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张培刚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与中国工业化进程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大卫·威尔士奖",这一论著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基础,张培刚因此被国际上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面对西方发展经济学正走下坡路,而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未发展起来的现状,他再次扛起开拓创新的大旗,全面提出

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大卫·威尔士奖”,这一论著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基础,张培刚因此被国际上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20世纪80年代,面对西方发展经济学正走下坡路,而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未发展起来的现状,他再次扛起开拓创新的大旗,全面提出创立新发展经济学的思想,引导发展经济学走出困境。1992年,他主撰的《新发展经济学》,将发展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在《农业与工业化》出版6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张先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以及该理论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指导脉络,可以将探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经济学推向新阶段;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张培刚经济思想对落后国家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的深邃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继续推动新时期的工业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与工业化》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张培刚在其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所提出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亦即后来的发展经济学的主题理论,是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和关键。在该书中,张培刚对农业国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这个崭新而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自洽的理论。具体如下:

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张培刚认为,虽则农业国的出路在于“工业化”,然农业之发展对工业化启动起着至为重要的关键作用。在第二章中,张培刚详细分析了农业对工业化的五大贡献:一、农业是粮食供给的主要来源;二、农业是工业原料供给的来源;三、一定阶段,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四、农民作为买者和卖者对于工业生产市场的扩大起着重要作用;五、农业通过向国家纳税和输出农产品而形成的资金积累和外汇储存对于工业资本的积累而言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张培刚认为,农业对工业化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有巨大贡献。基于此,他认为,农业是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五种贡献”理论比后来库兹涅茨所提出的类似理论要早16年,比其他经济学家则要更早。

独特而全面的“工业化”定义。在《农业与工业化》第三章,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里,张培刚从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角度定义“工业化”。与其他学者从工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经济比重上升过程来定义工业化不同,张培刚的定义既可表明近现代工业社会的主要变化,又将制造业的工业化和农场经营的工业化都包括在内。

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张培刚的“工业化”定义,能够防止和克服通常那种把“工业化”片面理解为单纯地发展制造工业,而忽视甚至牺牲农业的做法。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耶著作中关于“工业化”的观点,与张培刚40多年前的理论极为接近。

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工业化中的先导作用以及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张培刚认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如交通运输、动力工业等,在工业化中起着“先行官”作用。而且,在张培刚看来,诸如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管理才能以及生产技术等因素,是工业化的发动因素;而资源、人口等因素在一定阶段则会成为工业化的限制因素。

至于社会制度,张培刚认为其既可能为发动因素,也可能为限制因素,这取决于多种条件。鉴于社会制度各异,难以具体分析,不具体论述社会制度因素的属性大大拓宽了张培刚当时的分析和论点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