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范镇小神童算卦 10岁参加高考泰安小神童苏刘溢

2017-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苏刘溢:山东泰安"小神童".8岁孩童时就是高中生;10岁就参加了高考;玩电脑堪比专家.基于开源linux操作系统定制了一套自己的个性可视化界面,并用来运行编程软件.QQ.Office.火狐等程序.小神童苏刘溢7岁上初中 8岁升高中2007年,转眼到了小溢该上学的年纪,由于小溢的父母希望他一入学就上五年级,开始很多学校都不同意接收,最终三里小学同意让小溢来试读,结果这段小学生涯只持续了两天半.7岁的孩子进入5年级,足以让所有同学觉得新奇,玩耍中小溢摔倒把手跌破了,爸爸妈妈心疼不已,老

  苏刘溢:山东泰安"小神童"。8岁孩童时就是高中生;10岁就参加了高考;玩电脑堪比专家、基于开源linux操作系统定制了一套自己的个性可视化界面,并用来运行编程软件、QQ、Office、火狐等程序。

小神童苏刘溢7岁上初中 8岁升高中

2007年,转眼到了小溢该上学的年纪,由于小溢的父母希望他一入学就上五年级,开始很多学校都不同意接收,最终三里小学同意让小溢来试读,结果这段小学生涯只持续了两天半。7岁的孩子进入5年级,足以让所有同学觉得新奇,玩耍中小溢摔倒把手跌破了,爸爸妈妈心疼不已,老师也说,小溢的功课都已经掌握,家长可以考虑让他直接升初中。

7岁,很多小学都不接收,直接上初中能行吗?当刘妈妈找到博文中学校长王冲时,这个顾虑被打消了。学校组织老师对苏刘溢进行了测试,后来成为他班主任的数学老师封香,提问他一道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立体几何题目,小溢像回答其他问题一样对答如流,校长又让他念一段生僻的古文,小溢也念得有模有样,这个7岁的孩子让所有在场的人惊叹了。

入学后的第二天,王校长在校园里碰到小溢,即兴考他一道题目:从1加到100等于多少?小溢不假思索答道:5050。并且详细解释了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告诉校长这个问题可以用等差数列的原理解答。而等差数列这个知识点是高中数学教材上才会出现的内容。

小溢在博文的试读期是三个月,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校就为他办理了入学的所有手续,成为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正式学生,在"博文杯"三科竞赛中,苏刘溢在全年级300多人中考了第一名。后来,学校根据苏刘溢的特殊情况,决定成立专家小组,挑选老师为小溢单独授课,并专门建立档案,记录他的每一步成长和成绩。小溢也不负众望,一年内结束了初中全部课程,老师们也认为他达到了可以毕业的知识水平。

经过推荐,2008年9月苏刘溢进入二中试读,开学不久就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了学分认定考试,在单科总分100分的情况下,小溢物理96分,数学88分,生物95分,其他几门课成绩也都很不错。考虑到他年龄小、比较好动和接受知识速度快等特点,在经过短期跟班学习之后,学校专门安排老师为小溢单独授课,经过与家长沟通,把课程设计定为1年半左右,班主任刘芳也告诉记者,苏刘溢完全有能力掌握高中知识。

"神童"是否就应该被大学录取?我们的大学,真的做好了培养"神童"的准备了吗?我们可以延展下去,想一想究竟是怎样的土壤培养了"神童"……

以苏刘溢眼下所表现出的能力,已然超越了同年龄段的许多人。但从现实角度考虑,破格录取,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甚至提前进入大学,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犹记得钱老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以分数论成败,怕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多年前的少年班以其标志性人物的出家而宣告失败。早已说明单纯的注重培养神童的知识储备,不仅造不出杰出人才,甚至连"人"也很难培育出来。

撇开这些不谈,即使是苏刘溢真的破格录取了。我们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泯然众人也"?钱老早已经点出眼下大学的要害——没有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我们不由得想问,无法摆脱行政化宿命的大学,目前连眼下学生之梦想都无暇顾及,谁来保证10岁小神童的成长,保证他不会成为下一个仲永,下一个宁珀?况且单凭其分数的超常而进行破格录取,看起来,给人的感觉更多的像是一个精致的商业宣传?诚然,在苏刘溢之前,确实有不少偏才怪才被破格录取,然而无论是蒋方舟还是潘立群,他们所凭借的都不是高考分数本身。

以高考分数的超常而破格录取本就是对公众期盼素质教育的嘲弄。因此,我想说,在我们的大学仍然充斥着商业化气息,我们的教育仍然行走在应试的道路上,破格录取"高分"英雄,实在是公众与他个人无法承担之重。

由衷地希望,10岁小神童能够拥有一个美好而健康的童年。以我之见,成才成大师都是次要的,而成长为一个人性化的"人"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应当首先考虑和共同期许的。

对于天才少年的培养教育,从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出发,"最合适他的反而是最好的","因材施教"才是对人才的真正呵护。笔者不是否认山大的教学水平,但对于山大能否真正担当得起对一名10岁"神童"的大学教育能力,却心存怀疑。

培养"低龄大学生",是需要修订修改适合于普通人群的教育方案的,也必须对特招进来的人才配置特殊性的教学人才,甚至还包括一些专门针对"神童"学生的教育规划、目标设计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无从得到山大究竟为接纳"小神童"拟准备了那些前期工作,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上述准备工作未必充分。

特招天才少年进大学,国内部分院校走在了前列,中科大走得最远。迄今为止,招收少年班的经历已达31个年头,按理说经验可谓丰厚,也应该有了骄傲和自诩的资本。然而,少年班党总支书记杨义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声称:"对待早慧少年,国内外没有一套定型的成功模式,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当然,探索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足或失误。

"已有三十余年经验,竟然还在一直探索,足以说明教育和引导"天才少年"任务之艰巨、教育难度之大、责任之重大。那么,山大作为仅有一次"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