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照苏轼传 王水照《苏轼传》书评

2017-09-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苏轼传>我认为是一本还算客观评述苏轼一生的书.包括里边穿插的大量关于苏轼的史料和典故,就像编者王水照所说的,都有据可查.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而言,解读历史人物,我也更倾向于从书中去获悉一个历史人物的原始形态.我很少看历史电视剧,不忍心看.上一年的此时,去了平顶山郏县的"三苏园",吊唁了一下这位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临终前,叮嘱弟弟苏辙:我死,葬我于嵩山脚下,子为我写墓志铭.郏县小峨眉山,离嵩山不算远,四周是农田,苏轼的墓垄在小峨眉山下,很清雅,倒也算符合苏轼的气质.我们学

《苏轼传》我认为是一本还算客观评述苏轼一生的书。包括里边穿插的大量关于苏轼的史料和典故,就像编者王水照所说的,都有据可查。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而言,解读历史人物,我也更倾向于从书中去获悉一个历史人物的原始形态。我很少看历史电视剧,不忍心看。

上一年的此时,去了平顶山郏县的“三苏园”,吊唁了一下这位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临终前,叮嘱弟弟苏辙:我死,葬我于嵩山脚下,子为我写墓志铭。

郏县小峨眉山,离嵩山不算远,四周是农田,苏轼的墓垄在小峨眉山下,很清雅,倒也算符合苏轼的气质。

我们学生时代,对于苏轼的理解,最主要的是停留在他的宋词创作上。其实他是一位为数不多的全才,散文、诗词、书画、饮食文化,都长有建树,也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

这本王水照的书以学术界固有的客观视角,严谨文风去论述苏轼的生平,却在很多地方都有文学元素的渲染。读起来能明显体会到编者真正用心的去揣摩苏轼每一个阶段的内心活动。

现代人真正的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你单看正史是没有用的。正史都是扼要的对一个人物进行报告式的介绍,你从中看不出逻辑性和关联性。或者你看一些古人笔记,也很费时费力,很少有白话版的,你也未必有那个耐心。你或者说:那我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好了。

很负责任的说,历史影视剧对于客观历史形态的改造或者杜撰是眼下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如果纯粹为了娱怀,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是真正的要领悟一个伟大的时代英才,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这些学术界出版的名人传记。

王水照,博士生导师,学术界的人,对于名人传记的演绎应该是有分量性与权威性的。

这本《苏轼传》洋洋洒洒50万字,收录很多苏轼文集,以苏轼的宦海生涯为线索展现其跌宕起伏的非凡一生。

苏轼是一位怎么的伟大人物?

他呵气成云,身上总有一种为人追随,仰慕的魅力。在得意时他身边有很多人众星捧月般的待他,他失意时身边依然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友人不畏危险的去靠近他,帮助他。

我想,作为一个文人,他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没有恃才傲物,他每到一处,总会深入民生第一线,他把自身的价值,自身的影响力尽可能的带到每一处他生活的地方,造福于一方百姓。放到现在,他走的绝对是党的群众路线。

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苏轼文学领域的创作成就的阐述,更多的是全方位,多视野,多层次的展示苏轼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意识形态。

苏轼和苏辙之间的手足之情,与同窗的袍泽之谊,与其门下四学士,六君子的师生之情,对于两位夫人,一位爱妾的夫妇之恩,对于儿子们的慈爱,对于朋友,无论是方外之交的僧人,还是世俗之交的友人,这本书都有体现。

更多的是,对于政敌们的胸襟,对于领导既皇帝,太后的态度,也都有淋漓尽致的描写。

读罢本书,会为苏轼所蒙受的不公平待遇而愤愤不平,又为苏轼随缘自适的达观态度所折服,为苏轼的文学造诣而钦佩,又为苏轼未能终老田园的遗憾而叹惋。

在对苏轼及其政敌的情感态度上,作者非常理性的去陈述,没有加入太多的个人好恶色彩,这在传记类小说的编写中,是很难能可贵的。

总之,这本书读后会让你相信真正的苏轼形象与此书所塑造的应该差别不大。

苏轼的形象应该是仗义疏财,不会以权谋私,心系苍生的人。无论身份的变迁有多大,无论环境的变化有多恶劣,他都能够欣然领受,不会自怨自艾的人。

无论政敌如何挟仇报怨,他都能够以天下心为己心的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