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泗淇与粟裕 【婚恋情侣】夫妻将军甘泗淇与李贞

2017-1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征前夕的一天,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将一个个子不高.留着短发的女红军战士叫到跟前,她就是时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贺龙对她说:"中央红军长征已走了很久了,我们也要开始长征了.长征很远很苦,我给你介绍个伴吧.他叫甘泗淇,是红十八师的政委,是留苏的学生,文化高,人也很正直."李贞回答说,"长征路上这么多人,还要找什么伴嘛?他文化那么高,可我却大字识不了几个.再说,现在是行军打仗,子弹又不认得人,要是我死了,他就得担心,他死了,我也要担心.我看还是长征以后再说吧!&quo

长征前夕的一天,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将一个个子不高、留着短发的女红军战士叫到跟前,她就是时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贺龙对她说:“中央红军长征已走了很久了,我们也要开始长征了。长征很远很苦,我给你介绍个伴吧。

他叫甘泗淇,是红十八师的政委,是留苏的学生,文化高,人也很正直。”李贞回答说,“长征路上这么多人,还要找什么伴嘛?他文化那么高,可我却大字识不了几个。再说,现在是行军打仗,子弹又不认得人,要是我死了,他就得担心,他死了,我也要担心。我看还是长征以后再说吧!”

贺龙又找到了甘泗淇,说:“红六军团有个女战士李贞,她作战勇敢,又会做饭,红二方面军女同志不多,不能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这是李贞与张启龙被迫离婚一年之后的事,当时张启龙还没有平反。从那时起,李贞才知道了红二方面军里有个男秀才叫甘泗淇。而甘泗淇却在早先时候就对李贞有了良好印象。那还是在一年以前——

1931年,湘赣苏区迎来了一位刚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回国的青年,他就叫甘泗淇,原名姜凤威,又名姜炳坤,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楠竹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饱尝疾苦,十岁时才入村小就读,后升入宁乡县云山高小,在此受到谢觉哉等人革命思想的熏陶。

1919年夏,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长郡中学,1923年转入湖南政法专科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党组织派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将“姜凤威”更名为甘泗淇。 4年后,甘泗淇学成回国,受党中央派遣来到湘赣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党代表。

不久,甘泗淇又从独立一师党代表调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长。到任后他才知道,组织上原拟调中共吉安县委军事部长李贞担任此职,因李贞考虑到自己文化不高,怕亲口向他提及了婚姻大事,他就不得不对她作进一步了解了。

不久,甘泗淇也调到了红六军团,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与组织部长李贞在一起工作,互相接触的机会多了,了解也透彻了。有几次,甘泗淇还直接找到李贞长谈,从谈工作、谈理想起,一直谈到了爱情,他还帮助李贞写了一篇总结工作情况的报道。李贞见这位知识渊博的首长这么平易近人,这么关心她们的工作,极为感动。她特意做了一双布鞋送给他,用旁人的话说,也算是定情礼物吧。

共同的工作,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语言,使两颗心靠得越来越近了。终于,他们愉快地接受了贺老总的安排,在长征即将开始的时候,由贺龙亲自主婚,在一个老百姓家借了一间房子,结成了一对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

长征又失子

了解甘泗淇和李贞的人都知道,他们夫妻二人晚年虽然有20多个孩子,但那都是烈士遗孤,没有一个是他们亲生的。实际上,他们曾生过一个儿子,但由于长征中艰苦恶劣的环境,小生命仅存活了十几天便夭折了。

长征征途漫长而艰难,战斗频繁,供应紧张,气候多变,加上人地生疏,这对每个红军指战员都是严峻的考验,而对于已经身怀有孕的李贞来说,困难就更大了。当时,组织上考虑到这些情况,曾动员她就地留下,等孩子生下再说,但她坚决要求随部队继续前进。

她含着泪说:“我感谢组织上的照顾,但我能经受任何考验,请组织上放心!”李贞说到做到,长征途中,为精简机关,军团组织部只留下三个干部,人员少,工作量大,她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当时,李贞有一匹马,有一顶小帐篷,但她常将这些让给伤病员。有位女战士病了,她还将自己的一件较好的衣服送给她,而自己穿的是一件单薄的旧衣。由于过分劳累,加上饥寒交迫,李贞病倒了,但她瞒着,艰难地跟着部队。她的情况被战友们发现了,战友们纷纷来看她,那个伤员还流着泪将马还给她,可她坚决不要,最后大家不由分说,用一条长布带将她强行捆在了马背上。

很快,甘泗淇也赶来了。长征途中,由于战斗的需要,甘泗淇和李贞并不能常在一起行动。他除了参与军团的决策外,有时还要参加指挥战斗,沿途做部队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这时的他,身体消瘦,头痛病时常发作。当得知李贞病重时,他感到惊讶和悔愧,在贺龙和任弼时的“命令”下,他急速赶到了李贞身边。

他发现李贞高烧不止,便请来医师诊断,确诊为伤寒病。部队缺医少药,甘泗淇把自己唯一的私产——莫斯科中山大学奖给他的一支金笔卖掉,买来了针剂,才把李贞的高烧退下来。

夜晚山风如刀割,衣着单薄的甘泗淇又将自己唯一的一件毛衣脱下给李贞穿上。由于大病一场,李贞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

部队过草地时,李贞已怀孕 7个多月了。恰恰是在这最艰难困苦、最难行走的征途中,李贞早产了。

这可爱、无辜的小生命,不是生不逢时么?战士们都没有吃的,在吃树皮、草根,甚至在吃战马、皮带,这红军的后代哪里能吃到好东西呢?母亲没有了充饥之粮,自然缺少奶水,孩子就啼哭不止。热心的战友们为她送来了破衣服、尿布,送来了自己也舍不得吃的青稞面作营养品,但这毕竟非常有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没等李贞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便夭折了。

这是李贞第二次失去孩子,从那以后,她再没有怀过孕,这是他们夫妇为革命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

孩子的夭折,产后的虚弱,伤寒病的侵袭,这一重又一重的难关,使李贞病痛缠身,高烧不退,常常昏迷不醒,这时候,甘泗淇只要有机会,就想方设法来照顾她。李贞不宜骑马,甘泗淇就背着、扶着她走。战友们见这样下去不行,临时做了副担架硬要抬李贞。甘泗淇很受感动,坚持自己抬一头,尽量减少战友们的负担。就这样,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终于顺利地到达了陕北。贺龙高兴地称他们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夫妻两将星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贞受组织安排,告别前线,在后方任妇女干部学校校长,甘泗淇则一直奋战在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甘泗淇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李贞也调到西北野战军,任政治部秘书长,他们一起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

新中国成立不久,甘泗淇、李贞又同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同赴朝鲜,又一同回国。1955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夫妻二人又同时被授予将军军衔,甘泗淇是上将,李贞是少将,从此,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了第一对将军夫妇。

抗美援朝回国后,不少老同志见到甘泗淇都非常遗憾地说:“老甘啊,太遗憾了,你革命几十年,连个孩子也没有啊!”李贞也经常觉得内疚,觉得对不起丈夫,她对他说:“老甘,趁现在还来得及,你再娶个妻子吧,好给你生个孩子呀!”可甘泗淇回答得非常干脆:“我要的是爱人,不是孩子!”

是啊,“我要的是爱人!”这句话虽然看不出半点柔情蜜意,但谁又能说它没有完全表达甘泗淇对李贞的一片爱心呢?

令人遗憾和悲痛的是,功勋卓著的甘泗淇将军却英年早逝。1964年2月5日,甘泗淇60岁刚过两个月,他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匆匆离开了相依为命30年的妻子李贞和他们共同抚养的20多个烈士遗孤。他留给李贞的,除他未尽的事业之外,便是难分难舍的夫妻感情。

26年后的1990年3月11日,李贞因病在北京逝世。她在遗嘱中交待:将平时节省下来的工资,一部分交党费,一部分捐献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捐献给甘泗淇的家乡湖南宁乡县作办学补助,最后一次表达了她对丈夫及其家乡的爱人。

人类历史上难得的夫妇将星陨落了,但他们曾经发出的光和热将永远在宇宙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