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信近况 【李伟信】揭秘“小舰队”近况

2018-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主要内容:李伟信,原空4军七三四一部队部秘书处副处长,林立果"秘书".死党,直接参与研究制定纲领<""纪要>的之一.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同周宇驰.于新野一道乘直升飞机外逃,投敌.降落时,驾驶员中队长陈修文烈士与周宇驰夺枪搏斗,被.迫降后,周.于,李伟信被解放军俘获.人物轶事李伟信是林立果的"生活秘书".林立果等起草<五七一工程纪要>时李伟信在端茶倒水.所有关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材料都出自李的孤证.他说&quo

主要内容:李伟信,原空4军七三四一部队部秘书处副处长,林立果"秘书"。死党,直接参与研究制定纲领《""纪要》的之一。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同周宇驰、于新野一道乘直升飞机外逃,投敌。降落时,驾驶员中队长陈修文烈士与周宇驰夺枪搏斗,被。迫降后,周、于,李伟信被解放军俘获。

人物轶事

李伟信是林立果的"生活秘书"。林立果等起草《五七一工程纪要》时李伟信在端茶倒水。所有关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材料都出自李的孤证。他说"林立果说知道《五七一工程纪要》";"正本在";"林立果说知道‘三个方案’";"听于新野讲,黄永胜他们同意一起去广州"。

而《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发现也与李伟信有关。他负责烧文件,最后离开空军学院"据点"。卫戍区部部长王树德回忆,为什么三天后王兰义等人打扫卫生时空无一人,而《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拉链本却放在桌上?连都扔进火堆,为什么留下如此重要的?

人物生平

李伟信是上海人,1950年16岁参军,擅长美术,""初期空4军大院到处是李伟信画的巨幅像。林立果到上海时,李伟信为他收集"像章"。作为林立果"生活秘书",李几乎和林立果"形影不离"。

周宇驰了英勇的飞行员陈修文,陈修文后来被授予烈士称号。周宇驰和于新野、李伟信相约。周宇驰、于新野死了,李伟信放了空枪,被卫戍区的地下室。卫戍区作战处处长张辉灿去查看,李伟信迫不及待地说"我要找汪主任"。

张辉灿问"哪个汪主任"?李伟信说"我要找"。张辉灿立即报告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吴忠秘书李维赛回忆:"吴忠和一起到地下室审问过李伟信。"

1981年,空军法院因李伟信犯有积极参加集团、、投敌(未遂)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送原籍上海市提篮桥服刑。出狱后,李伟信与老婆离婚,投靠世界级的华裔建筑师,做世界各地的艺术建筑,事业相当有成。 《文史参考》2011年第17期(9月上),

的"小舰队"经由空军宣判的12人中,大部分服刑期满,由地方发给生活费,并按都交地方机关执行。

在后,趁早"下海"的李伟信,现在生活很不错。看来林立果选的这位"外贸部长"还真是有经商头脑。据说郑兴和也是"下海"经商去了。许秀绪住在亚运村,因为曾经是技术干部出身,后自谋生,搞起了电器维修,与妻子复了婚,家中很早就安上了空调。

朱铁铮的女儿大学结业后去了美国,不知他现在是否也在异国他乡。(转载者注:朱铁铮的弟弟与我是同在铁道兵三师时的战友,受他哥哥的,后来转业于。他们是天津市人。)

陈伦和是宣判后惟一一个过的罪犯,最高经核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来作为"小舰队"代表理应进入"两案"10名主犯行列的王飞,是原空军副参谋长,当年林立果到空军时他还是空司办公室主任。从林立果到参与"两谋",他比后来定为主犯的江腾蛟掺和的事情要多,像部署南逃另立中央的会议就是他按林立果的旨意一手搞的。

王飞在空军最大,原本是无可争议的"舰队"代表,理应去最高特别法庭受审的,可是他在1974年就开始大喊大叫,说是患病。正因为如此,才改由江腾蛟代表"小舰队"做主犯出庭受审。20年过去了,王飞因病在,实际上很快就治愈了。

由于已过追诉期,总政报经批准签发意见交由空军安置。今天的王飞在某处的一个研究所分了三居室一套住房,在空军总医院治病,三个儿子都在事业有成。

江腾蛟成了臭名远扬的主犯,"名气大",比王飞安排得好。据说某市体委给了一套房子,他过得很安逸。

审判结束后,也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还有一个上了"57l工程"纪要的人没处理。审判、"两案"10名主犯的消息,广为宣传报道之后,送住各地农场监督劳动的人纷纷提请,要求重新审理,李松亭便是其中的一个。

"九·一三事件"之后,一批中央直管的人员,被秘密到了山西,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李松亭。李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说他大名鼎鼎,是因为他在《""纪要》上留下姓名。

在农场看了后,李松亭连连向上级机关说自己是的,无缘无故被关了将近10年,实在不知为了什么。山西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是中央送过来的,当时任副的批"送山西农场劳动",其他材料一页没有。

山西省的人只知道此人问题严重,不许问,不让死,劳动就行。后来这个李松亭闹得更厉害了,干脆。山西省没办法了,,报经中央批准交给总政,总政只好将连他在内的25人送交原单位重新复查。

李松亭原来是上海空四军气象处处长,""时,王维国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分管工作,派他担任上海市警卫处处长,负责上海市及中央抵沪的安全警卫工作。

当年,林立果就是在警卫处所管的小楼上与"小舰队"密谋拟订了《""纪要》的。王维国布置李松亭,对林立果的招待要"最热情、最周到"。王维国知道林立果爱吃螃蟹,而林立果到上海时已是3月,吃本地螃蟹不合时令,于是李松亭想办法去苏北搞来螃蟹,林立果吃得很是称心满意,赞扬李松亭这个人好,认为他可靠。

由于他们知道李松亭是能接近、张春桥的警卫处长,所以在起草《""纪要》时来了一句"让李松亭去干"。实际李松亭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一个老实本分的干部,对同样有深厚的感情。可怜的李松亭从此倒了大霉,"九·一三事件"后在上海主管清查的王洪文对他咬住不放,极尽之。

但李松亭是个认死理的人,他确实对林立果一伙人干了什么一无所知,更不知道"571"是个什么东西,他能详细提供的就是林立果他们吃了什么、住得如何。王洪文了一阵儿一无所获,,李松亭就这么糊里糊涂被了,以后又由批示送山西农场监督劳动。

李松亭经复查无罪了。

据明讲,目前刑满在社会上和仍由部队管辖的原"小舰队"人员的表现也分三种:一种是已走出历史阴影,已经自食其力,真正开始正常生活的;一种是静观的;还有一种则是相互,伺机翻案的。为此,他提醒人们要提高。他尤其提醒要注意,千万别听一些当事人的片面之辞。人们的观点在变化,但那些历史案卷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