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唐宋之问】聆听经典 | 宋之问《渡汉江》

2019-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之问,这首诗写了他 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了越快到家乡,越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岭外,是宋之问被贬官的地方,在今天的广东一带.在唐代,那可是个蛮夷之地,只有犯了重罪的人才会被贬到那个地方.而被贬到那个地方,基本上就生死由天了.前两句回忆了他被贬居岭南的情况.[渡汉江唐宋之问]聆听经典 | 宋之问<渡汉江>被贬谪到蛮荒之地,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断了音讯,彼此未卜存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之问,这首诗写了他 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了越快到家乡,越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岭外,是宋之问被贬官的地方,在今天的广东一带。在唐代,那可是个蛮夷之地,只有犯了重罪的人才会被贬到那个地方。而被贬到那个地方,基本上就生死由天了。前两句回忆了他被贬居岭南的情况。

【渡汉江唐宋之问】聆听经典 | 宋之问《渡汉江》

被贬谪到蛮荒之地,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断了音讯,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历了春天再到冬天,怀着焦虑的心情捱了这么长时间。 一个“断”字和“复”字,表现出作者被贬之后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

【渡汉江唐宋之问】聆听经典 | 宋之问《渡汉江》

宋之问的家乡具体在哪还有争议有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有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以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

【渡汉江唐宋之问】聆听经典 | 宋之问《渡汉江》

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符合前两句作者的心境。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还有一个原因。这次宋之问回到家乡并不是刑期到了,而是他偷着从岭外逃回来的,可以说是逃犯。所以,他“不敢问来人”有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是逃犯身份这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