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到阳平关火车 晏济亚【汉上钩沉】漫话古今阳平关

2019-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中国古代,因军事需求,在险要的交通道口设立的防务设施,称为关.汉中盆地处于川陕出入之咽喉要道, 盆地的重心汉中,是古时的南郑,在古代军事地理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因为历史上这一带战争频繁, 盆地及其周边就曾设立过许多关:如阳平关.铁锁关.五丁关.百丈关.百牢关.武休关.鸡头关等等.汉中到阳平关火车 晏济亚[汉上钩沉]漫话古今阳平关随着时代向前推进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这些关隘的军事作用早已进入历史档案, 而其中一部分作为地名,将这些关的名称永久保留了下来而被人们熟知,有的却不那么幸运,由于

在中国古代,因军事需求,在险要的交通道口设立的防务设施,称为关。汉中盆地处于川陕出入之咽喉要道, 盆地的重心汉中,是古时的南郑,在古代军事地理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因为历史上这一带战争频繁, 盆地及其周边就曾设立过许多关:如阳平关、铁锁关、五丁关、百丈关、百牢关、武休关、鸡头关等等。

汉中到阳平关火车 晏济亚【汉上钩沉】漫话古今阳平关

随着时代向前推进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这些关隘的军事作用早已进入历史档案, 而其中一部分作为地名,将这些关的名称永久保留了下来而被人们熟知,有的却不那么幸运,由于其他地名的替代,其作为“关”的那个名称早已被历史淹没。汉中境内出现了古今两个阳平关,正是这种阴差阳错的结果。

汉中到阳平关火车 晏济亚【汉上钩沉】漫话古今阳平关

位于勉县县城以西五公里处的武侯镇莲水村古遗址,称作古阳平关。相对于古阳平关,位于宁强县县城西北57公里处,南靠鸡公山,北依银屏山,中有子龙山,嘉陵江由东北向西南穿越而过的阳平关,应称作为今阳平关。当然,今阳平关并非今人所建,只是因为该处自从设置阳平关以来,就一直叫做阳平关。

汉中到阳平关火车 晏济亚【汉上钩沉】漫话古今阳平关

直到今天,宁强县在此还设置了阳平关镇人民政府,宝成铁路与阳安铁路在此交汇而建成了两条铁路上都非常重要的阳平关火车站。自从在此设立火车站以后,阳平关这个地名就被南来北往的旅客口口相传,并闻名遐尔。以致于现在人们一说到阳平关,大都习惯性认为说的是火车站。岂不知勉县还有个古阳平关,年岁比她大,甚至比这个阳平关更出名。

古时的川陕通道主要由两大干线组成:一条起宝鸡, 经凤县,略阳县,沿嘉陵江过广元、昭化出剑阁;另一条是经褒斜入南郑(汉中),过沔县,宁强县,合第一线于广元。而古今两道阳平关,就在这两条主干线上。为何会出现两道相同名称的阳平关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两道关隘是异地搬迁,还是同名巧合?在两道关隘上发生的那些历史节点上的事件会不会相互混淆, 张冠李戴?不经意翻看历史典籍,还真有点让人唏嘘。

一、关于阳平关地名的时代演变

古阳平关,位于今勉县县城以西五公里处的汉江北岸。《水经注》明确记截:“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浕水又南经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据此可知, 在北魏时期,古阳平关就有众多称谓,如阳平关,白马戍,浕口城,白马城等。

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沔阳县为仇池氐族杨茂搜占据。东晋永昌元年(322),桓温平定四川,收复汉中及沔阳,设晋昌郡于白马城。

南北朝时,南朝宋武帝刘裕于永初元年(420年)侨置华阳郡于浕口城。宋梁天监十年(511),西魏大将达奚武占领白马城,这里又恢复了白马城的称谓。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为避其父杨忠之讳,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汉中郡为汉川郡。

同时废除沔阳县入嶓冢县,并将嶓冢县治从铜钱坝迁至白马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除华阳郡,更嶓冢县为西县,属汉川郡。唐、宋、五代一直沿用西县名,这时西县就代替了汉魏六朝的沔阳。

县治一直在白马城。南宋开禧三年(1207),因抗金名将吴玠弟吴璘之孙吴曦在兴州叛宋投金,后被安丙诛之,遂将兴州改名沔州,顺政县改名略阳县,将西县隶属于沔州。宋宝祐六年(戊午年1258)蒙古军队进占汉中后,移沔州治于原沔阳县治所,即今旧州铺。

明洪武四年(1371年)将沔州治所迁至西山谷口,即白马城所在地。七年降沔州为沔县。从此,这里一直称为沔县城。1935年8月,县治所东移迁至菜园镇,即今勉县勉阳镇。自此,古阳平关所在地,一直被人们称为老勉县城,简称老城。1995年11月,撤区并乡改革,老城乡更名为武侯镇。古阳平关遗址所在地,正是现在的武侯镇的莲水村辖区。

今阳平关,位于宁强县城西北57公里处的嘉陵江北岸。嘉陵江在古代被称为西汉水。西汉水有两个源头,西源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东源为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历史上从关中到巴蜀,除子午、傥骆、褒斜等经人工开凿的通道外,有两条著名的天然通衢大道,即故道(陈仓道)和武关道(丹江上)。

故道,是沿大散岭南面的宝凤峡谷,经凤县、略阳县,从宁强县境内沿嘉陵江南下入广元,走剑阁进四川。“故道”就是古道的意思。凤县古称故道川。

秦代还在故道水上源的凤县西北设立过故道县。而今阳平关,就处于故道的咽喉要塞。虽处要塞,但并非自古就是军事重地。一种说法认为今阳平关建于北宋,而较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从南宋才开始的。在此之前,唐天宝元年(742),曾将位于今四川广元市北大滩镇南的三泉县治所迁移至今阳平关所在地,从此,这里还一度为一县首府,必定兴盛繁华过。

北宋至道二年(996),在三泉县治所设置大安军。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将大安军改设于今宁强县大安镇。

而南宋时期,故道是金人南侵的几条主要道路当中的一条,将大安军治所另设于他处,则原大安军治所位置必设重要关隘,阳平关应该就是这个时期设立的。但自从阳平关建于此地以后,这里一直就被称为阳平关至今。

二、古今阳平关的功能和主要历史事件

古阳平关相传始建于西汉,为萧何所筑。所建位置处于汉中盆地平原西端与秦巴峡谷交汇处的古金牛道上,其功能是防御来自金牛道川蜀方向和西边外民族部落的入侵,还可以防御从故道方向来犯的北方入侵者。从阳平关始建之初,就为刘邦在汉中休养生息,厉兵秣马,最终暗度陈仓,扫平中原统一全国,建立大汉王朝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

进入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争霸天下,张鲁在汉中传播五斗米教近三十年,利用阳平关作屏障,防范川蜀军阀益州牧刘璋兴师叩汉。

三国时期,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平定陇右后,率兵十万经今甘肃徽县和凤县进军汉中,攻打阳平关。张鲁还在西面山上所建白马城作顽抗,但最终兵败,阳平关被曹军所据。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率领诸将进兵汉中,被张郃阻挡在阳平关外汉江上游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相互对峙一年有余,刘备未能进入汉中盆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一面派兵攻打张郃在阳平关走马岭一带的营堡,一面南渡汉江,抢占军事要地定军山,并斩杀夏侯渊。

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将士伤亡过大,而败退回关中。当年,刘备在汉中称王。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率领各路大军屯兵沔阳长达八年之久。在这八年里,诸葛亮一直把阳平关作为他进可攻、退可守的大本营。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阳平关沿陈仓道进行北伐的。而每当退兵时,他又在这里休养生息,教兵演武。

魏晋以后,阳平关名称多发生变化,南北朝时,这里被称作白马关,继而改称作白马戍。戍是古代驻守在边境或关隘的营堡,又称戍站,同“关”相比,功能有所减弱,但仍具有安保和防御的职能。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汉中西北部盘踞着少数民族的割据势力,白马戍还承担着防卫汉中的重要任务。

据光绪末年沔县知县王声扬撰《沔县乡土志》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梁州剌使甄法护执政不力,宋文帝重新委命萧思话取而代之。

在萧思话还没有到达梁州的路上,盘踞在甘肃成县境内的仇池氐王杨难当遣将突袭梁州,破白马,遂陷汉中之地。十一年,萧思话从襄阳调遣司马萧承之为先锋,率军夺回汉中,杨难当引众西还。这里的白马即白马戍。南朝齐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479年),广元人李乌奴叛齐入仇池氐族人。

带领氐人杨文宏率千余人攻陷白马戍。进攻梁州。南齐武皇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武兴氐王杨集始入侵汉中。至白马,梁州剌使阴智伯派遣庐奴、阴仲昌等率军迎击而破之。俘虏斩首数千人,杨集始败还武兴。从唐朝开始,白马戍已设为西县县城,作为“关”或“戍”的功能已完全丧失。

宁强县境内的阳平关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南宋抗金和阻击蒙古人南侵等国运逆转的大事件中。南宋以后金人和蒙古军曾经十数次发动侵略四川的战争,或由关中, 或由甘肃, 但大都采取大散关、陈仓道一线,所以,嘉陵江上的阳平关就突显其重要性。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在兴州(今略阳)抗金突然叛宋降金,四川方向全线告急,沿故道各关隘立即加强防守。阳平关首当其冲为重要防守据点。到南宋后期 ,这里又是抵抗元军南侵的重点。

据《沔县新志》载: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军大举南侵,于阳平关遇到了南宋曹友闻军的顽强抵抗。曹友闻为沔州节制使,初与赵彦呐屯青野原,大败蒙古军。次年,又与蒙古军战于阳平关,此次战役,宋军全部战死,曹友闻壮烈殉国,蒙古军长驱入川。此段史实,略阳县、沔县的志书都有记载,但宋时的沔州在略阳,宋时的阳平关也在宁强境内的嘉陵江畔,并未在沔县。

三、东西两阳平关的关系

从东西两道阳平关的历史年代看,古阳平关早已作古,而今阳平关也非今所建,虽没有古阳平关久远,但也存在了将近九百年之久,属当之无愧的历史文物了。只是自从阳平关设立之时始,位于嘉陵江畔的擂鼓台村北岸就称为阳平关,若干年以来地名始终没有更换过,直到今天,这里仍然叫阳平关。

然而,正因为两道关隘同名,人们往往会将其史实弄混,甚至连一些史学家也出现将宁强阳平关的史实误记录于沔阳阳平关的现象,这就很有必要搞清楚两道阳平关的关系问题了。

有人说,汉中东西两地雄踞着两道名称相同的阳平关,是镇守沔县和宁强的兄弟俩。此说法严重错误。两道阳平关产生的时间跨度非常之大,上下相距上千年。按照萧何修筑阳平关的说法,位于沔阳的阳平关诞生于公元前三世纪末,位于宁强的阳平关诞生于公元十二世纪上半页。而且,当嘉陵江畔修建阳平关时,汉江沔阳境内的阳平关已消失八、九百年了。兄弟俩的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

有人说,宁强阳平关是沔阳阳平关西迁而形成的。此观点也是不成立的。宁强阳平关出现的时候,沔阳阳平关早于几百年前就不存在了,不但沔阳的阳平关不存在了,就连设置阳平关的处所,也更改过若干次了。也就是说,宁强阳平关设立的时候,汉中这片大地上几百年前就没有阳平关这个名称了,从何迁来?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原设置于沔阳境内的阳平关为何会消失了呢?历史地理学家黄盛璋先生认为,自隋以后, 阳平关, 白马城、浕口城等都不见记载。因为,从公元589年起,中原出现了隋王朝的统一局面, 隋唐帝国一共维持了三百余年,南郑跟成都不但是唐朝的大后方,而且皇帝还将此两地常用做临时避难之所。

有很长一段时期南郑附近没有战争,阳平关也就失去了军事作用。另外,唐朝以后,长安跟成都间的交通已特别频繁, 子午、褒斜、傥骆三线都先后集中于南郑, 经沔县(西县)走金牛道入川,阳平关已不再作为军事重镇。

而且,唐《元和郡县志》有一条很好的记载:“百牢关在( 西)县西南三十步, 隋置白马关, 后以黎阳为白马关, 故改为百牢关(古代名为白马关的关隘共有四处,最近的有两处:南面有罗江白马关,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五公里,因三国时期刘备军师庞统乘白马攻打雒城中箭身亡而得名;而北面有黎阳白马关,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北,因曹操征伐袁绍而得名)。

中唐以后,百牢关再次向西南移动, 据《元和郡县志》明确指出百牢“在(西)县西南三十里”。可见原来的阳平关不但完全失去了“关”的防御职能,就连百牢关也由距县城三十步向西迁移到三十里以外了。

从宋代开始茶马贸易, 川茶主要取道嘉陵而北上。故道已成为南北通衢的主干道。宋王朝南渡以后,金元武装又往往通过嘉陵故道向四川入侵,战事偏重在大散、嘉陵一线,这就形成了在宁强嘉陵江上设置阳平关的必要性。

那么,宁强境内的阳平关既为南宋时期新建,为什么会出现和沔阳阳平关同名相撞的现象呢?第一,宁强阳平关修建时,沔阳阳平关废除时间已久,在当时人们有限的信息资料和历史条件下,不可能还记得十分清楚,历史上曾在附近设置过这么个关,有这么个名,这就有可能会出现名称雷同了。

第二,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地势平缓,无突兀起伏为平。两道雄关,一者,建立在汉水之北的平原地带,一者,建在嘉陵江北边的子龙山下,达到了古人取名的共性。出现同名相撞则就不难理解了。

由此得来,汉中境内的两道名称相同的阳平关,是不同时代所建,防御功能不同,各不相干,互无联系的两个历史文化遗址。要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也仅仅只是名称相同而已。尤其是在这两个文化遗址上发生的历史事件,绝不可张冠李戴,乱点鸳鸯谱。

同时,在大力宣扬汉中历史文化,努力做大做强汉中文化旅游事业的宏伟工程中,更应该对古今阳平关同时进行深入细致的发掘整理,让两个阳平关都能成为汉中历史文化耀眼的明珠。(作于2019年5月8日)

古阳平关

古阳平关城墙

古阳平关城头

嘉陵江阳平关路标

嘉陵江上阳平关鸟瞰图

【作者简介】晏济亚,汉中市作协会员,出版个人诗歌散文集《沔水渔歌》,校注清光绪末年沔县知县王声扬撰《沔县乡土志》,多篇作品发表在中省市报刊杂志。

审核:田也,作者:晏济亚,责编:天辉:序号120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