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厉有为 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擦亮挂在共和国胸前的勋章”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通过实践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加以总结和推广,有人还专门写了论市场经济十大体系的书。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也总结了市场经济的五大运行机制,即在五种力量的均衡作用下,使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机制:生产者内部的动力机制,没有或缺乏内生动力,经济就难以发展;市场公平竞争的外部压力机制,没有外部竞争压力,经济也难以发展;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的强制力机制,没有法律的强制力,难以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社会道德的自制力机制,缺乏道德的社会,很难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政府的适当调控机制,没有政府的适当调控,市场经济会放任跑偏。
这五种力量缺一不可,五种力量协调运作,市场经济就能顺利发展,否则就会失衡或阻碍市场经济正常发展。
正是深圳创立的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才使得深圳长期以来保持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形成了优秀人力资源的“蝴蝶效应”,从而集聚人才并促进了高科技产业集群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同样值得点赞的是,深圳在全国率先创新展开了“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试验”,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走公众股份公司的路子;对国有中小企业试行职工内部持股制,对农村实行股份合作制,让村民成为股民;对深圳高科技企业实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持股制。
总之是走财产占有社会化、分散化,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路子。所以,深圳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倡导和引进高新产业的发展,深圳的高新产业是在深圳市场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下,在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正确道路上迅速发展而繁荣起来的,正是一批迅速成长并走向世界的高科技企业,让深圳赢得了创新的制高点并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的“高科技之城”。
当然,遗憾的事也有不少,今天只谈一点:二十多年前,我们想落实邓小平同志在内地造几个香港的指示,我们认为在深圳“造香港”最有条件。
我的理解,所谓“造香港”,就是用类同香港的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方针和运行模式,发展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并使我们成为第一梯队,带领内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中华民族尽快实现伟大的复兴梦。
当时,我们组织力量研究设计了全套自由贸易区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以落空告终。值得高兴的是,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深圳终于有了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了建设自由贸易区的事实。
“改革”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圳特区报:您在深圳经济特区任职的8年,正是深圳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座改革之城,如今的深圳再次经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在您看来,深圳还要破除哪些困难和障碍?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厉有为:深圳发展到今天,是广大深圳拓荒牛们艰苦奋斗、前仆后继、不断开拓、不断完善、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结果。
我非常赞成问题导向的工作方针。
只有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才能大踏步前进。我个人认为,应当把改革的着力点仍然放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上,围绕解决各方面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问题。如: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审批事项、政府放权、机关干部转变作风等等。
这些问题若是解决得不好,就会不同程度地阻碍生产力发展。我一直主张政府围着企业“转”,但这种“转”绝不是相互勾结谋取私利,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解决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到改革的红利和成果。
深圳特区报:政策红利不再,特区立法权成为深圳唯一政策优势。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圳如何率先释放法治新“红利”值得期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在您看来,深圳应该如何用好特区立法权,打造特区新优势?厉有为:我认为做好这件事,一定要上下结合。作为一座城市,首先要敢想,敢于探索新路;其次是力争支持,争取有立法上的突破,譬如说行政体制改革,特区行政体制改革能不能闯出一条新路离不开法律支持。
创新、开拓都属于“不安分”的人。这些“不安分”的人,是推动社会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采访结束之际,厉有为笑称自己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了,但依然健康,“因为知足,所以常乐,因为乐观,所以健康。
党一手培养了一个放牛娃走上领导岗位,所以我时时想着报恩。所以我尽我所能做一些对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论何时何地,我都非常关注深圳的改革与发展。”厉有为深有感触地说。最后,他祝愿深圳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继续当好排头兵!祝深圳人民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