在说,好人真的有好报啊。

可是生活里,现实里真是这样么?

最近今年是不是蹦出来的火热话题,“好心救人却被误以为肇事者”、“好心扶起老人却被冤枉要求赔钱”,这样的新闻近几年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新闻下面的评论也各抒己见。有人说,不是现在的人变坏了,而是那些坏的人变老了。也有人说,或许从今以后都不敢再帮助人。

我想那些好心却被冤枉的人没少被人称作傻子吧,曾经的我们也被很多长辈、前辈称作傻子,做一些看起来很好却没有任何利益的事,做一些吃力还不讨好的事。

我们一次次被称作傻子,一次次在现实的泥淖中摸爬滚打学的聪明一点,而当我们渐渐漠视路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渐渐学会在事件中推卸责任让自己全身而退,渐渐知道要想成就一些事情要记得送点礼物或者免费帮忙做点什么。我们是在看起来变得聪明,我们也是在一步步吞噬和丢掉自己的善良和本性。

或许有些人说,这是这个时代生存的规则,并不是漠视那些需要帮助人就心存不善。的确,或许很多人依旧是善良的,只是我们学会在这个时代的规则里,适度善良。

拉条子是个执拗的人,包括她的妻子金枝子都是不安中坚守善良的人,影片里有一个镜头,两个人在被窝里读着寻人启事,后来金枝子打了拉条子一个嘴巴子,也同样挨了拉条子打屁股。但她真实的表达出他们的生活,就因为一个捡回来的傻子,一次好心,过着不敢出门不敢点灯更不敢烧火吃一口热乎饭的生活。他们生活因为一次好心发生了大变化。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埋怨拉条子没出息也是在埋怨拉条子的好心。

两个人全剧多用西北方言对话,真真实实的演出西北汉子和农民的人生。电影里有一句话,“谁把别人当傻子,谁就是最大的傻子。”这是导演留给观众最有深意的一句话,足够我们在如今的生活里反思自己。而这部电影,就像是那个瓶子,将陈建斌想对观众说的话都倾倒出来。

不可否认,陈建斌拍摄的这部影片值得叫好,也值得大卖。但是现实并不是如那些口碑超好的电影一样博得满堂喝彩。或许他们早已经不在意这部电影会卖多少票房,而是他们将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都不愿做一个傻子,但我们都曾是傻子。我们应该幸运没有“傻子”一样的命运,我们也应该知道如何去守护自己心中那个淳朴真实本善的“傻子”。

你是一个“傻子”么?你愿意成为一个“傻子”么?你愿意去守护心中的“傻子”么?

电影终究不是生活,纵然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可是游走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世界,我们终要去触摸那冰冷的世界,但如果用心底的善良温暖一起去筑建一方美好的天堂,就会有孩子在里面欢笑,有傻子在里面奔跑,有善良的人在里面生活的安好。

其实好人还是有好报的,我们终要相信这一点,才不会在这个世界丢失内心的一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