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报道赵南起】赵南起上将 韩国人

2017-06-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解放军上将赵南起的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他本不是中国人,而是与中国相邻的韩国人,他在中国几十年,军衔达上将,官至副国级,堪称一大奇事.1927年4月20日,赵南起出生朝鲜忠清北道(今韩国忠清北道)清源郡,家中排行第四.父亲赵龙九是位爱好儒家文化的读书人.爷爷赵东植一直受当局监视,是朝鲜著名三一反日运动领导人.1919年3月1日,朝鲜爆发大规模反日殖民统治的爱国运动.赵东植是清源郡的主要筹划者,不久被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关进汉城大同门监狱.但他决不与日本人妥协,被长期关押,最后带着一身伤病走出牢房,

解放军上将赵南起的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他本不是中国人,而是与中国相邻的韩国人,他在中国几十年,军衔达上将,官至副国级,堪称一大奇事。1927年4月20日,赵南起出生朝鲜忠清北道(今韩国忠清北道)清源郡,家中排行第四。父亲赵龙九是位爱好儒家文化的读书人。爷爷赵东植一直受当局监视,是朝鲜著名三一反日运动领导人。

1919年3月1日,朝鲜爆发大规模反日殖民统治的爱国运动。赵东植是清源郡的主要筹划者,不久被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关进汉城大同门监狱。但他决不与日本人妥协,被长期关押,最后带着一身伤病走出牢房,回到家里后,他仍受严密监视,并几次被拘禁,可岁月流逝,他的反日情绪有增无减。

1939年冬,由于受当局迫害,加上债务高筑,赵龙九于一个黑夜带上父亲和全家离开清源郡出走,四下流浪,然后于1940年初进入中国境内,随后在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一个朝鲜族村落——佛堂村定居下来。

此时,赵南起才13岁。过了半年时间,赵东植因思念家乡,决定返回朝鲜。他已年过七旬,结果由赵南起的弟弟赵南元护送爷爷回国。本来父亲赵龙九是准备让年长一些的赵南起送爷爷的。赵东植说:“还是让他和你们一起留在中国吧。”

结果,赵南元和年迈的爷爷回到清源郡后,从此留在了老家。

由于爷爷的一句话,赵南起留在佛堂村。很快,他就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朝鲜也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许多流浪东北的朝鲜人纷纷踏上回国之途,但是,赵南起一家没有走,还是选择留在岔路河。

由此,赵南起和其他留在当地的朝鲜人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也就是说,由于这两次选择,赵南起成为了一名中国人。

1945年9月,赵南起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投奔共产党。他步行100多里山路来到吉林市,找到民族解放同盟总部,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了革命道路。随后,为了支援刚进入东北的东北自治军,18岁的他自告奋勇,发动朝鲜族捐献出30万斤粮食支援部队。这是一笔十分巨大的数字,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周保中不仅批准他参军,而且用自己的大青马,派警卫员牵马,送赵南起到军政大学东满分校朝鲜族队学习。

在学校,赵南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作为五名优秀毕业生之一分配到延边土改工作队,参加农村土改工作。不久,他被地委书记孔原(曾与邓小平夫妇一起于延安在毛泽东窑洞前结婚)选调到延边地委,当了一名管理员,一年后被提拔为地委机关总务科长。


1949年7月,赵南起调到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担任农业工作组研究员。

按照这个工作轨迹下去,赵南起很可能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但是,命运之神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爆发内战,美国站在南方李承晚政府一边,出兵入侵朝鲜,并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不久,赵南起调志愿军前方指挥所担任作战科联络员,负责翻译和联络工作。10月23日,随总部入朝参战。    这时,赵南起尽管才23岁,但已是一名正团级干部。

1951年1月25日,中朝在玉泉洞举行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赵南起在会务组负责接待朝方高级干部,并担任翻译工作。

一次,志愿军总司令员彭德怀和朝鲜副首相朴宪永进行会谈,由赵南起担任翻译。朴宪永见他朝语说得很流利,十分惊讶,问道:“你是朝鲜人吗?”

“不,我是中国的朝鲜族人。”赵南起回答他,“我以前在吉林省委工作,战争爆发后才调到了志愿军总部。”

“原来是朝鲜族同志。”朴宪永笑问彭德怀,“我们现在很缺干部,特别是需要既懂军事,又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干部。如果我把这位朝鲜族干部留在朝鲜工作,你不反对吧?”

彭德怀回答说:“这要看工作需要了,也要看他本人的意愿。我虽是志愿军司令员,也不能搞官僚主义。”

谁知朴宪永看上了赵南起,并且对此事上了心,几天后又向彭德怀提起此事。彭德怀觉得事情严重了,于是正式叫来了赵南起,征求他本人的意见。

在总部几个月中,赵南起多次为彭德怀当翻译,且两人经常见面,彼此很熟悉。在谈话中,彭德怀详细询问了他的地方工作经历,然后认真地说:“你和我说老实话,你到底愿不愿意回朝鲜工作。如果你同意,我马上作安排,这是组织上的决定,与你个人无关。”

赵南起已决心做一名中国人,于是态度坚决地回答:“彭总,我对在志司的工作非常满意。如果到朝鲜工作,各方面情况都不熟悉,困难很多。希望您批准我继续留在志愿军,将来打完仗就回国。我不愿意到朝鲜工作。”

“这是你的真心话吗?”彭德怀问道。

“当然。”赵南起说,“我以共产党员的名义,向你和组织上保证。”

彭德怀听完,重重地拍了拍赵南起的肩膀,说:“好吧,这件事情我来处理。好干部在哪里工作都会有所作为。你这样年轻就是团级干部,很有前途。好好干!”

这是赵南起第三次选择留在中国。

后来,他回忆此事,十分感慨地说:“彭总把我留在志愿军,使我的事业得以继续发展,否则我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我深深地感谢他老人家。”

确实,赵南起的人生因此而变得很辉煌。

抗美援朝结束后,1958年赵南起随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被任命为延边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后升任政委。

1985年3月7日,中央军委调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兼副省长、军区政委的赵南起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两年后,赵南起升任部长。

1988年4月9日,根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提名,赵南起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9月14日,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度,赵南起被授予上将军衔。在17名授上将衔的高级将领中,赵南起是惟一少数民族出身的上将,年龄倒数第二高,已经62岁。

1995年从军队退役后,1998年3月,赵南起又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名副其实的副国级领导人。此时多数人不知道赵南起当年出生于韩国且是反日运动著名领导人的后裔,以为他是吉林省永吉县地道的朝鲜族人。至于他的出生的韩国,由于多年与新中国处于隔绝和无外交关系状态

(1992年8月中国与韩国才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结束两国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知道赵南起本是自己同胞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2000年4月,赵南起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韩。访问之余,他回到了离别几十年的家乡——韩国忠清北道。

这时,赵南起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且是中国副国级领导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他访问韩国的消息在新闻中播出,立即引起韩国朝野一派轰动,不少人对这位同胞的传奇经历惊愕不已。

作为东道主,韩国政府更是尤为重视,以最高礼节欢迎这位在中国成长并取得杰出成就的老乡。当赵南起离家60多年后第一次回到清源郡时,当地人扶老携幼,以最隆重的民族礼节载歌载舞迎接他。赵南起深深地被浓浓的乡情感动,拿出特意从中国带去的茅台酒,以当地风俗向乡亲们一一敬酒,共祝家乡繁荣昌盛,中韩友谊长存。

上将军衔授予前的“特嫌”风波

1988 年 9 月 14 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上 将军官授衔仪式, 赵南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恢复军衔制 后首批被授予上将军衔的 17 名将官之一,“特嫌”风波就发 生在这次授衔的前一年。 赵南起将军回忆了这一事件的经过: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朝鲜族农民家庭。

195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军衔时,我被授予少 校军衔。 1987 年,中共中央决定调整军委成员和人民解放军各总 部领导干部。 时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治委员的我, 是总后 勤部部长人选之一。 然而就在这时,一封署名“吉林省几位离休干部”的匿名 信寄到中央军委。信中称:赵南起的弟弟现居韩国。早在赵南 起担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期间, 他的弟弟就曾在韩国 的电台公开讲话,策反赵南起。

对于这一重大事件, 赵南起一直隐瞒, 从未向组织上汇报。 所以,我们认为,赵南起有“韩国特务”的重大嫌疑,不宜在 党和军队高级领导岗位出任要职。 当我得知这封匿名信内容之后, 大吃一惊, 意识到问题的 严重性。于是,我直接求见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同志,向他 详细汇报了匿名信中所提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是 1979 年冬天,我突然接到了一封寄自香港的私人信 件。在当时收到海外来信被看得很重,所以我没有直接拆信, 而是打电话把州公安局长和安全保卫部门的负责人叫到办公 室,当着他们的面把信打开,一起阅读。 信中写道:我是韩国《东亚日报》驻香港记者。

1 个月前,我曾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了延边州委书记赵南起先生的名字。 几 天前,汉城一位叫赵南元的读者给我来信,说:“赵南起”这 个名字和他失散 30 多年的哥哥的名字正好相同。他与哥哥是 1945 年在中国东北吉林省岔路河分手的,当时他陪同爷爷返 回了韩国, 而哥哥则跟随父亲留在了中国。

此后他与哥哥失去 了联系, 非常思念。不知延边州委书记赵南起先生是否是赵南 元先生的哥哥,如果是的话,请速来信与我联系,我将马上通 知赵南元先生。 根据来信的内容, 我感到这位赵南元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弟 弟。 一旁的州公安局长觉察到我的情绪变化, 便向其他人打了 一个手势,示意大家离开。

我叫住了他们,说明了情况,并当 场将信交由州公安局存档。接着,我又分别向州委、省委作了 口头和书面报告。 香港来信虽然在我的感情上引起了一些波动, 但我作为州 委书记, 由于当时拨乱反正和建设延边的工作千头万绪, 对这 件事情也就很快淡忘了。 1980 年春节期间,我到延吉县英城大队给群众拜年。

一 位阿妈妮面色紧张地告诉我, 她在收听韩国广播时, 听到一条 寻人启事,有个叫赵南元的人,要找自己的哥哥赵南起。她不 知要找的人是不是我。 回到延吉后, 我马上调出了有关部门收录的广播录音, 果 然在韩国 KBS 电台寻找中国东北亲人的栏目中,听到了那条 寻人启事,其中一位中年男人因激动而哽咽着提到了我的名 字,还提到我的父亲、母亲、哥哥和姐姐的名字。

到这时,我已经可以肯定,这位寻找哥哥的赵南元,就是我的亲弟弟。 然而在当时, 以我的身份是不可能与身在韩国的 弟弟通信的。 当我讲完香港来信和韩国 KBS 电台广播两件事情,一直 静静听着我叙述的杨尚昆副主席说道: “南起同志,我被你讲 的故事感动了。 你和弟弟的分离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也是没有 办法的事情。

你做得对, 当个人感情与组织纪律发生矛盾的时 候, 应该是组织纪律至上, 不能有半点疏忽。 你所采取的措施, 我看很得体,完全符合组织原则。你不要背包袱。” 我当即表示感谢, 并坚持请求军委派人予以查清。 杨尚昆 副主席采纳了我的建议。 最终调查组得出结论: 赵南起关于弟 弟寻亲经过的叙述,完全符合事实。

赵南起(???,1927 年 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 将,原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科学院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27 年 4 月,赵南起出生在日本统治下的朝鲜半岛忠清 北道清源郡一户普通的乡间豪绅家庭, 其祖父赵东植是清源郡 反日起义的筹划者和组织者, 在当地颇有影响, 曾经被日军逮 捕进监狱。

1939 年,为躲避日军迫害,赵东植率全家北迁至 中国吉林永吉县一个朝鲜族村庄定居。 自赵南起记事起,家道中落,不论在朝鲜半岛还是中国, 都生活在日军的压迫之下。 赵南起的祖父组织过反日起义, 给 赵南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青少年时代, 赵南起下地种过田, 到中国后做过店员,卖过东西。在日军的压迫下,日子过得并 不好。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坚持抗战, 在普通老百姓中有很大影 响。1945 年 9 月,赵南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同盟。 1945 年 12 月,赵南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东北义勇军桦甸第 七支队, 在东北扫清日本军队和伪军的势力, 这是赵南起进行 军事活动的开始。

此时,由于日本战败,朝鲜半岛光复,祖父赵东植在弟弟 赵南元的陪同下回到朝鲜半岛, 定居于韩国。 赵南起和父亲则 选择留在中国。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东北地区形势紧张,赵南起被 调入东北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做参谋,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赵南起作为朝 鲜族干部第一批入朝, 并在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当参谋, 并认 识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在朝鲜期间, 赵南起和毛岸英一起 作为作战参谋, 在志愿军司令部协助彭德怀进行作战指挥, 直到毛岸英被美军飞机投放的燃油汽油弹焚烧至死。

赵南起在司令部做作战参谋,一直到 1952 年。由于志愿 军后勤线遭到美军大规模破坏, 赵南起作为支援人员调入志愿 军后勤司令部参谋处当参谋。 这也是赵南起开始从事军队后勤 方面工作的开始, 此后赵南起一直在军队后勤方面工作。

来到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 也使赵南起认识了洪学智, 正是在此期间 认识了洪学智, 并在后勤工作中得到洪学智的赏识, 才有后来 赵南起调入总后勤部任职。 赵南起在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一直负 责运输工作,后来担任了运输科科长。 1953 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驻军 朝鲜,赵南起作为后勤军官继续留在朝鲜工作。1955 年,赵 南起被授予少校军衔。

被授衔后, 赵南起被派回国内进入后勤 学院学习深造。 赵南起在后勤学院指挥系学习一年, 尚未毕业, 就当了一年的教员,又接受总后任务参与编写抗美援朝后勤 史。1957 年,赵南起返回朝鲜,任后勤部司令部组织计划处 计划科科长,直到 1958 年志愿军回国。回国后,1959 年志愿 军番号撤销工作完毕。

赵南起回国后,一直在吉林省军区延边军分区做政治工 作,担任过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和第二政委。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赵南起受到冲击,被撤销职务,关入 牛棚。直到 1973 年复出。复出后,在通化军分区做政委,一 直到吉林省军区政委。

赵南起在吉林工作期间, 不仅担任军职, 还担任地方职务。 这也与文革后中国军队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影响有关。 干部兼任 问题存在。赵南起自 1978 年起还担任过吉林省延边州的州委 书记、 人大主任, 吉林省副省长、 一直到吉林省省委书记。 (当时有省委第一书记, 所谓省委书记只相当后来的省委副书记。 )

1978 年,赵南起任延边州委书记期间,其弟赵南元在韩 国电台发布寻人启事, 寻找失散的哥哥赵南起。 一度为赵南起 带来麻烦。 分管农业工作期间,他主持农业改革,全省粮食产量、商 品粮供应量、 农民人均收入值、 农业投入产出比四项年增幅跃 居全国第一。

这些成绩也导致赵南起最后直接进入中央, 也引 起了洪学智对这个曾经在自己身边做过的后勤参谋的注意。 因 为战争期间的后勤工作经历和农业上的成绩, 赵南起才有资格 在军队后勤方面担任要职。 1985 年,由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提名,赵南起调任总后 勤部副部长, 这是洪学智有意提拔赵南起做下一任总后勤部部 长。

1987 年,洪学智离开总后勤部,赵南起接任总后勤部部 长,并任中央军委委员。由一个省军区政委直升至总部,这是 中国军界少有的现象。 在任命其为总后勤部部长时, 赵南起弟 弟赵南元发布寻人启事之事, 被吉林省几名老干部向中央写信 反应,经赵南起解释,免去嫌疑。 1988 年,赵南起被授予上将军衔。1992 年,赵南起离任 总后勤部部长,到军事科学院担任院长。

1995 年退役。退役 后于 1998 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赵南起, 出生于一九二七年的四月二十日, 籍贯是吉林永 吉县, 朝鲜族, 但是他却出生在韩国忠清北道的清源郡的一个 富绅人家。他是赵家的第四个孩子,降生后,哭声嘹亮,且足 足延续了两分钟。在当地风俗中,这被认为是吉兆,表明孩子 健康、好养,长大后是干大事的人。孩子的祖父闻讯后也感到

7

惊喜,他沉吟许久,亲自为这个孙子命名“南起”。祖父赵东 植,他是清源郡反日起义的筹划者和组织者之一,名声显赫, 曾被捕入狱, 后由于日军迫害, 赵南起的父亲赵九龙和祖父赵 东植于 1939 年冬天举家北迁。 1940 初进入中国, 于 并在吉林 省永强县岔河定居了下来。

半年后祖父东植思乡心切, 由赵南 起的弟弟赵南元陪同返回故国, 不久即去世。 赵南起是朝鲜赵 氏后裔, 朝鲜白川赵氏的创派始祖是宋太祖长子德昭, 《白 根据 川趙氏族谱》载;始祖趙之遴,来自宋裔,当年惟固通过韩国 向宋朝进贡之时,惟固买通韩使,扮成随从混出关卡,到了韩 国, 赵南起当属此支脉。

家族举迁到永吉以后家族已经步入衰 败,青少年时代的赵南起做过店员,卖过东西。在日军的压迫 下,日子过得并不好。 2000 年 4 月,赵南起以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身份率中国代 表团访问韩国。 这本是中韩两国政府间一次普通的访问, 却因 赵南起具有韩国血统的特殊身世而轰动韩国朝野, 韩国方面以 最高的礼节欢迎代表团的到来, 欢迎赵南起这位朝鲜族的中国 政协副主席。

离开家乡韩国忠清北道(原朝鲜忠清北道)清源郡时,赵 南起还是一个 13 岁的少年。再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他已是 年过七旬的老人。故乡的人民扶老携幼,载歌载舞,以最隆重 的民族礼节迎接赵南起返乡。赵南起被这浓浓的乡情深深感 动,他拿出特意从中国带去的茅台酒,向乡亲们一一敬酒,共 祝中韩友谊长存,祝家乡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