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成才 士兵突击:成才分析

2019-08-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记得在哪看过一篇兰晓龙的访问,大意是他创作成才和许三多时,是参照了生活中情人的模式,有小甜蜜,有小争吵,有小打闹.不知真假.我个人愿意相信是假的,在我看来,成才和许三多,更象是我们两个不同的侧面,只是在电视里,两个侧面都被放大了.士兵突击成才 士兵突击:成才分析这就是艺术,放大的生活更具感染力,或者说人物身上的矛盾冲突会更激烈,或者说他们某一方面的特性,会更极致.老实说出场的成才我不喜欢,这源于我对强权的反感,确切地说,是对成长期某个人以踩低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暗示"我更强"的反感.

不记得在哪看过一篇兰晓龙的访问,大意是他创作成才和许三多时,是参照了生活中情人的模式,有小甜蜜,有小争吵,有小打闹。不知真假。我个人愿意相信是假的,在我看来,成才和许三多,更象是我们两个不同的侧面,只是在电视里,两个侧面都被放大了。

士兵突击成才 士兵突击:成才分析

这就是艺术,放大的生活更具感染力,或者说人物身上的矛盾冲突会更激烈,或者说他们某一方面的特性,会更极致。

老实说出场的成才我不喜欢,这源于我对强权的反感,确切地说,是对成长期某个人以踩低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暗示“我更强”的反感。可能这和我的成长有关,因为小时候的我,体质比较差,人也文静,所以常被调皮捣蛋的学生欺负。等长大成人,对象成才这样喜欢欺负弱者以炫耀自己强势的人,总会有强烈的反感与不屑。肉体上的强大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强大。这可能是一种偏见。

士兵突击成才 士兵突击:成才分析

这偏见的后果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屑于去了解成才的内心和他的成长。如果不是最后几集的重心转移到了成才身上,大概成才会是全剧我唯一不喜欢和不想去提笔的人物。李梦我也不喜欢,但对他的不喜欢和电视剧的塑造有关,和他的性格无关。

士兵突击成才 士兵突击:成才分析

因为最后几集重心的转移,我才回过头细细地看成才的故事,得庆幸我没有错过,相对于史今、袁朗、高城、伍六一,成才的故事,其实更具有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对的。《士兵突击》火爆之后,有不少人觉得片子太假,我看网友留言里,也会有一两个唱唱反调的声音,觉得《士兵突击》特不现实。个人以为,《士兵突击》的理想色彩很浓,但现实意义也很强,现实意义的其中一点,便是成才。

成才的聪明

成才的身份有点特殊,一个看上去很不发达的农村的一村之长的儿子,聪明的儿子。这样的设置,解释了他性格里强烈的功利感。他是村长的儿子,意味着他从小就会享受到一些特权,会感受到可能还会觉悟到人与人之间不是生来就“平等”的(从史今到他家访谈时他的神情和周围人众星拱月的态度,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身上的优越感);而且他还挺聪明,这意味着他还会潜移默化的认识到要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处人最重要等等。

不一定是潜移默化,这样的观点,更多的可能是村长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再加周围人的推波助澜。总之,它深深的植在了成才并不成熟的心智里。

所以当他们一车兵到达新兵连时,许三多面对坦克的下意识是投降,而成才,脸上则写满了前所未有的兴奋,眼睛里,发出的是淘金人淘到金矿的光芒。这么说有点夸张,因为演员陈思成更多表现的是成才的兴奋,但是我以为,成才此刻的心情,还不仅仅是兴奋。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十八九岁的聪明的有志青年,从一个点支烟就可以走遍全村的地方,来到一辆又一辆坦克从眼前华丽丽地驶过的部队,精神上所遭受的那种震撼。在那瞬间,成才一定强烈的感觉到,这是片广阔天地,我要留下来,无论如何,我要留下来。

所以他对许三多说:“那天咱们下了火车,我算明白了,我找到目标了,我要当马,我要在这扎根,在这军营里边轰轰烈烈的干一辈子。”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成才一个,聪明如成才,自然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还对许三多说:“怎么才能立足,怎么才能生存?”“机会多稀少,生存多不易”!

许三多自然不那么明白,十八九的我们,估计大多也不明白。也许那时我们会“爱上层楼”的感叹生存不易机会难得,但我们没有成才那样真真切切的紧迫感。通常要到踏入社会,我们才能理解成才此刻心里隐藏的巨大的渺小无助之感;要到我们一次次的笔试面试等待通知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成才此时并不比许三多少的诚惶诚恐。

新兵连和许三多谈心这一段,陈思成演得很好。他用眼神和语气把成才在强势之下的内心的恐惧,微妙而又贴切的表达出来。

钻营人生

认定了目标,认清了处境,成才开始努力。这努力不仅仅是在军事上的刻苦训练和优异成绩,还有他认为的“好好处人”。

其实以成才在新兵连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即使他处人不那么好,也会是新训结束后各连队争抢的对象。但他要的不止这些,而他的成长背景,又决定他以为他要得到他相要得到的,就必须要好好处人,换句话说,就必须要钻营。他不相信,这世界上有不钻营就可以成功的事。

他对许三多说过一句话“学啊,你没看这地方,好多人都抽烟呢”,其实是他“好好处人”的具体表现,对成才来说,抽不抽烟,可能是一件无所谓的事,但好多人都抽,更重要的是连长也抽,那么抽烟,就成了一件可以做的事。

这其实也是我们多数人的想法,从我们还没踏入社会开始,父辈便告诫我们:要好好处人。“好好处人”当然是没错的,“好好处人”当然也不等同于钻营,但在社会实践中,“好好处人”更多地成为了我们钻营的手段之一。而我们初入社会时,“好好处人”的其中一点,便是做那些大多数人,尤其是领导,爱做的事。

好在成才对许三多还是有一些真诚的关心的,他撺掇许三多找史今表演,固然有让许三多探路的意思,但也不乏对许三多的真正的担心,他对自己说“三呆子,暂时不用为你操心了”时,我还是会感到有一点小小的温暖,这点小小的温暖,也让他后来的转变有了一点说服力:成才本质不坏,只是有着强烈的欲望和放大的自私罢了,涉世未深的我们,在某一刻或者某一阶段,又何尝不是这样。

其实我在第三遍第四遍第N遍看这段戏时,欣赏的是他面对许三多的呆时表现出的急智,这样的急智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可以不喜欢,但应该佩服。我甚至觉得,这样的急智,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一个要素。很多事情都不会按照我们预定的轨道前行,我们得学会应对那些突发的状况。成才的聪明,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我们应该学着去欣赏他的聪明,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更应该学会去使用他的聪明。

进入七连的成才,在钻营的路上越走越远。不过电视剧并没怎么表现成才的钻营,唯一的一笔是借白铁军之口说他兜里的三包烟:“十块钱的塔山是给连长排长的,五块钱的红河是给班长班副的,这一两块钱的春城啊,是给咱战友的。”其实这三包烟我挺能理解,以战士的微薄津贴,不可能做到包包是好烟,只能说成才做得不漂亮,但我们在成才那个年龄,只怕比他做得更不漂亮。

剧情对成才钻营的弱化我觉得是一个妙笔,因为在史今、袁朗、高诚、伍六一等这些让我们觉得优秀并喜爱的人物面前,成才的钻营是那么的渺小和让我们感到厌烦,如果多加笔墨,成才最后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事实上,即使是剧情作了弱化,成才还是不那么招人待见。我看了网友们近万条的评论和留言,关于成才的,相对于许三多和其他几个主要的角色,明显的要少(在此深深感谢网友的热情,谢谢大家对我文字的一些认可)。

最初的背叛

关于成才,不得不说的还有他和许三多两次交流。

一次是还在五班的许三多来看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个细节:一个是“两百发”子弹和“四百发”子弹,体现了成才的虚荣和浮夸,当然我觉得可以理解,毕竟他还小,而且他在七连又是那么顺;二个是招呼许三多和史今喝杯酒,体现了他对许三多的关心;三个是他说史今“有点怪怪的”,因为在成才心里只有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前程,所以他体会不到当然他也压根就没想去体会史今和许三多的心情。

这一和三的性格演变让之后成才对七连的背叛顺理成章;这二则是表明成才心中有温情,让他之后“心稳”的人生转变不突兀。

《士兵突击》在人物塑造上真的是一环扣一环,人物个性的转变与成长,从逻辑上讲,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因为经得住推敲,而且是经得住细敲,而越是细敲,就越是为剧集着迷,越是为剧中人物独有的个性魅力着迷。

说起推敲,实在是被这几年的华语电视剧伤了心,港台剧是根本不敢推敲,内地剧是经不起推敲。美剧这几年能在华语电视圈风生水起,除了制作的精良,在剧情上的严谨,是一大功臣。

另一次是许三多刚到七连,成才说他是七连眼睛里的沙子。这一段同样是对成才性格的补充,“人上人”是成才的野心,是他为之钻营的目标;“处人了,万事万物以人为本”再次印证了他钻营人生的价值观。其实“万事万物以人为本”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是前面加上处人就变了味道。“万事万物以人为本”没错,但人的根本是什么,我以为是做人,先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学会处人。

如果不是袁朗的那一枪,我想成才不会选择离开七连。在这场注定了很多人离开注定了七连解散的对抗中,成才一开始的表现几近完美,他一人干掉了四个敌军,高诚让他回去给大家讲讲射击。在那时候,成才感到他离自己的梦想是多么近。

他本来还在权衡利弊,是留在七连继续狙击手的梦想,还是用自己优异的个人成绩去换一个士官的前途。这一刻他甚至准备追随自己的梦想,留在七连,做狙击手中的狙击手。当然,不管是哪个想法,都和七连无关。袁朗在评估时对成才作的分析太正确,这个时候的成才,七连也好,三连也好,或者以后的老A也好,甚至如果有个老老A也好,都只是成才生命中的过客,他从来没在乎过这些枝枝蔓蔓,他要的,只是结果。

很多时候,年轻的我们,要的都是结果。我看各色各样的选秀,被淘汰的选手最爱说的是“重要的过程”,然而我想多数人是没有明白这个过程的重要性的,大家在乎的,都是这个结果,一直要到很久以后,要到我们经历了风雨明白了彩虹的真正含义后,才真正懂得,结果,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真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的过程。

然而袁朗一枪打掉了成才的梦想,确切的说是成才的自信。我一直说,成才的强势,尤其相对许三多表现出来的绝对强势,隐藏了他内心深处渺小无助的恐惧感。而袁朗这一枪,打掉了成才强势的外在,击中了他内心的恐惧,他不再有信心成为狙击手中的狙击手,他手中的狙击步不再是他的骄傲与荣誉,就在那瞬间,他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走现实的道路,抓住一个实实在在的士官比较明智。所以他对许三多说“完了”。

我想说,这“完了”的原因之一是成才在钻营的路上走得太远了,如果他多一些上进,那么他在冷静之后或者会想到,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年轻。假以时日,他也许会超越对手,成为狙击手的王者。但一心谋前程的成才不给自己这个时日。

我们也一样,很多时候,都没给自己一点时日,频繁的跳槽,真的就只是因为工作不够理想?

我们满怀焦虑的冲在前进的路上,总是觉得时不我待,总是恨不得一步跨越所有的障碍,却从来没有想过,成功,需要付出一些合理的代价。

我开始没能明白,聪明如成才,怎么可能在一场失败的对抗后立即和连长挑明离开七连这件事,而且还要加上一句“背着您干的。”

后来明白了,说这句话需要勇气,酒能壮胆,喝了酒,那些我们以为难以启齿的话,竟然也就顺当当的说了出来。成才这话太有冲击力,全场安静,高诚一个趔趄,最后还是站稳,轻声说了句“好”。我可以想象高诚的心被扎了多少刀,一向血性即使失败也败得大气的他在成才面前败下阵来,只能用最后的力气轻声说出那个“好”字,尔后七连最好当然也包括脾气最好的班长史今向着成才毫不犹豫地泼出杯中酒。

成才无话可说。我肯定他从没想过自己是钢七连历史上第一个跳槽的兵,因为在他心里,钢七连只是过客。

这一段我觉得陈思成的表演不够好,离开钢七连的话他说得太过平静,不见平静之下的挣扎,不见平静之下的酒胆。

“我还以为,我就算没处下全连的人,也处下了半连的人,可是到现在,送我的,还只是你一个。”还是一个“处”,只能说成才太年轻,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付出了什么,用身边的战友,用七连的情分,用曾经的梦想,换取一个士官的前程,值吗?成才对许三多挤出一个笑脸,其实是想告诉自己,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我应该做出现实的选择,我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是一场灵魂与魔鬼的交易,如果你没有成为魔鬼的勇气,你注定要后悔一辈子,只是你还年轻,你不懂得,也不知道,一切,都还没到最坏的时候。

最初的背叛,往往换来刻骨的惩罚。

五班,你去不去

说到士官,想起我以前的一个兵,姓陈,我欠他一个交待。

成才有一点说得没错,在部队转士官,竞争还是激烈的。只是转了士官,也未必是件好事。但这个要以后才知道,就当时而言,我欠他一个交待。

成才肯定没想到,转士官的代价,竟然是去五班。所谓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

在那个食堂里,说这些话的成才有一些的颓废和无助。同样在那个食堂里,他曾经意气风发的向许三多炫耀一天打四百发子弹。

看,世事多么有趣,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不同的时间,不一样的心情,此时的许三多,脸上反而充满了自信。

成才只是感叹造化弄人,我想我在他那个年龄段也会感叹造化弄人,而且比他感叹得更酸,可能会写点文字的人有这毛病,总是要让自己的感叹看起来更与众不同些,说白了就是更矫揉造作些。我现在有点明白,那时的感叹更多的和单纯追求功利有关系,单纯追求功利的人常常难以获得心灵的宁静。成才还没明白,那时我们都不明白,所以注定了我们还要往下滑。

但成才还是坚强的,他说“这世界有能喝酒的人么,没有,只有能扛的人,选择了当兵,就得做能扛的人!”这是他的态度,我觉得应该学习,不管怎么说,至少他愿意去做一个能扛的人,换了你,你能做到么?

想想看,你是初入社会的新鲜人,你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你朝着你想要的成功越来越近,可突然有一天,领导说要提拔你,但是要把你放到单位最差的部门,你会怎么想,你能扛得住么?

换了你去五班,会去么?没错,提是提了,可也就基本意味着你在部队到头了。如果是在单位,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单位就到顶了,再没什么前途可言,你会去么?

成才去五班,是个很有趣的命题。如果现实中我们花大力气挖了一个尖子到单位,会把他放到五班那样一个部门么,此时的成才显然更适合搞搞业务,而不是五班那么一个投置闲散的地方。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内耗总是厉害的,你得讲究资历,你得讲究人情,所以,即使是尖子,即使是挖来的尖子,对不起,该一边呆着的时候,还得一边呆着。

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会和成才一样发牢骚,埋怨李梦的走:“非得要有个什么不开眼的干事,就看上他了?”或者坚持不去,大不了复员走人。

如果是现在的我,去。

两个理由,现实的,机会总是与风险并存,一个大家公认的孬地方,其实也是凸显个人能力的好地方。比如许三多修出了路,为他赢来机会;比如后来成才将五班治理得师里都认可,同样也可以赢来新机会。

梦想的,我一直希望能活得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如许三多所说,那是一个单纯的天堂。这其实也是我大学毕业后选择到部队的理由之一,我以为,部队应该比这个浮华的社会单纯。

走在老A路上

对许三多,成才在离开七连以前,很多时候,是把他当做了一个说话的对象,他很少在乎许三多的心情,更多的是向许三多炫耀他的光芒,离开七连以后,成才对许三多的关心反而更多了。可能很多人很多事,我们都要到离开以后才懂得珍惜,而成才的幸运在于,许三多离得不远,他有机会珍惜,给许三多更多的关心,所以他对许三多说:“七连是幢楼,可现在着了,你非得等着他烧光为止啊”,“你这人有点天真,想起来挺不放心你的。”

还是挺温暖的,不管怎么说,异地他乡,有一个关心你的朋友,即使他给你的关心没有你给他的多,都不失为一件挺温暖的事。

接到老A选拔的通知,成才一定是兴奋的,虽然剧情没怎么表现他的兴奋,但我可以想象。剧情表述的,是薛林送成才走,我印象很深刻,薛林的态度十分平静,是人变成熟了,还是他对成才并没有认同感,记得三多走的时候,薛林是既高兴又伤感的。

我想是因为成才虽然强调处人,但其实骨子里和谁都有距离,所以,他一直没有真正的朋友,除了许三多。

和七连的人再见,成才却刻意的保持了距离。听到木木招呼“成才”,他才回过头。这里赞一下陈思成,把成才的心理把握得相当好,他初回头的时候有眼神里有一点点的慌乱,许三多说出“我们一起吧”后,那眼神变得稳了,还夹带着高兴与期待,接下来又在甘小宁他们的态度里黯淡下去。起承转合,不容易,鼓掌。电视剧往往不如电影给演员更多的表现空间,但陈思成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给出了超越的表现。

“坏人我做”,面对晕倒的战友,面对再坚持会脱水乃至死亡的战友,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许三多的选择是拿出自己的口粮,伍六一有一些犹豫,只有成才毫不犹豫的说“坏人我做!”

我得赞一下成才的做法,说做法是因为我不想去探讨动机的问题,一旦探讨动机便进入人性的隐秘世界,那个,是很难扯得清的。不管怎么样,成才的做法是一个有担当的做法,而且在那样的环境下也是最好的做法:毕竟不是战场,没必要出现这种非战斗性死亡;而如果是在战场,也只有放弃,队伍才有继续前进并取得胜利的希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集许三多从高处跌下,袁朗的选择不是救人,而是继续任务,并对成才说出一长串不抛弃不放弃的话。

从这个角度讲,成才具备优秀管理者的一些素质,敢于担当,敢做坏人。

不过成才的信心并没有他看上去那么倍足,所以他选择使用自己的求救弹。我这样剖析成才感觉对他是要求过高了,毕竟他才二十一二,断掉自己的后路向前走其实是个很有勇气的决定。这勇气甚至是我觉得应该欣赏的,自以为成熟的我们在做事时常常强调和注重的一点是要“留条后路”,给他人更给自己。我们再没有勇气无所畏惧的向前走,我们恨不能给自己多一个备胎。孤注一掷,其实是需要胆量的。

关于五班的馒头,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面对这些馒头,许三多和伍六一义正言辞的不吃,没错;成才选择吃,我觉得也没错。预设战情是荒无人烟,但荒无人烟的地方不代表一定就没吃的,即使没有五班的馒头,可能会有野果呢?在许三多和伍六一的注视中,成才最终选择的还是不吃。

而且在稍后许三多终于打开干粮袋时,他选择是“你们俩吃吧,你们俩需要热量!”所以我一直说,成才的本质是好的,他自私,他功利,他钻营,但他的根子是正的。

再说一下他选择回头和许三多、伍六一继续战斗。说明在他心底里,对许三多、对七连,还是有情义的,只是这情义被他藏得太深,深到可能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不那么有情义。所以他回来后的话很多,确实,他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符合他的功利符合他的钻营的理由。他没想过,情义,那是最好的一个理由。

只是最后,最后成才还是选择了一个人冲向终点。我一直在想,在那样的紧要关头,我会留下来吗,我会选择一个人向前走吗?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在成才那样的年龄,在那样特定的一个环境,我觉得,我会选择留下,和伍六一和许三多一起向前走。因为军人间那种同患难共生死的感情确实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在那样的感情面前,个人的利益,有时会变得渺小。何况在成才那样的年龄,正是我如许三多般感情用事的时候。

如果是现在,我会选择一个人向前冲。因为我们的年龄大了,我们越来越理性了,越来越明白机会难得了。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没有退路,也没有重新选择的权利,有太多的因素逼着我们向前走,面对一个可能步入你职业生涯巅峰的机会,在历经艰辛之后,你会放弃么?

这是《士兵突击》的一个成功之处,和现实的残酷相比,她批了一层温情的面纱,而部队特定的环境,患难与共的特定场面,重情重义的特定年龄,让这层温情的面纱有了可触摸的真实性。

被忽略的陈思成

做出先跑的选择,成才心里还是有些内疚的,是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内疚。因为他觉得自己没错,在名额不足的情况,他的先跑,于他自己的情理,是完完全全的说得过去的,他认为自己只是难过,难过于伍六一的腿。

但他还是买了一千多的东西送给伍六一,用得着的用不着的,其实就是为了求个心安。对他来说,是莫名其妙的心安,是毫无缘由的心安。

看了一个网友的留言,觉得挺好玩,大意是说成才假,买东西钱还不带够,还要向许三多借,估计就没打算还。呵,我觉得留这话的一定是个特可爱的小朋友,其实部队士官的收入,倒确实是不高的,我记得以前象成才这样的一期士官,一个月的薪水是不到一千元的,现在肯定涨了,但也不会涨得太高。

即将离开三五三团的成才和许三多,有不一样的心情,许木木是模糊的,也是矛盾的,成才是兴奋的,兴奋的对王团长说“服从组织安排”,从坏里说,自然是成才性格里的自私和凉薄;往好里说,他还天真,还不够复杂和圆滑,所以他忘了自然是对王团长安慰的说一声“舍不得”或者诸如此类的话。王团长把装甲车模型送给许木木,成才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其实这时镜头的主角是许三多,成才甚至都不算第二主角,第二主角是王团长,但陈思成依旧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那一丝一闪而过的落寞。

因为角色,因为艺术人生的访谈,我觉得陈思成被忽略了很多。他被上戏开除的经历,甚至让很多人觉得他是现实生活中的成才。这样说我觉得对陈思成很不公平,他有勇气在艺术人生这样的栏目回顾他过去的伤痕,就是一个也不起的人。明知道这个节目收视高,明知道这个节目影响力大,可他依然勇敢面对自己并不光彩的过去,我觉得这不是常人,更加不是娱乐圈的常人能做到的。

他骨子里象老一辈的艺术家,认认真真的演好自己的戏,不炒作,也尽量在做到不做作。戏外的陈思成,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