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2019年度大课视频】李善友混沌大学的课程笔记

2019-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开始第二个模型,这个模型我起了一个名字叫"给思想洗澡".把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极致的人是笛卡尔,笛卡尔是哲学认识论的奠基者.鼻祖,他本身也是一个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非常非常了不起.[李善友2019年度大课视频]李善友混沌大学的课程笔记笛卡尔在哲学史上最迷人的是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实验,推出两个东西,叫普遍怀疑和不可知论.我们首先讲一下他的普遍怀疑.笛卡尔把模因清洗用到了人类有可能达到的最极致的程度,他认为人的一生当中都应该彻底地把自己过去的全部见解进行一次大扫除,每个人一生当中都应

我们开始第二个模型,这个模型我起了一个名字叫“给思想洗澡”。把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极致的人是笛卡尔,笛卡尔是哲学认识论的奠基者、鼻祖,他本身也是一个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非常非常了不起。

【李善友2019年度大课视频】李善友混沌大学的课程笔记

笛卡尔在哲学史上最迷人的是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实验,推出两个东西,叫普遍怀疑和不可知论。我们首先讲一下他的普遍怀疑。

笛卡尔把模因清洗用到了人类有可能达到的最极致的程度,他认为人的一生当中都应该彻底地把自己过去的全部见解进行一次大扫除,每个人一生当中都应该至少有一次给自己的思想洗一次澡。

【李善友2019年度大课视频】李善友混沌大学的课程笔记

正如我们上一个模块所讲得,我们的模因当中有很多是错误的见解,而我们把它当真理一样,在我们的思想当中结合下来。

接下来我想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接受一个新观念更难,还是摆脱一个旧观念更难?摆脱旧观念更难。凯恩斯讲过一句话:对于一个人来讲,困难的不是在于接受新观念,而在于摆脱旧观念。摆脱旧观念太难、太难、太难了。

【李善友2019年度大课视频】李善友混沌大学的课程笔记

有一本书叫《清教徒的礼物》,讲了这么一句话:当足够多的人相信一种思想,以至于它成为常识的时候,它就控制了我们。

不是我们拥有了思想,而是一旦一个思想已经上升为常识的时候,它就控制了我们,它就变成了一种内隐的思想。

什么是内隐的思想呢?《清教徒的礼物》做了一个比喻,内隐的思想就像我们电脑里的cookie,你一打开机它就到那个页面去了,你不用任何操作,它就自动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内隐的思想就像电脑里面的cookie一样。

芒格也对这种思想做过比喻,芒格很有意思,他经常会用很多很粗鄙的语言进行很多形而上的比喻,接下来他这个比喻就很粗鄙。

人类思想就像卵子一样,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以后,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一旦一个思想进入到你的脑子里以后,这个思想就会形成一个屏障,他喜欢的新思想能够进来,他不喜欢的思想就进不来了。

所以,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叫空杯心态,从哲学上、心理学上,空杯心态根本不可能,那些内隐的思想已经牢牢地跟你在一起,你无法清除掉那些内隐的思想,你把内隐的思想清除掉,你这个主体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很多时候对我们伤害最大的不是我们的新思想太少,而是我们的旧思想太多了。

大家养成了一种学习的风尚,总是不停地去学,可是我们却不曾停下来想一想、整顿一下,不停地往脑子里面加东西。

各位想想看,令狐冲被桃谷八仙每个人注了一道真气进去,不但没有提升令狐冲的内力,反而把令狐冲差点儿折磨死,记得吗?有的时候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新思想太少了,而是旧思想太多了,而且你没有一个整顿思想的一个格栅来整顿它。

二、普遍怀疑

1. 洗船板理论

所以,我们每天都会给我们的身体洗一次澡,人生当中可曾有一次给我们的思想洗过一次澡?这是一个很迷人的话题,如何给思想洗澡?两个哲人提出两种办法。

有一个哲学家叫纽拉特,一种叫洗船板的理论。船在大海里,有一些船板腐烂了,必须把它给换掉,但是你不能停在岸上再换,可是你也不知道哪个船板有可能坏掉,怎么办呢?

办法就是你先选择一块船板,相对看起来没那么坏的船板,站在这个船板之上,去洗下一块船板,如果下一个船板洗干净了以后,确保它没问题,再站在下一个船板上洗再下一块船板。这是著名的洗船板理论,也是洗澡理论的一个方案。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船板是你最可依赖的第一块船板?公认最可依赖的第一块船板就是哲学和科学。

2. 洗苹果理论

另外一个洗澡的理论来自于笛卡尔,叫洗苹果理论,这个理论相当之有趣。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一筐苹果里面有几个苹果坏了之后,如果不把坏苹果弄出来,整筐苹果都会腐烂,那你怎么把苹果里面的坏苹果摘出来呢?

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在筐里面翻到了坏苹果就扔出去。但是笛卡尔的做法完全不同,笛卡尔说不管好苹果还是坏苹果,我全都倒出去,倒出去之后,一个一个再检查,把好苹果再捡回来。

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明白这个操作,这个操作非常大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这样来操作。这个操作在哲学上叫普遍怀疑。

他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我绝不承认任何事情为真,哪怕是哲学和科学,我什么都不承认为真,除非我明明白白地检查了它,知道了它确实为真,普遍怀疑。

我先default所有的苹果都是坏苹果,倒出去,直到我检查它是好苹果之后,再拎回来,这种方法叫普遍怀疑。

普遍怀疑并不是对一切知识的绝对否定或虚无主义。笛卡尔的目标是希望找到一个绝对可靠的信念,为人类的全部知识那个大厦找一个坚实的地基。

有的时候我们说笛卡尔是VR之父,笛卡尔用虚拟VR的方式做了一次伟大的工程,不但为他自己,为人类全部的知识洗了一次澡,用一个虚拟VR的方法,检查一下人类所有的信念里面到底有没有那个“好苹果”。

3. 我思故我在

大家都学过庄周梦蝶,庄周做梦梦见了蝴蝶,醒了以后他很疑惑,到底是做梦里面梦见了蝴蝶,还是我现在是蝴蝶做梦,梦见了我?

到底我梦里的那个蝴蝶是真实的,还是现在这个我是真实的?大家记得这个段子吧?非常美丽的一个开始,但是遗憾的是,庄子就停留在这儿了。

笛卡尔同样做了这样一个梦,但是笛卡尔醒了之后没有停下来,笛卡尔跟自己说有没有一个办法让我知道我现在在醒着?

有没有一个办法,即使我在做梦的时候,我都知道某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于是他做了一个思想实验,有一个东西叫邪恶骗子,这个邪恶骗子能够进到你的脑子里去给你制造一些假象,你就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大家记得《盗梦空间》吧?

完全是那个故事的翻版,人去你的脑子里,而你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当中。

笛卡尔希望寻找一个信念,他说即使有一个邪恶骗子,它在我的梦里,或者是我在它的梦里,我也想找一个办法能确认这个信念是真的。如果我能找到那么一个为真的信念,那个东西当然是我可以依赖的第一个好苹果,即使我做梦,我都能知道那个东西是真的。

《盗梦空间》大家记不记得那个人的小陀螺?如果那个小陀螺转,就证明你在梦里。

请问各位,这个标准是不是非常严苛?绝大多数信念、物体(其实几乎全部的物体和信念)都经不住这个考验。我请问你,你在做梦,这个世界有没有可能是假的?

你的身体有没有可能是假的?记得阿凡达吧?身体是不是假的?如果这个标准非常苛刻,几乎是你目光可及的所有东西,甚至包括你的身体,都有可能是假的,如果这个推理推到极致的话,就是这个样子的。

于是,他用VR(虚拟理论)的方式来说,到底这个世界什么东西是真的呢?有没有可能即使在虚拟的世界、梦里面有一个东西是一定能存在的?

我抓住那个东西,就像是一个在河里濒死的人找到一棵救命稻草一样,我们认为全部人类的知识建立在那个之上,不就牢靠了吗?即使有一个邪恶骗子,它也骗不了我。

理论上我们无法拒绝这种可能性,我们很有可能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虚拟现实里面。

笛卡尔说,即使在这样一个虚拟现实里,即使在梦里面,有没有某一个东西是一定存在的?他找啊找,最后找到了一个绝对可靠的信念,叫“我思故我在”。什么叫我思故我在呢?

我在怀疑我到底是否存在,既然有个人在怀疑,必然有个主体存在,既然你在怀疑你是否存在,那一定是有一个主体在做这样一个动作,既然你在思考,肯定是有一个思考者。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跟上我的思路?除了这个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绝对可靠的。既然你在怀疑这件事情,就一定有一个怀疑者,既然你在思考,就一定有一个思考的主体。

所以,笛卡尔想了半天,纯逻辑推理,唯一得出一个可靠的思想,就是说不论我在梦中还是不在梦中,我思故我在,这个理念是唯一可靠的理念,不是我的身体,是我在思考这样一个状态。

有没有进到这个状态里面去?

推出我思故我在,并没有借助于感觉和经验,其实这就完全是从纯逻辑推导出来的,就跟用数学证明出来的一样,我思故我在,是一条连最狂妄的虚无主义者也要承认,这条真的是对的,你既然在思考、怀疑,肯定是有一个主体存在的。这是被公认的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也就是说能够证明我存在的,只有我的思考,这个存在是我的精神,而不是我的肉体,这个存在不是金钱、事业、家庭,什么都不是,只有你在思考这个状态才能证明你的存在。

所以,你不禁问自己,如果人类停止了思考,那我存在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毫无疑问,笛卡尔进行了一次人类有史以来非常非常神奇的一次思维实验,为人类整个思想洗了一次澡,找到了一次确定无疑的信念,叫我思故我在。

但是,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哲学家公认的唯一通过刚才那个考验的绝对为真的信念。除了刚才那个推导的信念之外,没有任何第二条信念、第二种物体经过这么严苛的考察。这说明什么?除了我思故我在之外,所有的信念都不能保证是必然为真的信念。这说明什么?

世上根本没有绝对真理,切切不要认为这是虚无主义,这是非常非常严格的主流哲学家运用人类智力所能达到的那个极限,所能思考出来的这样一个结果。

经过这样严苛考验的,只有我思故我在,因为你在怀疑,所以有一个怀疑者存在,因为你在思考,所以有一个思考者存在,的确如此。

所以,我们在说什么?要警惕一切向你推销绝对真理的人,没有,一切既有的信念,无论是你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是你可以来怀疑、质疑的信念。

哲学上公认的唯一的第一原理,只有我思故我在,除此之外的信念你都可以怀疑,这叫普遍怀疑。

三、不可知论

1. 不可知论

各位想象一下,这个普遍怀疑的尺度有多大?是不是把所有的边界都帮你打开了?由此推出不可知论。

在我思故我在里非常可怕的是,(各位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个思想实验里面,我存在,不等于我的身体存在,也不等于这个世界存在,而是我的精神存在。

你可以想象你的精神存在,而你的肉体不存在,你却不能想象你的肉体存在,而你的精神不存在。我思故我在的“我”,是精神性的我,而不是肉体的我。

各位跟上这个思路了吗?如果你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走,会得出一个非常危险的结论。

果然有一个人,大主教贝克莱沿着笛卡尔的思路往前去走,说你存在,你就是被感知,是你精神性的存在,你存在就是被感知,你的存在是因为你在思考,你被感知了,这个时候可不可以得出一个很可怕的结论?

你的存在只可能是精神性的存在,而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

果然贝克莱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外部世界不存在,你之所以觉得你存在,是因为一个伟大的上帝给了你意识,你觉得你存在。这个观点遭到了所有人的抨击,大家骂他,难道你不是你爹你妈生出来的吗?

你怎么这么狂妄?但是你无论怎么样骂他,从哲学上来讲,他大大跨越了一个边界,一个大胆的提问,从逻辑上完美无缺,完全没问题。你精神存在,没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只是精神存在,而这个物质世界不存在?

贝克莱非常自信。有一次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问贝克莱,问他认为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贝克莱迟疑了片刻,面带难色地回答:我是一个很谦虚的人,所以我很难说出这位哲学家的名字,但是作为一个真理的信奉者,我也不能说假话。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

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尽管受到抨击,但是你想想看,他把推理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去了?近来的的确确我们从脑神经科学上,都真的有可能证明贝克莱的理论有可能是对的。

各位看到VR游戏的未来了吧?你就躺在那儿,脑子里面插一根电流,世界就变化了,有可能是这样的。其实我们永远无法证明自己不是生活在黑客帝国里,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从逻辑上证明,我们不是生活在黑客帝国里。

Elon Musk说我们生活在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亿分之一。各位,这种普遍怀疑到了何等骇人的程度?这种骇人的程度另外一方面,人类的纯逻辑把边界摧毁到何种程度?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能阻碍纯逻辑推演的边界,这是人类思维多么美丽、神奇的地方?当然这样的推理放在现实生活中太吓人了。我们往后退一步,合理的推理也许应该是精神的确是存在的,但是精神以外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肉体,以至于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我们不知道。

切不可认为这句话是一个妄人讲的话,这句话写在《物演通论》里面,我们精神以外的东西是否存在?不可知。这就是伟大的不可知论。

你会说李教授,这太扯淡、太虚无了吧,如果这样子我们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你不要从这个角度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不可知论不但不会产生虚无,反而是进步的动力,如果你相信什么都是你眼睛可见的东西,而眼睛可见的那个东西构成的边界太局促了。当你用不可知论的时候,所有你眼睛可见的东西构成的边界对于你而言,不存在,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事实上恰恰是不可知论是科学革命的基本精神。

2. 不可知论VS可知论

我们又回到《人类简史》里面去, “科学革命不是我们想象当中或者字面意义上的知识的革命,而是一种无知的革命。

所谓科学革命与前现代知识一个本质的不同,科学革命之后的现代人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当你承认自己无知的时候,就是对你眼前看到的东西所构成的边界打开了。

不以过去的已知遮蔽未来的无知,所有过去的已知不能构成我认知上的障碍,不可知论是近代科学革命三大思想武器里面的第一个。

比如我们伟大的孔圣人有这么一句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有重要的知识古人、圣人都说出来了,我只是转述古人、圣人的话而已。请问各位,这种观念是不是已知论?恰恰是这种已知论,是不是古人、圣人的话对我们构成了边界。

《人类简史》里又举了一个例子,特别鲜活。1459年欧洲人的世界地图,各位看,那个时候欧洲人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亚非拉大陆,你看那个地图里是满满的,所有的地图里面没有留白。

也就是说人类对所有地球的所有知识、所有地理全部掌握了,然后就禁锢在那个地方去了,你全都掌握了,就是这样子。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人们突然发现,亚洲、欧洲、非洲之外怎么还有这么一大片土地?

1525年欧洲人画的世界地图,有显著的区别,有了大量的留白。留白是什么意思?

那个地方我不知道。恰恰是这些地图上的留白,就像一块磁铁,让欧洲人前仆后继,希望填补这些空白,恰恰这些不可知,激发了人们希望知道它的欲望,打开了它的边界,想要征服它。

各位看,是不可知论虚无,还是可知论虚无?

所以,为什么喜欢《人类简史》这本书?它是科学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真正触发科学革命的只有一个信念,人们发现其实人类对重要的知识一点儿都不知道。当有了这个不可知论以后,再也没有什么概念、理论、物质、经验是神圣不可挑战的了。

所以,现代科学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也就让自己变得更有活力、弹性、求知欲、对边界无所畏惧,这是不可知论,伟大的不可知论。

笛卡尔这个不可知论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提到过,第一副眼镜我们相信个体眼见为实,相信个人时空内的经验是检查信念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信念有一个效应叫所知障。不可知论有什么用处?

不可知论去除自己自知的所知障,首先假设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不可知论告诉我们,你首先假设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最有效的抵抗所知障的武器。

傅盛有一篇文章讲得特别好:假设自己无知是自我认知升级的唯一路径。跟苏格拉底的观点几乎是一样的,人进步最大的障碍是所知障,那你假设自己无知,是自我认知升级的唯一路径。

不可知论一点儿都不虚无,反而是帮你来进步的。

人家说芒格是股神,巴菲特是股神,说你们怎么选股的?

为什么这么了不起?芒格老老实实说,你看看他说什么,他是股神。

他说:我们从来没有完全解决过如何选股这个难题,在98%的时间里面,我们对股市的态度是不可知。如果你问我福特汽车的股价怎么样,我不知道,你问我福特的股价会怎么样,我不知道。

各位,全世界最伟大的股神面对股市的问题说得是不可知。

所以,但凡你身边有任何一个人跟你说他能够预测股市,此人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疯子,连全世界最伟大的投资家都说他对股市的基本态度是不可知。

我们再看看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家乔布斯,大家还记得他最著名的那句话吧?stay hungry、stay foolish。stay foolish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各位,从哲学的角度、不可知论的角度再看这句话,你再体会一下。stay hungry、stay foolish,并不是态度上说我摆个姿态,我谦虚一点儿,不是的,这里讲得是认知的方法,是一种认知的方法论,并不仅仅是一个态度,是一个方法、工具。

3. 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为什么偏偏是我发现了相对论?其实在他之前有很多成名的大科学家已经触摸到了相对论的边缘,但是都没有走进去。

爱因斯坦说:可能是因为我发育比较缓吧,只有小孩子,才能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而爱因斯坦四岁的时候才会说话,所以他小的时候发育很晚,可能到了青少年的时候还怀有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

16岁的时候他居然会想一个问题,如果我用光的速度去追一束光,会发生什么?我想这个问题任何成人都不会想,你怎么可能用光的速度去追光呢?

只有一个小孩子的奇思幻想才能想出这个问题来。爱因斯坦想了十年,一直到26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午跟一个朋友喝咖啡的时候,突然弄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就把咖啡一扔,回家去写论文了,论文写出来,下面写了一句话,是因为我跟我的朋友喝咖啡的时候想出了这句话来,感谢我的朋友。

他的朋友根本是物理界外行,但是他的名字出现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篇论文里面去。

爱因斯坦用了十年的时间想明白了什么道理?光速不变,即使你用光的速度去追光,光依然是光速。十年时间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他的传记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爱因斯坦想明白这句话的一天,就像突然有一个闪电砸在了爱因斯坦的头上,就像把人类一个大边界给推开了一样。

他小的时候就想这个话,一直在想。

我有三个偶像,其中一个偶像是熊彼特,熊彼特发现了一个现象,叫神圣的第三个十年,第三个十年就是你20岁到30岁之间的这十年。他发现好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原创思想的人,他们最伟大的思想都是二十几岁的时候提出来的。

1666年牛爵士奇迹年,那年他为了避鼠疫回到了乡下,他的万有引力的思想(包括微积分的思想)就是那年形成的,那年被称为牛爵士的奇迹年,只有23岁。

达尔文进化思想什么时候形成的呢?29岁。

爱因斯坦奇迹年我刚才说了,26岁,那年写了六篇论文,那年他只是瑞士专利局一个三等的技师,默默无名,就像突然出现了一个少年,向六大门派发起挑战,把六大掌门纷纷刺于马下,那样的一种感觉,那一年爱因斯坦枪挑整个物理学界,26岁。

海森堡写出量子力学公式的那年24岁,那年量子力学因为这个公式成为一个学科。

熊彼特写出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那本书《经济发展理论》的那年,也只有28岁而已。

正是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有好奇心,没有边界,对未来任何东西有不可知论,但是你发现等这些人过了40以后,几乎都变得保守了。

40岁以后的爱因斯坦变成了他年轻时候最讨厌的那个人,他说:命运为了惩罚我,把我变成了一个权威。

他本人是相对论的唯一提出者,也是量子力学早期贡献者之一,但是年晚年40岁以后,用30年时间来反对他帮助建立的量子力学。那个传记记者无情地做了这样的设想,假如爱因斯坦40岁那年退出科学界,对科学是否有影响?

答案是基本没有。

我在说什么?芒格讲:一个最好的教育机构是能增强人好奇心的机构,所谓好奇心就是不可知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