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女歌手黄爱玲】【豆瓣鉴书团】黄爱玲 三重隐身

2019-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香港著名影评人黄爱玲于去年年初去世,相对来讲,我算是比较热爱电影的人,看过的影片也有数千部,尤其喜爱日本电影和法国电影,对香港喜剧和邵氏出品也不排斥,每每都能跟着疯笑一个半小时.但对这位著名影评人却完全不了解--毕竟,我不是(电影.影评)圈内人,亦与香港文化无缘.[内地女歌手黄爱玲][豆瓣鉴书团]黄爱玲 三重隐身但另一件事却让人颇为惊异,得到豆瓣阅读的<梦余说梦>的赠书后,曾在某学电影的友人处自满了一下,然而她--硕士论文是德勒兹电影理论,通读过大卫·波德莱尔,法国电影观看量以千为计的友人--

香港著名影评人黄爱玲于去年年初去世,相对来讲,我算是比较热爱电影的人,看过的影片也有数千部,尤其喜爱日本电影和法国电影,对香港喜剧和邵氏出品也不排斥,每每都能跟着疯笑一个半小时。但对这位著名影评人却完全不了解——毕竟,我不是(电影、影评)圈内人,亦与香港文化无缘。

【内地女歌手黄爱玲】【豆瓣鉴书团】黄爱玲 三重隐身

但另一件事却让人颇为惊异,得到豆瓣阅读的《梦余说梦》的赠书后,曾在某学电影的友人处自满了一下,然而她——硕士论文是德勒兹电影理论,通读过大卫·波德莱尔,法国电影观看量以千为计的友人——亦不了解这位“黄爱玲”。

【内地女歌手黄爱玲】【豆瓣鉴书团】黄爱玲 三重隐身

百度黄爱玲,要细细分辨,在各种大陆女演员和台湾女歌手的信息中找到零星的文字,好像有意藏身于繁冗浩瀚的世俗文化中一样。是的,她有一个“大众脸”的名字,用了一个最大众的方式隐于大众之中;作为香港人,她深情而细致的观影和研究,与港式快餐的无厘头精神背道而驰,也是一种大隐隐于市;同时,她以“摆渡者”的身份将90年代以来的不少大陆“地下”电影引介到香港。这算不算是她的三重隐身呢?

【内地女歌手黄爱玲】【豆瓣鉴书团】黄爱玲 三重隐身

用名字隐藏自己,肯定不是她的初衷,毕竟,姓甚名谁同身体发肤一样受之父母,像“张爱玲”那个庸常的名字(仅指名字本身的大众化),亦可以通过“成名要早”的方式打上logo,于是后世再无张爱玲,简直没人再敢叫这个名字。虽然姓氏不同,同名的黄爱玲却似苦心孤诣要隐于自己那些影视同行的闪光名字之下,有被覆上千层,需拨开万般才能发现的内心。

读《梦余说梦》,最大感受是,爱玲的近人,深情而细致,绝不须臾远离,皆是身旁旧事,影坛过往,读那些讲电影的文字,隔着不通的港式译名(书后有译名对照表,每每要翻阅查对),却不隔相通的情感记忆,她略微絮叨的情节复述同自身经验情感的追忆的交融书写,如垫肩和西装的完美熨帖,是撑起整个衣装门面的核心内在——当然,谁也不会因为一个垫肩的合适而赞美西装。

但这种“近人”却又是幽灵式的,她用她的亲身经历比拟,她的情感、历练同阅读者(比如我)的体悟,每每如隔着一整个世事,这些彰显的自身经历也如文字般附于纸上,如影像般附于荧幕,这样想来,已仙逝的爱玲前辈确实如她热爱的电影般影像化了,隐于影像,大概是她一生的梦想。

她真正成了一个荧幕上的人物(虽然我从未见过她的影像和照片),一个幽灵般的友人,如同那些儿时同名的小伙伴,“爱玲”“爱玲”的唤着,却早已搬离迁徙音讯杳然。

“婉约、感性、妩媚的文字,细腻敏慧、人情练达的观察,高尚幽雅的品味。黄爱玲的影评,真的很可能是香港有史以来罕见优美的评论。”舒琪这般评价她,其实不算夸张。其实,在很多大陆人眼中,香港常被形容为文化沙漠,好像这里只有快餐,没有主食。

我有一点文学方面的体悟倒是可以辩驳一二,比如香港文学里亦有西西、刘以鬯这样的先锋文学家,大胆的实验性和深刻的批判性的融合,比大陆先锋文学早而弥深。不过,他们在吸收和借鉴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先贤的作品,表现出的奇巧、轻盈和迅捷,或多或少同香港的地缘文化有牵连吧。同理,大陆9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皆是马尔克斯、卡夫卡的影子。

爱玲之于香港影评界应该就如西西之于香港文学——虽然我并未读过其他的香港影评。不过,读来读去,都觉得她的影评似乎要“隐于影评之中”。她非常善于用文字复述电影情节,读她复述的几篇未看过的电影,每每都觉得写得太妙了,彰显核心冲突的同时完全避免泄底,总感觉好像在读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幻影书》最妙的地方,就是嵌套式的讲的那些虚构的电影,保罗在讲述那些从未现身的电影的故事时,最是彰显其小说家的才华,这样想来,爱玲也是颇有小说家的笔法的;同时,她尤其善于将自身情感捻揉其中,特特显得妩媚感性和细腻练达。

说过我甚喜日本电影和法国电影,这其中又属小津安二郎和埃里克·侯麦为最爱。爱玲关于这两位的文字不多,但也看得出其风格的独特和视角的新奇。小津的招牌套路她几乎未复述,讲的都是他默片时代的独特之处,不落旁人窠臼。

我喜欢的莲实重彦读解小津,是能将他的套路解出新意、理论化很强的作家,莲实也是法国留学(还娶了法国太太),法国电影理论痕迹很深的;爱玲亦是游学法国多年,看样子她的欧美电影观看量和对法国电影理论的理解也非常丰富和深刻。尤其善于不多却独特的电影理论和观点融进她婉约而情深的叙述中,这不仅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和人生经历,更多的还是因为她对电影的深情吧。

因为深情,她专注于电影和电影评论;因为深情,她隐身于港式快餐文化氛围中,寂寞的写着自己的文字(看雷竞璇那篇略八股的前言奠文,可想她的枕边人也是不理解她的啊)——

同样也因为深情,事关电影每每使她义无反顾。她一直以来对电影事业的支持和对后辈的栽培都是业内有目共睹的(比如读附录的贾樟柯的文字)。90年代以来,她还“偷渡”了不少大陆“地下”电影来港。

在吴文光的纪念文章中,读到了一些爱玲的轶事,那个从未见其人,却作为“接头暗号”的“黄爱玲”,同我读到那些优雅文章的作者“黄爱玲”,还真是同一个人呢。她几乎要隐身为某种电影符号了,说到黄爱玲,就会想到那些大陆的“地下”电影——段锦川、时间、陈真、张元,这些名字和他们的作品也是我年少时心心念念的啊;会想到那些独立于文化沙漠的那些评论文章;会想到翔实系统的诗人导演费穆的研究;会想到一个隐身于其名字下的深情的电影工作者。

“三”不是实指,就像三生三世其实是生生世世。“三重”隐身,绝概括不完爱玲的生平和深情,因为在她的生平和深情中,唯有电影是实指,其余皆隐身其下,包括她自己和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