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消解孩子成长烦恼还需“共同关注”

2019-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期,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其中再次明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12月27日 <钱江晚报 >)从调查情况来看,现在的学龄儿童睡眠时间普遍不达标.诚然,繁重的家庭作业.多样化的补习培训,占据了孩子们大量的休闲时间,已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成长烦恼.客观讲,这是一个知识需求旺盛.人才竞争激烈的繁华时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不能丢,孩子们的学

近期,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其中再次明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12月27日 《钱江晚报 》)

从调查情况来看,现在的学龄儿童睡眠时间普遍不达标。诚然,繁重的家庭作业、多样化的补习培训,占据了孩子们大量的休闲时间,已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成长烦恼。客观讲,这是一个知识需求旺盛、人才竞争激烈的繁华时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不能丢,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能退。

【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消解孩子成长烦恼还需“共同关注”

但我们也当明白,万事万物皆有度,如果给孩子的学习压力巧妙适当,必然助力健康成长;如果给孩子的学习压力过于沉重,则无异于拔苗助长,效果适得其反。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充分保证孩子睡眠时间,教育主管部门早有明文规定,本次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再次提出要求,并将实施严格管理与考核,足以说明对孩子学习现状的高度重视。但话说回来,在如今的社会化教育大环境下,要真正消解孩子的成长烦恼,恐怕还需多方发力,更非一日之功。

【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消解孩子成长烦恼还需“共同关注”

实际上,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影响睡眠的情况,家长并非不在意、不心疼,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忍痛割爱委屈孩子,慢慢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于是,只要是有学习新知识、练就新本领的时间和机会,家长基本不愿放过,都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使出“洪荒之力”,恨不得让自家孩子变成万能之王。

【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消解孩子成长烦恼还需“共同关注”

如此一来,看到孩子忙碌学习的身影,家长似乎松了口气,但孩子们却怎么也吃不消。即便一个成年人,如果睡眠不足,也对健康不利,而健康无保障,知识再多、能力再强,便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而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作为家长,首先应从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少为孩子的学习加码、增压,多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孩子轻松乐学,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合理分配学习与休息时间。我们主张为孩子学习减负,但并不意味着对学习行为的放纵。有一种情况应当避免,孩子的学习担子轻了,休息时间相对多了,却又大量被手机、电脑、游戏占据,结果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仍不达标。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学习降压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科学作息的好习惯,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运动,什么时候该休息,都要形成一定规律。如此,孩子们既能用自己最喜欢、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又可促成劳逸结合,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当然,为孩子学习减负,学校老师的态度也很关键。近年来,学校从纯粹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做出了不少创新和努力,效果的确很明显。然而,因为考试制度的客观存在,学业减负并不完全彻底,甚至还有变本加厉的情况。

据媒体报道,有父母陪孩子写作业到心梗,这虽与孩子的自身因素有关,但学习任务之重,却是众多家长的感同身受。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城市孩子因作业负担过重导致睡眠不足,对健康成长构成了极大威胁。为此,学校老师理应反思,为了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绝不能让学习减负成为形式主义,家庭作业布置宜精不宜多,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孩子的成长烦恼。(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