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书法 书法家董晓迅:以书会友 当好中波文化交流使者

2018-03-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今时代,投身书法艺术的人比比皆是.然而,由于现今社会风气日渐浮躁,使得一些书法爱好者急功近利,有的越过正楷直接练行书,有的书法功底尚可文化涵养欠缺--这种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感慨和反思:书法艺术是否会渐渐脱离艺术的本质?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年书法家董晓迅.他的作品清奇神秀,他的为人儒雅谦逊,难怪有评论家称他的作品为"真正的书法",称他是"难得的书法家".不闲一日,艺术追求永无止境"天天做,不怕做万事;日日行,不怕行万里",这是董晓迅的家训,也是他多

当今时代,投身书法艺术的人比比皆是。然而,由于现今社会风气日渐浮躁,使得一些书法爱好者急功近利,有的越过正楷直接练行书,有的书法功底尚可文化涵养欠缺……这种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感慨和反思:书法艺术是否会渐渐脱离艺术的本质?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年书法家董晓迅。他的作品清奇神秀,他的为人儒雅谦逊,难怪有评论家称他的作品为“真正的书法”,称他是“难得的书法家”。

不闲一日,艺术追求永无止境

“天天做,不怕做万事;日日行,不怕行万里”,这是董晓迅的家训,也是他多年来秉持的习书原则。50年来,他几乎坚持天天写书法,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著名的美术评论家王传刚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书作用笔精到娴熟、笔情生动有致,墨趣潇洒酣畅、姿态秀逸豪迈。在他的书作中不断地透出一种灵气,而这种灵气显现出其书法作品中豁达的旷远境界,别具特质。”

作家张建中则认为:“与其他书法家相比,董晓迅的楷书功底尤其好。他的楷书在沉稳厚重、清奇神秀中又有一种宽博气象;他的行草章法得体,收放自如,汪洋恣肆。”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后人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董晓迅的书法是对传统的吸纳,而不是静态的仿效;是对创新的追求,而不是盲目的臆造。在习书的过程中,他既向书本学习,也向国内的著名艺术家们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技艺。

尽管已经小有名气,但董晓迅始终为人低调,谦和豁达,态度友善。“当年习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名,我只是由衷地喜爱,所以坚持至今。”董晓迅说,“书法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不是生活的全部。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字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因此,真正的书法家是不能有任何功利心态的。行艺之前,必须要学会如何做人。”

“体态休闲是目的,健身健体是过程,增知增识是收获”,董晓迅的一句话已经表达出这位书法家朴素的行书态度。这应该也是古已有之的书法大家的行书态度吧。

以书会友,当好文化交流使者

1993年,董晓迅赴波兰克拉科夫学习、工作和生活,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拜访位于当地的音乐家肖邦的故居、参观王室的遗址地堡、感受热闹缤纷的市集氛围,如饥似渴地学习和汲取波兰独特的古典艺术。更多的时候,他会去华沙大学跟学习艺术的波兰朋友们交流,畅谈各自熟悉的艺术文化,以书会友,以画会友,与波兰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波兰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也给董晓迅的书法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写实风格,让他体会到艺术最本真的特质。“书法是门久远的艺术,艺术不是炫技,而应该是让大众能在看到作品后产生心灵的触动和共鸣。因此,书法家必须在‘务实’地对字体进行呈现的基础上,再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归国后的董晓迅,逐渐在书法界声名鹊起。他坚持以书会友,广结贤良,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推广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不少旅居美国和北欧的华侨、港澳台同胞都非常喜爱他的书法作品,常常给他打电话或写信,求购他的作品。对此,董晓迅从不拒绝,用心完成每一幅书法作品,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我只希望我的作品能给这些海外同胞们带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