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孙国明 西班牙华人作家张琴: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日世界,每每提起中国,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已经进入辉煌鼎盛时期的中国社会.除此以外,在人文意识形态里,无论是西方人看中国;还是中国人看中国,在

今日世界,每每提起中国,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已经进入辉煌鼎盛时期的中国社会。除此以外,在人文意识形态里,无论是西方人看中国;还是中国人看中国,在媒体舆论上,遭到非议和指责最多的,往往是中国人的素质和习性。

我们熟识自己的文化,在反省中容易找到本土文化的优劣长短,但不可忽略的是,我们的价值尺度,是在自身的文化中铸造出来的,因此多少会有一些“儿子总是自己的好”式的偏见,仅以此评判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显然不是很中肯。

我们毕竟生于斯,长于斯,身上带有无法轻易一拂而去的溺爱。而西方人看中国,总是不带私情比较客观,把被历史侵蚀过的部分,或现实中的种种恒常不变,而又被我们自己遗忘或忽视的方面被统统揭示出来,尽管有些地方带有主观的偏见,或许用西方的价值观去看中国。

而我们透过现象再去看本质,多少可悟透一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民族难以剔除他的劣根性?而且,又一如既往,不受外来文化侵蚀,始终保持着自身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作者近期,闭门读书一月有余,系统阅读了《博观与辨析》——早年的西方学者论东方文化诸多一书,现将其居住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以及中国通的传教士们所解剖的中国文化分享给大家。

借鉴西方视野,让我们能明晰看到一个合理存在的中国。

下面,作者将从“孔子与儒家思想”,“评中国人的性格及其文明程度”,“东方家庭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中国人时间观念”诸多问题来阐述: 
    ( 一)  孔子与儒家思想 
    毋容置疑,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性格形成和繁荣昌盛的主要源泉。

这一思想体系的代表——孔子,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伟人,他当之无愧有这样的声誉,是因为他的学术思想——中庸之道,已跨越了国界超越了民族。

目前很多西洋人也都对孔子的思想非常推崇,可是他们认为现代的中国人,很少能追随其先师的教诲,更多看重名利的追求,而遗忘了中国固有道德,现在让我们从新温习一下,中国现代社会中行将绝灭的儒家思想。

体现孔子思想的中国文化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所谓“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论著,其中尤以《论语》最重要,这书是当时孔子应答他的弟子和他人之间讨论并由孔子加以辨证的话,因为这本论述汇集了孔子的名言和教训。四书的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政治经济、历史传记以及诗文,但几乎没有涉及到宗教。四书是旧时中国教育的必读教材,元明清三代曾以此作为科举选贤的课题,被认为是知识和为人处世的精髓,一切道德、为政、历史等问题都可以从中得到最终评判标准。可以说四书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准则。“五经”是“诗经”,“易经”,“礼记”,“尚书”和“春秋”。前面四经成书在孔子时代之前。“春秋”才是孔子本人所著的史书,记载了数百年历史。该书之所以称为“春秋”,是因为书中所推崇的人物事例被认为像春天一样有生命力,而书中的批评谴责则像秋天般萧条无情。

无论是孔子思想的基础,所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以及朋友。反映了中国的政体和经济政体,惟独忽略了自我的存在,以现代人文观而论,有些被后人曲解的观念,是不容轻易接受的,例如:封建时代的“君叫臣死不得不死,父叫子亡不得不亡”,不管是否有理必得履行,便是一个荒唐的例证。而“五常”则是孔子最常谈论的话题:“仁、义、礼、智、信。” 值得一提的是,同基督一样,在五常中,“仁爱”占了首位。孔子对“仁”有很高的标准,他认为只有少数几位古人达到了“仁”的境界,而同代人中则鲜有人达到这一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种为人之道是孔子思想行为准则的核心。耶稣基督诱导人们从善,而孔子则劝戒人们弃恶,两者之间几乎相似。

“义” 即应该做的事。它不能诉诸于任何法律条文,而指的是人的良知,是写在人心中的“法”。是一条涵义广泛的准则,它适用于任何良知认为是正当合理的言行。

“礼” 指的是外表的礼仪。孔子认为,每一种内心情感都应有适当的表现形式。由于内心情感会自然而然流露于外表,所以经常注意举重言谈的修养亦会使品行得到完善。具备“礼”的人在与家庭、社会和宗教的多层次关系中就是一个有道德、有觉悟和宗教信仰的人。

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些礼仪规范、行为准则是调节社会各阶层人与之间关系的。这些礼仪规范是社会和谐统一的平衡论。没有这样的规范准则,人与人之间就会缺乏互敬互谅,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的无政府状态。由此看来,一个国家一味强调无规范的自由,民众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境界是行不通的。尤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是不能纵容的。不过,在社交方面,此一时彼一时,过去儒家的“男女授受不清”,在现代社交中已不合时尚了。

“智” 指的是一般学问和智慧,所对人对己的了解和待人接物的常识。对那些身居高位、有权有势的人,孔子要求他们潜心研究,细察民情,缜思慎行。

除了“仁、义、礼、智”的修养外,孔子特别强调心诚情真。“信”一字既指信任,也指真诚,因为真诚是信任的基础。

孔子思想的最终目标是仁政、德政。他不主张通过健全法制来管束压制臣民,而提倡对人晓之以修身养性之道。孔子依靠的不是武力,而是道德约束力;不是法律与惩罚,而是示范与教导。他认为,如果君主有德,百姓就会敬重、服从并仿效。孔子理想中的完善政府,应该是统治者通过自身力行,成为道德之君,从而赢得民心,这样就可以稳坐江山,安享于王道乐土之上。君不正民则乱。相反,民无故起端,惟有法律制裁才是最好的途径。

由上观之,孔子诚挚笃信,悉察人性;不争权势功名,但求传播真理,造福于民。可以说,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是世界历史上未受《圣经》影响的最独具特色的完整体系。他对人类的影响力大于历史上任何哲人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