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汤达及其作品?

2019-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谢邀我也觉得不应该用"主义""派"来给作家贴标签.因为司汤达这个人实在有点不够典型.司汤达被看作是现实主义作家,而现实主义往往被看作是浪漫派黄金时代之后的文学流派,但是这个流派的两个伟人,巴尔扎克和司汤达其实比浪漫派的很多人都大.巴尔扎克出生在1799年也就是雾月政变那一年,他比浪漫派里的大部分伟人岁数都要大.[司汤达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汤达及其作品?浪漫派的这一代人,或者叫这一波婴儿潮,跟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紧密相关,如果说巴尔扎克出生在1799年那时候还没

谢邀我也觉得不应该用“主义”“派”来给作家贴标签。因为司汤达这个人实在有点不够典型。

司汤达被看作是现实主义作家,而现实主义往往被看作是浪漫派黄金时代之后的文学流派,但是这个流派的两个伟人,巴尔扎克和司汤达其实比浪漫派的很多人都大。巴尔扎克出生在1799年也就是雾月政变那一年,他比浪漫派里的大部分伟人岁数都要大。

【司汤达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汤达及其作品?

浪漫派的这一代人,或者叫这一波婴儿潮,跟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紧密相关,如果说巴尔扎克出生在1799年那时候还没有大军团的话,那么1802年的雨果和大仲马都是拿破仑的将军的儿子,1810年出生的缪塞几乎是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的大军团黄金时代的产物。

在他的《世纪儿》里他对自己这代人的描述是最准确的,他们这一代帝国的婴儿,是大军团两次出征之间的产物,骑着战马穿着华丽的骠骑兵制服的父亲会在下一次回来的时候抱抱这些孩子。他们在战鼓、军报和大军团的丰功伟绩当中长大,憧憬着有一天能够向父辈那样建功立业。而司汤达就是他们憧憬的父辈!

司汤达1783年出生,1810年26岁,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缪塞那个年龄的孩子的父亲,是的我没算错,缪塞是1810年12月11日出生的。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缪塞、1811年出生的戈蒂耶,当他们在摇篮里听战歌的时候,当他们被人抗在肩上看皇帝的阅兵式的时候,他们在书上、报纸上,大人们的议论里听到拿破仑帝国和大军团的赫赫声威的时候,司汤达自己是大军团的一员。

参加过马伦哥会战,参加过大军团远征,莫斯科的熊熊大火对其他浪漫派作家来说是想象当中的,只有司汤达曾经亲眼看到过。

这也是司汤达和浪漫派的伟人的区别之处,司汤达是拿破仑帝国的亲历者,也因此不是坚定的保王党人。跟其他正统派作家相比,司汤达显得最正常。复辟时期的法国人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奇特之处在于,政治上鼓吹革命和自由的人却誓死捍卫三一律,而在政治上保卫国王的人,却主张砸烂文学上的一切条条框框”。

这话确实狠狠的挖苦了雨果和他的帮派,雨果是国王的诗人,是贝里公爵的哀悼者,同时也是文学的革命者,而司汤达就没有这种自相矛盾的缺点,司汤达不是政治上保守文学上激进的人,他一辈子都是双重激进的。

司汤达热爱更真诚更炙热的文字,因为他体验过炙热的情感也体验过剧烈凶残的战争。司汤达参加1812年远征之前,他妹妹把他大衣上的每一个扣子都拆下来,换成用布包好的拿破仑金币再缝回去,当大军团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从俄国撤回的时候,他妹妹问题那些金币在关键时刻有没有给他帮上忙,他却表示大衣他给没有衣服穿的部下穿了,完全没注意过扣子其实是用金币作的。

所以当英国剧团访问法国的时候当浪漫派纷纷站出来充当“带路党”“精英”的时候,司汤达肯定不甘居人后,《拉辛与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司汤达深深的参与到了浪漫主义运动,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岁数在那,巴尔扎克红透巴黎半边天的时代,他已经死了。

司汤达的时代和生卒年月决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形象,而他个人的特点里最深刻的两个我觉得第一是其貌不扬,第二是羞怯。是的这两个特点其实是一码事。司汤达的作品当中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这个键盘意大利人的羞涩。

《红与黑》男主角是一个面色苍白,有着纤细的外表和瘦俏面容的小帅哥。当家庭教师得时候搞上了市长夫人,然后给侯爵当秘书又被侯爵小姐看上了。按照人设这是一个老吃老做的人生赢家,虽然穷,但在主角理想的拿破仑帝国时代,穷算得了什么呢?但是当主角收到侯爵小姐的情书让他半夜去爬侯爵小姐的窗户的时候,我们这位老吃老做的人生赢家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焉知不是阴谋?”这话真的是一个人生赢家的第一反应么?绝对不是啊!

这是可怜的马力-亨利-贝尔老兄自己的人生体验。

司汤达为了给英国剧团站脚助威写了《拉辛与莎士比亚》,但反响平平,并没有引起什么论战,这还不算完,如果司汤达知道剧团里扮演欧菲丽雅的姑娘日后嫁给了柏辽兹,他可能更生气。

同样的司汤达说自己每次动笔之前先看三页《民法》,为什么会这样?雨果写东西没有这种障碍,雨果可不看民法,为什么?因为雨果虽然也不富裕,但是雨果帅,雨果少年成名,雨果写什么都有阿黛尔赞美,后来有夏多布里昂赞美,还有老哥们夏尔-诺蒂叶对他的毫无保留的赞美。雨果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是能让人满意的。因为从他开始动笔,这个世界就对他微笑,如果他灵机一动,这个世界就鼓掌。但司汤达不是!

司汤达的文字是隐忍的,即使在于连-索雷尔身上司汤达都保持着距离,因为司汤达不是于连-索雷尔。如果说欧纳尼就是雨果自己的一个英雄梦,那么浪漫游侠为了爱选择死亡的欧纳尼和雨果在人设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如果说1830年在法兰西剧院为了欧纳尼而热烈鼓掌的人里男人是因为扮演查理五世得塔尔玛人设实在像拿破仑,那么神魂颠倒得姑娘和夫人们难免不是把男主角和剧作家混为一谈了。

雨果是人红作品也红,而且很难说到底哪个更红。贡斯当是人红但作品不红,至少文学作品不红,他大革命时期写的小说《阿道尔夫》到1830年才卖完第一版。而司汤达有生之年是人不红作品也不红。巴尔扎克热烈的赞美了他的《巴马修道院》,但是雨果对《巴马修道院》的评价就低多了。在这本小说里拿破仑战争的亲历者司汤达描写了滑铁卢战役。雨果日后在《悲惨世界》里也写了滑铁卢大战,但雨果对司汤达笔下的滑铁卢评价非常低。

司汤达的冷峻风格其实是一种伪装,情感充沛的司汤达靠看民法来抑制自己,然后追求那种冷峻的风格,这背后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在浪漫派群体里若即若离,年龄上几乎可以当很多后辈的父亲,名望却远不如人的一个老文青的焦虑和羞涩。

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本雅明,本雅明的“引文癖”还有东拉西扯的风格,不断罗列事实的知识分子气派,其实同样是这种焦虑的表现,本雅明是一个流亡到巴黎的“老柏林人”,他是一个中产阶级气派的中欧艺术家群体的一份子,却逃到了气候完全不同的巴黎。看到的是在一个中欧布尔乔亚艺术家眼中显得神头鬼脸的巴黎艺术家社会,所以他也感到不安,感到焦虑,所以躲到自己觉得最安全的知识分子气派背后,在别人的声音里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