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俊臣狄仁杰 狄仁杰怂怼来俊臣

2019-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狄仁杰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称得上是人民的好宰相,他一生清明廉洁,刚直不阿,被武则天亲切地称为"阁老".来俊臣则是中国酷吏史上大师级的人物,平生以害人.整人为己任,栽在他手上的人不计其数,一般的小人物已经不能激起他的兴趣,这次他将目标瞄上了狄仁杰.来俊臣狄仁杰 狄仁杰怂怼来俊臣狄仁杰位高权重,上有武皇帝的绝对信任和倚重,下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要动他绝非易事.可来俊臣不信邪,决定给狄仁杰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罪名--谋反.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脑力劳动,还特地为对方量身定制了一大堆刑具,

狄仁杰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称得上是人民的好宰相,他一生清明廉洁,刚直不阿,被武则天亲切地称为“阁老”。

来俊臣则是中国酷吏史上大师级的人物,平生以害人、整人为己任,栽在他手上的人不计其数,一般的小人物已经不能激起他的兴趣,这次他将目标瞄上了狄仁杰。

来俊臣狄仁杰 狄仁杰怂怼来俊臣

狄仁杰位高权重,上有武皇帝的绝对信任和倚重,下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要动他绝非易事。可来俊臣不信邪,决定给狄仁杰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罪名——谋反。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脑力劳动,还特地为对方量身定制了一大堆刑具,你老狄不是则正不阿吗?我让你尝试一下我老来的手段,到时看是你的骨头硬还老子的刑具硬。

来俊臣狄仁杰 狄仁杰怂怼来俊臣

让地球人都意料不到的是,被传唤过来的狄仁杰倒很痛快,对警方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问什么就招供什么,认罪态度出奇的好。让那堆刑具成了摆设,也让来俊臣那万丈雄心突然失去了着力点,一下子泄了气。只好将狄仁杰收押送到了看守所里。

来俊臣狄仁杰 狄仁杰怂怼来俊臣

狄仁杰虽然在来俊臣面前招了供,但也绝不会坐以待毙,等着人家来收拾。因此一到看守所就偷偷写了一张纸条,让前来探监的儿子捎出去交给武皇帝。收到字条的武皇帝立马命人把狄阁老放出来并狠狠批评他做人没有原则,为什么要承认谋反。狄仁对武则天说:“皇上啊,要是我不承认的话,恐怕已经死在刑具之下了,哪还有机会在这里听您老的谆谆教诲啊?”(“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

这充满戏剧性的结果,估计会令很多人拍案叫绝。在国人、尤其是充满书生气的知识分子眼里,正义是不应该向邪恶低头的,面对黑恶势力,就算是死,也要抗争到底,以维护正义的尊严,结果大多是充满正义感的好人真的死于黑恶势力之手。而狄仁杰却出人意料地幽了中国传统文化一默,一句“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

这则故事中,既有好人的聪明和狡黠,也有高层上下之间的绝对信任和理解。狄仁杰在承认自己犯谋反罪之时,恐怕是早已做过一番评估,他坚信当今皇上是了解自己的,她肯定知道自己认罪只是权宜之计。

这就牵涉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法律。来俊臣滥用职权,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法律的话语权,你谋不谋反由我说了算,当然,你也有权为自己辩护,但是你的辩护对最后定案没有什么样影响,因为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在我手中。

面对拿着法律当令牌的来俊臣,狄仁杰则干脆把法律抛到一边,你手中的法律跟咱老狄没有丝毫关系,跟咱有关系的是当今皇上,她才是最高的法律,对你们的法律有最终的解释权。因此,咱老狄懒得跟你废话。

这就是封建时代法律最尴尬的地方,在来俊臣们手里,它成了颠倒是非,助纣为虐的工具,而在狄仁杰的眼中,又承受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屈辱。他的一句“咱老狄上面有人”就完全颠覆了所有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