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珊的家人 张玉珊家庭被授予2015年甘肃省“最美诚实守信家庭”称号

2017-08-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玉珊,一个会宁当地人耳熟能详的人,曾在自己的家门口--郭城驿镇先后搞过建材,经营过农资产品,养过猪,加工过饲料--这个当初在靖远.会宁两县闻名的养猪大户,如今是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更是第一个把会宁小杂粮打向国际市场的人.当初,张玉珊创办的"农家乐饲料加工厂"加工的饲料,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还销往定西.白银.靖远.榆中等地.他加工的饲料质量高.价格实惠.当地的农民既可以购买,也可以用各种杂粮兑换,深受农民的喜爱,饲料往往供不应求.时至2010年,张玉珊的公司赢得第一笔

张玉珊,一个会宁当地人耳熟能详的人,曾在自己的家门口——郭城驿镇先后搞过建材,经营过农资产品,养过猪,加工过饲料……这个当初在靖远、会宁两县闻名的养猪大户,如今是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更是第一个把会宁小杂粮打向国际市场的人。

当初,张玉珊创办的“农家乐饲料加工厂”加工的饲料,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还销往定西、白银、靖远、榆中等地。他加工的饲料质量高、价格实惠。当地的农民既可以购买,也可以用各种杂粮兑换,深受农民的喜爱,饲料往往供不应求。

时至2010年,张玉珊的公司赢得第一笔国外订单,500吨会宁荞麦出口日本,以优良的品质赢得客户的信赖。2010—2012年,公司连续3年累计实现出口创汇46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93万元。张玉珊实现了把会宁小杂粮产品打向国际市场的梦想。

曾经的医生 之后的商人

出生于1965年2月的张玉珊,是会宁县郭城驿镇驮营村人。自幼好学,勤恳努力。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9年,张玉珊卫校毕业后在自家门口开起一家诊所,开始走东家、串西家,为乡亲疗疾看病。在行医中,他慢慢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当医生,也不甘心一辈子当一名村医。于是,他决定转行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在妻子的支持下,张玉珊筹措到3600元创业资金,在郭城驿镇新堡子村开了一个建材门市部,开始走上经商的创业发展之路。

为了支持张玉珊的事业,妻子王芝兰也跟随到郭城驿镇新堡子村。他们将不足二十平米的店一分为二,前面卖货,后面做饭住人,相互帮忙经营店面。张玉珊虚心向同行请教,经常琢磨市场行情,以不怕苦、不怕累,一门心思搞经营的吃苦创业精神,经过5年的打拼,他的建材经销生意日渐红火,并且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

“诚实做人 诚信经商”

1997年,养殖业逐步升温,张玉珊抢抓机遇,在缺乏资金和经验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在驮营村办起第一家养殖场。为提高养殖质量,张玉珊多次赴外考察学习科学的养殖经验。提高了仔猪成活率,缩短出栏期。经过3年的发展,他的养殖场形成存栏达300头、年生产收益达120万元的养殖规模,成为靖远、会宁两地的养猪大户。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掀起了养猪热潮。

随着张玉珊带动农民发展养殖业,养殖饲料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张玉珊意识到饲料加工市场潜力巨大。1999年,他果断决定发展饲料加工产业,兴建了“农家乐”饲料加工厂。

“国无信不强、人无信不立”。张玉珊认为诚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他把“诚实做人,诚信经商”作为人生信条和经营理念。张玉珊与养殖农户签订诚信合约,先把产品无偿提供给养殖户,在养殖农户有了收益后,再支付饲料款。通过诚信经营,企业与养殖户建立起互信互利、互为支持的合作关系,既推动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也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营销基础。

2000年,随着饲料市场竞争的日渐加剧,张玉珊又把目标瞄准面粉加工业,筹资200万元引进河南第二粮机厂的制粉生产线建起占地4亩、年生产加工面粉20000吨的加工厂,并注册成立会宁县三利土特产有限公司。2009年,张玉珊先后建起年产1000吨苦荞茶生产线和年产35000吨荞麦米生产线。

把会宁小杂粮产品打向国际市场

2009年10月,张玉珊为公司注册商标——“西北磨坊”,并更名为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把会宁小杂粮产品打向国际市场是张玉珊多年的梦想。2010年,公司赢得第一笔国外订单,500吨会宁荞麦出口日本,并以优良的品质赢得客户信赖。2010—2012年,公司连续3年累计实现出口创汇466万美元。张玉珊成为第一个把会宁小杂粮打向国际市场的人。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张玉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成为拥有固定资产达6000万元的民营企业领导者。他在带领西北大磨坊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会宁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4年,张玉珊先后在会宁北部郭城驿镇、河畔镇、头寨子镇流转土地2500余亩,引进种植国内优良富士品种苗木十万株,建成全省企业化经营规模最大的苹果种植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他的公司成为以苹果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甘肃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发展,惠及农户20000多户80000多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张玉珊始终牢记根本、牢记过去,不忘创业初期政府、社会、亲朋的支持,积极担负社会责任。他知道,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老家的父老乡亲。这些年,他为了家乡的建设,乡亲们能早日过上好日子而多方奔走,任劳任怨,并积极担负社会责任。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张玉珊向灾区捐款1.5万元;并向会宁县敬老院分次捐赠钱物达1万元,向白银市慈善协会捐助2万元。他个人先后为了老家修路、修桥、修庙,捐款2万余元。为家乡井沟小学、井沟文化室捐款3万余元。捐款捐物,甘做表率。同时,为了丰富父老乡亲的精神文化生活,出资1万元,在老家郭城驿镇举办秦腔主题演唱会,获得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现如今,张玉珊把年老的父母亲接到城里一起住,妻子王芝兰悉心照顾,伺候得无微不至。王芝兰从内心深处感恩公婆。当初,公婆为了让他们能安心经营公司,几乎承担了家里的大小家务,并且为他们带大了孩子。

在郭城驿镇新堡子村搞建材生意时,公公有时候帮忙帮到晚上八九点,然后饭不吃,水不喝就骑自行车赶回家里。如今,张玉珊夫妇想给家里请个保姆,可勤俭节约一辈子的老人却坚持不肯。

近几年来,张玉珊每年都会专门抽出时间陪家人出去旅游。由于母亲腿脚不方便,张玉珊特地给母亲定制了轮椅,用于出门旅行。他们在杭州旅游的照片里,张玉珊的父母笑得慈祥亲切,爱人王芝兰更是隐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满脸笑容。

作为儿子,张玉珊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他是一个为公司为员工负责任的领导。张玉珊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大代表,他的责任就是: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让更多的家庭因脱贫而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