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众口铄金的事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流言猛于虎

2019-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三次提问,构成了成语"三人成虎"的骨干,用来比喻流言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那么,在流言与真实之间,魏王的选择,是一种不自觉的屈服,这种屈服便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也是"羊群效应"的体现.关于众口铄金的事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流言猛于虎"众口铄金"出自<国语·周语下>,是春秋时期的一则俗语.根据史书的记载,东周的第十二位天子周景王为政无德,他在位期间,财政困难,却不知节约,力图最大限度地收缴百姓的钱财,

三次提问,构成了成语“三人成虎”的骨干,用来比喻流言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那么,在流言与真实之间,魏王的选择,是一种不自觉的屈服,这种屈服便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也是“羊群效应”的体现。

关于众口铄金的事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流言猛于虎

“众口铄金”出自《国语·周语下》,是春秋时期的一则俗语。根据史书的记载,东周的第十二位天子周景王为政无德,他在位期间,财政困难,却不知节约,力图最大限度地收缴百姓的钱财,为自己的享乐服务。周景王后期,前后也就三年的时间,周景王就忘乎所以起来了,做了两件有违礼制、有损民心之事。

关于众口铄金的事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流言猛于虎

第一件事是造大钱,所谓“大钱”,就是币值大的钱币,当时民间百姓所用的都是币值小的钱币,周景王此举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收缴民间百姓的钱财。第二件事是造大钟,铸造了两组大型编钟,上下悬挂配合演出,增加音乐效果。

关于众口铄金的事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流言猛于虎

周景王做的这两件事,一来有损钱财流通,二来劳民伤财,三来加重对百姓的掠夺,许多大臣反对,但周景王一意孤行。两件事情完成之后,周景王颇为得意,有伶人为了迎合周景王,特意在周景王面前大讲特讲新铸编钟的“和谐”音效,周景王为了向大臣们加压,便洋洋自得地对曾经反对的乐官伶州鸠说:“你们说铸大钟不利于和谐稳定,易使百姓离心,神灵降怒,但是现在证明钟声还是很和谐的。”

对于周景王的自以为是,伶州鸠不以为然,认为铸钟导致百姓财用匮乏,没有不怨恨的,所以他不认为钟声是和谐的。另外,伶州鸠还提出了此结论的原因:凡是百姓喜好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凡是百姓厌恶的,事情很少有能成功的,这便是俗语所说的“众志成城,众口铄金”,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同心协力,就会像城墙一般坚固,如果大家众口指责,即便是坚如铁石之物也会被熔化。

伶州鸠的话带有某些预言性质,此事之后的第二年,周景王就死掉了。

《国语》通过周景王之事为我们保存了春秋时代的俗语,也为我们留存了一个反面典型,周景王用他的死更好地诠释了何为“众口铄金”。

在《国语》中,“众口铄金”与“众志成城”是并列说的,主要表达同心协力的作用。后来《史记》中也出现了“众口铄金”,只不过换了一个合作伙伴,与它相伴出现的是“积毁销骨”,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主要用来表达流言的威力,能颠倒是非,能置人于死地。

《史记》有两处出现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处是在《张仪列传》,一处是在《鲁仲连邹阳列传》,我们以《鲁仲连邹阳列传》为例对此成语的意思加以说明。邹阳,西汉人,文帝时为吴王刘濞的门客,后来吴王刘濞发动叛乱,邹阳上书劝谏,吴王不听,邹阳无奈之下离开吴国,奔赴梁孝王而去。

梁孝王是汉文帝的儿子,素以善养士著称,邹阳投奔梁孝王之后,上书自荐,得到了梁孝王的认可。梁孝王对邹阳非常宠信,这对于邹阳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因为梁孝王的宠信引来了小人羊胜等人的极度不平衡,他们本也是梁孝王素日宠信之人,然而随着邹阳的到来,羊胜等人明显感觉到了梁孝王态度的变化,因此,他们便纷纷在梁孝王面前讲述邹阳的坏话。

在众人的谗言之下,梁孝王一怒之下,将邹阳打入大牢,并准备杀之以儆效尤。

邹阳入狱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不单是害怕被杀,更害怕的是被杀之后还要背负不清不白的罪名,思索良久之后,决定上书明志,这便是《狱中上梁王书》,这篇文章名气极大。在信中,邹阳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广征博引,直言听信谗言的危害,同时也对危害的形成原因做了说明,这便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众人的话语可以烧熔金属,久积的毁谤可以销毁骨肉。

邹阳将自己的入狱与历史上的孔子被逐、墨子被囚相互照应,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被囚入狱是众人的谗言所致,而梁孝王如果听信谗言不加辨别,那么就会重蹈鲁国、宋国的覆辙,出现危机。梁孝王看了邹阳的上书之后,释放了邹阳,并尊邹阳为上客。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