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与萧军的孩子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还原真实的萧红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鲁迅文学院作家呼吁:生活在远离战乱的当下 更应珍视自己手中的笔近年来,随着电影<萧红><黄金时代>的上映,将萧红反复推至舆论风口,并招致无端的羞辱.谩骂.萧红的人生苦难,成了今人消费的对象.5月11日,在鲁迅文学院举办"<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新书座谈会"对萧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讨.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呼吁:生活在祥和平静的当下,更应该珍视自己手中的笔,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批评文章.萧红(1911~194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文学院作家呼吁:生活在远离战乱的当下 更应珍视自己手中的笔

近年来,随着电影《萧红》《黄金时代》的上映,将萧红反复推至舆论风口,并招致无端的羞辱、谩骂。萧红的人生苦难,成了今人消费的对象。5月11日,在鲁迅文学院举办“《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新书座谈会”对萧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讨。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呼吁:生活在祥和平静的当下,更应该珍视自己手中的笔,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批评文章。

萧红(1911~194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受盛誉,且至今影响巨大的作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1942年1月22日,萧红客逝香港,年仅31岁。其后,她的人生经历一再被叙述,据统计海内外出版传记60余种,影视作品多部。

人们对其私生活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她的作品。然而,从文字到影像,人们对萧红生平一次次的叙述,却始终聚焦于她跟几个男人的故事。在萧红生平许多真相被遮蔽的同时,大量谬误流传。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叶君教授,近十年来一直从事萧红传记研究,曾著有《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并获首届萧红文学奖。叶君不满于公众消费萧红苦难的倾向,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大量关于萧红生平第一手资料,从学理层面还原萧红的悲情一生,条分缕析、言必有据。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一书。该书着重分析了萧红与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多个男性的关系。

萧红与家族、萧红与萧军、萧红与鲁迅、萧红与端木蕻良四部分成为该书的主要构成。此外,在“绪论”部分,作者也对70多年来有代表性的萧红传记,进行了详细评述。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关于萧红生平的史料是首次发布,如关于萧红家族的信息。

叶君教授目前作为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文学评论班)学员在京学习。而举办文学沙龙,是鲁迅文学院广受赞誉的传统。《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发布之后,鲁院高研班学员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阅读新书,以及现场热烈的交流,详细而深入地了解萧红生平及其创作思想,澄清讹误、解开谜案、触摸心灵,坚决抵制当下文化消费主义的倾向。通过座谈,作家和批评家们一方面对萧红有了更加深入而真切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被一个真实的萧红所激励。觉得生活在远离战乱、祥和平静的当下,更应该珍视自己手中的笔,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批评文章。

与会者都对《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用心之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青年批评家张晓琴认为:近年来萧红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尤其是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对萧红与她生命中的异性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她作品的关注,甚至出现许多误解与想象。

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语境中,叶君教授的《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的出版显现出独特的价值。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又有极强的可读性,立足生命经验,呈现并透析萧红生命中重要的选择与转折。与此同时,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研究萧红多年,仍能保持客观的立场,从独特的视角完成了一次对萧红的还原与完型。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青年批评家刘涛认为:萧红写过很多故事,本人也有很多故事。关注萧红者,或关注其所写的故事,亦可关注其本人的故事。萧红一生形迹是一部大文本,其爱恨、出处、荣辱、生死等确实应研究。

观萧红一生,可知其人得失,亦可知时代变迁,对今日亦尚有益。据叶君先生统计,1947年至今中日美学者所出萧红传记计有61种,洋洋大观,然而大都集中于萧红的情感纠葛,且演绎颇多,故可观少,读者亦以窥探名人八卦心态待之。

叶君睹此而心生愤慨,作《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本实事求是之精神,悉究萧红与其家族、萧军、鲁迅、端木蕻良之关系,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去加其身之污名,是正名之作也,有功于萧红、其家族、萧军及端木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批评家申霞艳认为:叶君教授的新作《萧红和生命中的他们》是在其萧红传的基础上的再研究。叶君秉持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传统,在考据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对萧红的传记资料以及旁及的书信、日记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的精细的爬梳,对每个有代表性的传记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点评,厘清了萧红生命中一些重要的、纠缠不清的问题。

考据是义理的基础。有了清晰的详尽的史料,我相信随后的萧红作品的解读和研究,也会被推进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