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学敏院士零距离

2018-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5日,由国家科技部主办,辽宁省科技厅.本溪市政府承办的2014年生物技术领域人才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本溪科教培训基地开班.这次研修班上,记者有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零距离接触,从他的授课中领略了院士的风采,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院士的本溪印象,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体会到了他对中国药都发展所寄予地无限希望.当张学敏院士走上讲台,讲堂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记者从大家的掌声中,首先感受到的是大家发自心底地对张学敏院士的尊敬.作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学敏经过艰难探

8月5日,由国家科技部主办,辽宁省科技厅、本溪市政府承办的2014年生物技术领域人才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本溪科教培训基地开班。

这次研修班上,记者有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零距离接触,从他的授课中领略了院士的风采,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院士的本溪印象,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体会到了他对中国药都发展所寄予地无限希望。

当张学敏院士走上讲台,讲堂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记者从大家的掌声中,首先感受到的是大家发自心底地对张学敏院士的尊敬。

作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学敏经过艰难探索,发现了一系列在人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并阐明了炎症诱发肿瘤的若干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防治肿瘤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张学敏院士的演讲从100年前日本科学家第一次人造肿瘤成功,到一直以来世界科学家为肿瘤研究所作出的卓越探索,生动地讲解了肿瘤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转移的、如何耐药的。通过对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的病例分析,让听众了解到诱发肿瘤的原因。通过分析三大肿瘤死亡原因,不但对我们如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所帮助,而且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肿瘤,面对癌症。

在讲座访谈环节,张学敏认真回答了在场观众的提问,对大家感兴趣的营养不良、精神损害、环境与遗传因素以及炎症可能诱发肿瘤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告诉同学们正确认识肿瘤,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当张院士的授课结束后,记者终于有机会与他进行交流。面对着他,他是那么亲切,是那么和蔼。他讲话的语调舒缓,娓娓道来,令人折服,让人尊敬。

记者问他对本溪的印象。张院士这样回答,他是第一次来本溪,对本溪的印象,首先是从本溪的一个人开始,这个人就是他的同事李松教授。李松教授是中国药学领域公认的最有才华的科学家之一,他现在同样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也是跟我在一个研究所。

搞药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你们在国内的任何地方,国家层面的药物专家没有不认识他的。我们国家战略储备磷酸奥司他韦应对禽流感这是他的贡献,他研制出来中国的磷酸奥司他韦国家战略储备了2600万份,如果向国外采购要多花将近60个亿,他这一个研究为国家省了60个亿,可以保障我们国家在任何情况下,可以应对任何情况的禽流感疫情。

基于这个贡献,解放军总后勤部给他这个团队授予荣誉称号,荣誉称号在部队基于一等功之上。因为他是本溪人,因而我知道了本溪。

张院士的授课被安排在了下午,他利用上午休息的时间,在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对药都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过程中,他的话语不多,但在了解到短短6年,中国药都建设就取得如此成就,记者仍然能感受到院士的那份愉悦。

当记者问他对中国药都建设有哪些希望和建议时,张学敏院士这样回答,我来了本溪之后发现本溪医药产业已经初见雏形了,正在大发展之中,我想再有个三五年时间会成大气候。药物研发是要投入时间很长的,是要一点点积累,要积累到一定的时候。

我觉得中国药都第一步是继续抓紧建设,第二步时努力成为中国著名的医药城,第三步是成为世界的著名医药城。也许这个时间会很长,但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医药投入不可能一蹴而成,不可能短期,需要很长时间一步一步的来,最终让中国药都成为在国家重要新药创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地方,这不光是本溪之福,更是国家之福。

临别之际,张学敏教授还亲手写下了祝本溪发展成为中国药物研发重镇的祝福语,对中国药都的美好未来寄予了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