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的结局 民国“绝代公子”张伯驹遭绑票后 结局令人唏嘘!
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却少有纨绔之气;他曾投身军界,却因政局黑暗而回归文人之身;他被母亲视作十足的“败家子”,却被同人誉为“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他把毕生心血倾注于保护中华文明、中国艺术之中,却在动乱年代被屡屡错待。

(“民国四公子”之一、收藏大家张伯驹)
1941年秋的一天,收藏大家张伯驹从南京匆匆赶往上海,在虹桥机场一下飞机,他的女儿张传彩驾驶自家的别克轿车亲自来接,当车开到陪福里弄口时,被迎面而来的两辆黑色皮卡尔轿车挡住了去路,不得已,张传彩.的车只好停了下来。

忽然,前面挡路的轿车里钻出三个头戴鸭苦帽的彪形大汉,执着枪威逼张伯驹:“下车,坐到前面的车上去,不然就打死你!”这伙人以为张传彩只是司机,便让她给张家捎话说:“准备200万元(伪币)赎金,期限一个月,否则就撕票。”

第二天,上海《申报》头版刊登消息称,张伯驹被绑架,下落不明。一时上海沸沸扬扬,众说纷纭,有怀疑日本人干的,有怀疑家族内讧的,也有怀疑是藏家阴谋的。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内弟,清末时出任过朝廷最大的盐官——长芦盐运使,晚年又在南京创办了盐业银行,家资颇丰。张伯驹子继父业后在民国初年也是大名鼎鼎的一个人物,他和张学良、袁克定、浦侗四人被并称为民国“四大公子”。在绑匪看来,让张伯驹这样一位富家公子拿出200万元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可绑匪万万没有料到,张伯驹却是个宁肯舍命,也不肯舍财的主儿!他知道自己被绑架后竟绝食,拒绝和绑匪合作。
张伯驹绝食的第三天上午,一个绑匪头目进来劝说:“张先生,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这又是何苦呢?”
张伯驹怒目呵斥绑匪头目:“滚!滚出去!”
“张先生还有什么要求?”
“要求就是你们要么放了我,要么立即杀了我!”
话不投机,绑匪对张伯驹的不配合实在无奈,但又害怕他真的绝食死掉,落个鸡飞蛋打的结局,便立即通知张伯驹夫人潘素来探视,目的是想让潘素劝说张伯驹暂时进食。
而此时在张家,夫人潘素和亲戚朋友正在为救赎张伯驹的事急得火烧火燎。事实上,张伯驹将家中积蓄的大部分收藏了古玩字画,家里实在是拿不出200万现金的!而要凑够赎人的钱,只有出卖张伯驹收藏的古玩字画了。“救人要紧!娘,您就做主,卖掉我爹的部分收藏吧。”张传彩让其母潘素早做决断。
救丈夫的命要紧!潘素被女儿说得,b动了,但她又心知自己的丈夫醉心于古玩字画的特殊嗜好和他的脾气秉性,犹豫再三,还是不敢擅自做主,便叹着气对张传彩说:“先探探你爹的口风再说吧。”
正好绑匪传信让潘素去见张伯驹。潘素一天下午便被绑匪蒙住双眼,坐着绑匪的车来到一个古树掩映的山间古庙。
看到胡子拉碴、憔悴不堪的张伯驹,夫妻情深的潘素肝肠寸断,她哽咽着说:“伯驹,你受苦了啊!”
张伯驹凄然一笑,他用手擦掉妻子脸上的泪痕,反倒劝说潘素一定坚强些,他不在,她就是家里的主心骨啊。临走时,潘素最终说出了想卖掉部分古玩字画赎他的打算。
“不行!”张伯驹口气坚决,“你是知道的,我的收藏,我的字画是我的命根子!没了那些宇画收藏,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请告诉家人朋友,我宁死魔窟,也不允许你们变卖家藏字画!”
眼看绑匪规定的交钱赎人的期限就要到了,可钱却凑了还不到十分之一,正当潘素急得六神无主时,有个戴金边秀朗架眼镜的中年人忽然找上门来,神秘兮兮地对潘素说:“潘女士,我有个日本朋友想要张先生收藏的《平复贴》,如果你肯拿出来,绑匪索要的200万元,我这位日本朋友愿意替你家出。”
当时沦陷区的上海是日本人的天下,好多人或明或暗替日本人做事,这一点潘素并不觉得奇怪,可对来人提出的条件,她却犹豫起来。
《平复帖》是晋朝陆机的作品,它长不足一尺,只有9行字,却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盖章,朱印累累,满纸生辉,是当今传世墨迹中的“开山鼻祖”,比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要早80年,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曾千方百计想掠夺得到它。张伯驹从北平收藏家、画家浦儒手中买得此帖后,让潘素偷缝在乎日盖的一床被子里,才提心吊胆地偷带出沦陷的北平城。
知夫莫如妻。潘素心知,张伯驹连一件一般价值的古玩字画都不允许卖,如果拿出最值钱的《平复帖》,这不等于真的要了他的命吗?所以她最后摇着头对来人说:“先生搞错了,我丈夫手里根本就没有《平复帖》啊!”
潘素既拿不出钱,又舍不得《平复帖》,无奈之下,她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让女儿张传彩到极司菲尔路76号,向汪伪上海警署办事处报了案。
第三天,警署办事处处长夏仲明的副官跑来对潘素说,警署已经查明,张伯驹先生是被“双龙会”绑架,而“双龙会”是个由日本特高课扶持控制的上海帮会组织,警署对他们也无能为力。但夏处长和“双龙会”老大关系不错,夏处长求情,“双龙会”同意绑架张先生的期限可以延长,但赎金却不能少,如果潘女土实在拿不出赎金,可以用《平复帖》来顶替……
又是《平复帖》?这时,潘素心里完全明白了,这“双龙会”和伪警署是蛇鼠一窝,他们是互相串通好了,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替日本人拿到《平复帖》!她断然拒绝了夏仲明所派副官的要求。
事实上,绑架张伯驹的是汪伪苏北绥靖军13师师长丁雪山。这位担任淞沪铁路守备任务的伪师长,才是“双龙会”的真正龙头老大。丁雪山想通过日本驻上海特高课课长吉川猛夫谋个伪军长当当。吉川猛夫精通中国文化,是个古董迷,日本人进占北平时,他就在找《平复帖》,因一直没找到而怅然不已;后来,他由北平调上海任特高课长,手下特务侦知《平复帖》在张伯驹手上,他便给丁雪山策划了这出利用“双龙会”实施绑票的阴谋!
既然伪警署这条路走不通,潘素只有另想办法救人了。无奈之下,潘素托人找到上海复兴银行行长、兼任汪伪政府要人周佛海秘书的孙曜东,请他出面帮忙。孙曜东便给夏仲明打了电话,让他想办法救出张伯驹。此时,汪伪上海警署办事处处长夏仲明是新官上任,为了搭上周佛海这条线,也为了在上海沦陷区公众中树立汪伪警署“为民办事”.
的形象,他便出面说项,把潘素变卖所有首饰,连同上海各界朋友的凑款共40万交给丁雪山,让丁雪山放回了张伯驹。
张伯驹宁肯舍命也不舍《平复帖》的行为,让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有人说,张伯驹爱古董的行为怪癖得有点邪乎,是不是脑袋有毛病了?也有人说,张伯驹拿生命做赌注,待价而沽,是为了将来大捞一把啊!但无论别人说什么,张百驹只是淡然一笑,从来不与人争辩。
1956年,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56岁的张伯驹经与妻子潘素商议,竟将自己心爱的《平复帖》捐献给了国家。当时,国家给他 22万元人民币奖励,被他婉言谢绝了。直到此时,人们对张伯驹舍命收藏《平复帖》才有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这也正如他自己所说:“黄金易得,国宝无二啊!我历尽辛苦收藏‘国宝’字画,不是为了一己所有,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怕它流失到国外啊!人各有志,我的愿望就是让‘国宝’永存吾土,传世有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