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歌田汉 毕业季 毕业歌 想聂耳

2018-0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韩晓波(作者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每日新报>特约评论员)这么多的毕业歌,比来比去,还就数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那首<毕业歌>最像首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也是令我们这些老师"心塞"的时节.尤其艺术院校,学生们吹拉弹唱是特长,毕业季则是集中爆发点.听了好多各种版本的毕业歌,想吐的居多.音乐就是这样,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么多的毕业歌,比来比去,还就数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那首<毕业歌>最像首歌.这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显然是先有歌词后来

韩晓波(作者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每日新报》特约评论员)

这么多的毕业歌,比来比去,还就数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那首《毕业歌》最像首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也是令我们这些老师“心塞”的时节。尤其艺术院校,学生们吹拉弹唱是特长,毕业季则是集中爆发点。听了好多各种版本的毕业歌,想吐的居多。音乐就是这样,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么多的毕业歌,比来比去,还就数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那首《毕业歌》最像首歌。

这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显然是先有歌词后来谱曲的。歌词在这里其实是成对出现的:第一对像悲愤的痛陈,“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天天国土的沦丧”;第二对像铿锵的誓言,“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第三对是充满豪情的呐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甚至还有第四对,那就是开头和结尾两句均以“同学们”为先导、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为终结的乐句。

如果说歌词的内容与形式美感已经结合得相当出色了,那么,聂耳为它所谱的曲调,则使它更上层楼,达到了不朽的地步。比如,聂耳在这里对符点节奏和休止符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已臻化境——除去乐句之间的休止之外,“听吧”“看吧”之后,“我们到底是选择战还是降”中的“战”和“降”字之后,都使用了休止符,一下便取得了斩钉截铁般的效果;再如符点节奏的使用,像“青云直上”的“青”字,“桃李芬芳”的“桃”字,以及几处“我们”的“我”字,符点节奏都使这里的音乐表现极为传神。

还有中国传统音乐里所没有的三连音,使用了两处,都是在“今天是”三个字上,配合级进上行的手法,在达到高音区后的切分音等,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关键。词曲结合自然、音乐逻辑展开、情绪逐级发展,这是《毕业歌》被公认艺术水准高超的三大因素。

在1959年公映的老电影《聂耳》当中,《毕业歌》出现时,用了一组蒙太奇镜头:先是由赵丹饰演的聂耳在钢琴上弹出歌曲的前奏,镜头一转,是一支学生合唱团在演唱,旁边有袁牧之等导演在拍摄电影;镜头再一转,已是电影院内,学生合唱团已经成为银幕形象;接着,大群的民众从挂着《桃李劫》海报的电影院中涌出,手里拿着歌谱,嘴里已经哼唱着这首《毕业歌》。

这时,歌曲才唱到一半,而后一半的镜头更加激动人心:歌曲迅速而广泛地流传开了,从洋学堂到破旧的乡村学校,从贫穷的孩子到时尚的青年,他们或排成整齐的歌队、或散布于教室操场,跟着指挥的手势,引吭高歌,群情激昂。

镜头最后聚焦在指挥身上,那正是作曲家在亲自指挥这首《毕业歌》……

回到聂耳身上,这位天才的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音乐的先驱”(早些年的主流版本中国音乐史上如此定论),自学成材,去世时年仅23岁,真正的音乐创作时间不足两年。23岁,比我在音乐学院的一些学生还要年轻,却已经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开路先锋》《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打长江》《码头工人歌》《打砖歌》《前进歌》《卖报歌》……更不说那首《义勇军进行曲》了。

这些歌,甚至无需告诉你作者是谁,对于一个有着基本音乐审美能力的人来说,只需一听,便知道这是聂耳的歌,这就叫风格。

这些歌写的是谁、为谁而写?用现在的话说差不多都是“屌丝”,修路的、打鱼的、种地的、搬砖的、卖报的、扛大个儿的……但是,你从他们的歌声里听得出哪怕一丝的颓丧和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吗?不能,反而是满满的倔强、尊严、自信、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首首都简单、上口,但是首首都有不同的性格,既统一又有明显差异,这就是才气。

凭借聂耳的才华,凭他两年创作37首传世之作的效率,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他没有去鹄沼海滨游泳,假如没有被水草缠住脚,假如他去成了苏联……那样,他会成为怎样的大师?中国的新音乐将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几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又将是什么样子?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演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