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春的葬礼 由杨兰春先生骨灰的安葬——说共建!

2017-08-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我往哪里走?我我哪里去?好难舍好难忘地朝阳沟!···"  这是著名的现代豫剧<朝阳沟>的经典唱词,而杨兰春先生在生前就是面临如此的现实!一个是生育的故乡--河北武安列江;一个是曾经工作战斗的地方--河南登封曹村!为此,杨兰春先生在生前就登报声明:我的骨灰一半撒在河北武安的列江!一半撒在河南的曹村!  登封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县级市,2008年财政收入是16亿多(这是与2007年比已经增长了20%多),而与位居中国"百强"的河北武安市相比当然是有差距的,

 “我往哪里走?我我哪里去?好难舍好难忘地朝阳沟!···”

  这是著名的现代豫剧《朝阳沟》的经典唱词,而杨兰春先生在生前就是面临如此的现实!一个是生育的故乡——河北武安列江;一个是曾经工作战斗的地方——河南登封曹村!为此,杨兰春先生在生前就登报声明:我的骨灰一半撒在河北武安的列江!一半撒在河南的曹村!

  登封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县级市,2008年财政收入是16亿多(这是与2007年比已经增长了20%多),而与位居中国“百强”的河北武安市相比当然是有差距的,武安在2005年的财政收入就已经突破30亿大关,这样的数据足以证明不是一个起跑线!

就拿“朝阳沟村”建设的投入上就有巨大的差异:武安郭玉良投资1·5亿打造具有国家4星级容餐饮、住宿、旅游、文化··的“朝阳沟度假村”,而登封的“杨兰春文化园”也只用了70余万元!这样看来其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可能也在于当地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不然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杨兰春1920年10月出生于武安市管陶乡朝阳沟(原列江村),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创作了十多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剧本,代表作有《冬去春来》、《李双双》、《刘胡兰》等。1958年,杨兰春用7天时间编排了脍炙人口的豫剧《朝阳沟》。《朝阳沟》曾三次进京演出,全体演员还受到党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武安应该是杨兰春先生的出生地,也应该被视为故乡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杨兰春先生却工作在河南,并且在登封曾经深入生活长达3月之久,并且创作出了《小二黑结婚》使郭兰英唱响全国,成为一代戏剧大师,并且还创作出了上百部的戏剧作品···也应该称为“第二故乡”,就其原因所致,使得“朝阳沟村”出现了两个····

  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赞赏河北朝阳沟村的做法,“《朝阳沟》是人们的《朝阳沟》,南、北朝阳沟应该和平共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共同打造好‘朝阳沟文化’的品牌,让《朝阳沟》的文化光大!···”并且在河南登封“朝阳沟文化园”开园之际,特代表“杨兰春家乡的父老向河南登封‘杨兰春文化园’祝贺!并且向河南登封‘杨兰春文化园’捐资10万元以示祝贺!”

  这样的实际行动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品格问题,而是河北人在向河南人伸出了友谊之手,在邀河南人与河北人共同打造“杨兰春文化”啊!10万元是什么?是人民币!是可以购买生活用品的人民币啊···是一个人不可或缺和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多年所创造的血汗···

  此时,我想起了前些年关于“浣纱处”、“升仙地”、“出生地”的纠葛,为了一个传说的考据,不惜数百万的优良资金去论证!使得各地的政府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时间、金钱都浪费在引经据典的“口水战”,并且让两地都视对方为“仇敌”!

更有甚者造成老死不相往来的事实。使得当地疏于相关传说的建设,让人们对原本是美丽的传说却变成了人们提及倒胃、作呕。使真正的“浣纱”文化与“升仙”文化得以扬弃!

  没有生养的地方是不会有杨兰春的问世,而没有工作的地方也是不会有《朝阳沟》的诞生!这是缺一不可的!那为什么不可以和平共建呢?河北、河南物力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打造好“杨兰春”文化品牌吧!把时间、精力、资金都用在共同建设上吧···

   愿“朝阳沟文化”永远光大!

        这是河北武安“朝阳沟村”在2009年6月安葬仪式

                   这是用汉白玉雕刻的杨兰春先生塑像

                  这是河南登封的“朝阳沟文化园”

                  这是病危时的杨兰春先生,仍不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