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的名人陶莹 勤学好问的蒙城名人陈亢(图)

2018-0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亢(公元前511-?)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字籍,蒙城县城西黄练沟人,从学于孔子,年龄少孔子40岁,比庄子早约142年,曾做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宰.陈亢,现在很少人知道了,但是古时候,直至近代,他都是享誉全国的人.陈亢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自言其徒,"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陈亢居其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司马迁记了孔子七十个弟子,陈亢名列第九.有事可传者,不足三十人,陈亢的传文103字.其余,仅列名字.七十弟子,九人有籍贯.蒙城旧志<人物志>:&qu

陈亢(公元前511-?)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字籍,蒙城县城西黄练沟人,从学于孔子,年龄少孔子40岁,比庄子早约142年,曾做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宰。

陈亢,现在很少人知道了,但是古时候,直至近代,他都是享誉全国的人。陈亢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自言其徒,"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陈亢居其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司马迁记了孔子七十个弟子,陈亢名列第九。

有事可传者,不足三十人,陈亢的传文103字。其余,仅列名字。七十弟子,九人有籍贯。蒙城旧志《人物志》:"周:陈亢,字子禽。乾隆年间,邑侯(县令)淡如水立有陈亢故里碑。"在县城西(今已不存)。

《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明代学者顾龙裳游蒙城清燕堂时,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以颂扬陈亢。

司马迁采录了《论语》中陈亢与子贡讨论孔子平时学习和周游列国的内容,写入《仲尼弟子列传》,"适是国必闻其政"的问题。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品行高洁,令各国诸侯尊敬,诸侯都拿国事向孔子请教,所以孔子能了解各国的政治情况。"温良恭俭让"这个成语,即典于此。

陈亢出名,尤在于《论语》里另一章的内容。

孔子的儿子孔鲤,同孔子弟子一起读书。有一天,陈亢问孔鲤:"你是老师的儿子,老师一定多教你些知识,请你讲给我听听吧!"孔鲤说:"没有呀!我和你学的一样多。"陈亢说:"你想想,一定会多教你些知识的。"孔鲤想想,说:"有一天,父亲在堂前站着,我从院子里经过。

父亲说,‘鲤,学〈诗〉了吗?’我说,‘还没有学〈诗〉。’父亲说,‘不学〈诗〉,没有说话的依据,要好好学〈诗〉啊!

’于是我回去学〈诗〉。又有一天,父亲在堂前站着,我又从院子里经过。父亲说,‘鲤,学〈礼〉了吗?’我说,‘还没有学〈礼〉。’父亲说,‘不学〈礼〉,怎能立身处世呢!

要好好学〈礼〉啊!’于是我就回去学〈礼〉。就这么两回事,再没有什么了。"陈亢很高兴地告别孔鲤,说:"我今天收获很大呀!我问一个问题,却懂得了三个道理:我明白了学〈诗〉、学〈礼〉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教学,大公无私,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啊!"成语"举一反三"即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