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楠王思聪 [王思聪为什么喜欢骂人]在这个看脸时代 王思聪靠什么成为网红之王?

2017-1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篇一 : 在这个看脸时代,王思聪靠什么成为网红之王?[摘要]王思聪其实是网红江湖最大的另类,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网红门派.腾讯科技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腾讯科技立场.文/水煮娱(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在成为国民老公很多年之后,王思聪的新头衔是——国民网红.在近日<互联网周刊>发布的一份"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中,王思聪艳压群芳,一举夺得2015年网红届头把交椅.被王思聪艳压的不只是他的历任女友,还包括papi酱."天才小熊猫&qu

篇一 : 在这个看脸时代,王思聪靠什么成为网红之王?

[摘要]王思聪其实是网红江湖最大的另类,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网红门派。

腾讯科技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腾讯科技立场。

文/水煮娱(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

在成为国民老公很多年之后,王思聪的新头衔是——国民网红。

在近日《互联网周刊》发布的一份"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中,王思聪艳压群芳,一举夺得2015年网红届头把交椅。被王思聪艳压的不只是他的历任女友,还包括papi酱、"天才小熊猫"等广告圈、段子手、影评人等各路达人。

在百度百科上,"网红"的解释是:"网红,即网络红人的简称。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其实用拆文解字的方式更容易理解"网红":第一是网,第二是红。

进化到3.0时代的网红,已经构成了一个网红江湖,而行走江湖的第一要素是:颜。可是拥有淘宝店、长着锥子脸、嫁给富二代的网络红人并不是网红故事的全部,当不完全靠颜吃饭的王思聪成为网红第一名,就是在告诉人们一个网红江湖的新规则:网红拼到最后,除了颜值还看气质。

在网红江湖武学比拼中,王思聪每一项都不是最强的,可是综合素质加起来却恰好成为江湖最需要的"网红奇才",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机缘巧合。只是王思聪的机缘,是这个互联网时代。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搭着新媒体的快车,成为这个时代新的网红。而更多的人,正走在成为网红的急行军路上。谁不想乘风破浪席卷百万粉?可是比起怎样才能成为国民老公那样的超级网红,这个故事真正的励志之处应该是:在一个看颜的互联网时代,没有颜怎么成功?

看颜时代的网红江湖:颜值派与言值派

对于网红最大的争议与误解,就是颜。

从这份排行榜来看,不是没有高颜值就不能成为网红,否则以"天才小熊猫"这样的普通姿色,如何能夺下排行榜第三的位置?

但是3.0时代的网红与1.0时代网红最大的区别就是:网红的审丑时代过去了,奇葩型网红越来越难红,要想成为网红,有才固然不错,可是最好还是有颜。

对于网红江湖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正是:高颜值网红和普通颜值网红。不同颜值的网红类型也决定了不同的走红套路和游戏规则。

高颜值网红拼的是颜值,普通颜值网红拼的是言值。

在《互联网周刊》的"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上,王思聪现任女友雪梨Cherie位居22名,前女友张予曦排名45。奶茶妹妹章泽天位居第10名,"武大校花"黄灿灿第36名,"南航校花"陈都灵第43名,罗志祥女友周扬清第47名,郭富城女友方媛第48名。当然你可以说,这不是拼老公吗?可是颜不正是她们获得老公真爱的关键之一?所以说到底,还是靠颜。

相比之下,普通颜值网红的爆红轨迹也大概相似——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视频,给公众足够好看的段子和鸡汤,公众才会还你一个万众朝拜的网红。

无论是这次没上榜的@微博搞笑排行榜,还是上榜的"天才小熊猫",段子显然是他们征服公众的关键武器。而咪蒙为代表的10万 类型的微信网红们,兜售的其实也是带有段子风味的心灵鸡汤。

走红之后,两种网红赚钱的方式也不同,颜值网红卖的是功劳,言值网红靠的是苦劳。

颜值网红通过在微博上发布自拍等个性化内容,就可以轻易吸粉,在平台上发布广告,就可以轻松赚钱。可是对于言值网红来说,无论你有多红,只要自媒体一天不更新,都意味着有手停口停的风险。而且对比颜值网红较为稳定的商业变现模式,言值网红们的商业模式却往往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即使在顶级网红的江湖里,也永远不存在公平。而在网红背后,更有数不清的幕后推手,那些真正的游戏,也永远在故事的细微处。可是无论是谁,只要踏进这个江湖,就必须遵守这个江湖的规矩:依靠互联网的玩法,获得尽可能高的网络人气,无论是好名还是恶名,有名是必须的。

而随着江湖武学的切磋,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始成为复合型人才,比如样貌不俗言值同样不俗的Papi酱,又比如网红江湖的头名——王思聪。

为什么王思聪是网红江湖中的超级爆款?

王思聪其实是网红江湖最大的另类,他无门无派。或者说,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网红门派——王思聪派。因此网红江湖的那套规矩,对他不管用。

他颜值不算低,可是也没有好看到可以和他的历任网红女友比拼的程度;他算逗比,可是绝对没够到@微博搞笑排行榜的水平;他的影评不错,可是比起咪蒙的文字水平,恐怕也算不得一流。

当然,他还很有钱,而且有个非常有钱的老爸,可是在中国有钱的不少,有有钱老爸的富二代也不少,为什么只有王思聪成为超级网红,他们不是?

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媒体需要震撼性标题;在分众偶像时代,公众需要更逗比的富二代;在多元化时代,我们需要不一样的有钱人。能满足这一切需要的王思聪,站在了网红时代的潮头。

反过来说,如果王思聪没有钱,只是一个普通的逗比,会有这么多粉丝吗?或者说,如果他有钱却没有段子手的潜质,会不会只是一个普通的富二代?很凑巧,这些条件他全部都具备。

由此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是王思聪,而不是其他人夺得2015年网红届的头把交椅?因为决定网红价值的,从不是颜值,是你具有的社交媒体的口碑、创作力、影响力,简单来说,你需要成为网红届的超级爆款——和许多互联网产品一样,超级爆款往往也是最具有颠覆性的,那么在所有的网红中,谁最具有颠覆性?当然是王思聪。

可是王思聪们为什么能这么红?

在新消费时代,人们更多消费的是一种价值观,当人们集体消费网红,是不是说,网红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某种价值向往?

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我们眼中的明星是四大天王这样的,那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是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明星的分众时代也到来了。

明星数量爆发式增长,可是越来越多的明星我们听都没听说,因为粉丝被瓜分到一个个部落,大众明星变成了分众明星。于是网红的机会来了。

网红1.0时代是芙蓉姐姐和凤姐的时代,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些夸张造型和张口即来的雷人语录等都是团队精心策划的"心血"。网红2.0时代,是以"兽兽"(翟凌)为代表的车模时代,炒作依然是这个阶段网红的成名捷径。

在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网红进入更加专业化的3.0时代,甚至可以说,现在的网红本身就是一种职业。与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类似,3.0时代的网红制造成为一个将网红推向市场的过程,"名人效应"成为聚拢粉丝最快的手段,而粉丝代表着巨大的利益。

在通过多渠道完成网红品牌的打造之后,接下来就是变现。电商成为网红们"内容创业"最好的变现方式,这甚至造就了现在一种现象——网红店铺异军突起。

2015年,淘宝女装的前十名基本都为网红店,王思聪的前女友雪梨,也是本次排行榜的第22名,拥有一家交易额高达2亿多元的金冠店,谁还敢说,她们是只会发发自拍的漂亮女孩?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从大众转向分众,对公众而言,他们需要自己定制的偶像;而对产业而言,网红是新的利润制造机。一个时代的机会来了,网红3.0一代牢牢接住了它。说到底,成就网红的是互联网,但是接住互联网时代机会的,还是网红自己。

如何成为王思聪那样的网红之王?

在物欲时代,成为王思聪,或者说成为网红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白日梦。

可是现实的残酷在于,虽然网红已经渗透到人民群众中来,在饭店、在商场、在地铁都能见到网红,可日益大众化的网红队伍中,还是没有你。

当网红竞争从蓝海变成红海,如何成为一个网红?仅靠一些简单的雷人雷语和大尺度自拍早已无法抓住大众的眼球,新生代的网红必须做到极致化。也就是说,你必须是一个网红类型的最强者或者是某种网红创意的开创者,可是这对于大众来说太难了。另一条事半功倍的路径是——成为明星或者富二代——或者更直接一点,成为王思聪的女朋友。但是看起来,这条路的难度系数也更大。

成功愿景始终如一,个人希望载沉载浮。那些寄望于成为网红的人们,也许羡慕的不是网红们的房子、车子、甚至传说中强大的后宫团,而是一种更热闹的生活方式,一种突破庸常生活的可能。

可是一切却如王菲歌中唱到的:"我一向没有梦。梦想也好,目标也好,我都没有,一切只凭感觉去做。"网红梦其实不过是换了个马甲的明星梦,追梦的人很多,但更多追梦人还是回到了生活的原点。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红,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网红不是毒药,迷信网红才是毒药。我们也许无法成为王思聪,可是我们至少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

对于并非高颜值的人们来说,至少可以将王思聪成为第一网红理解成这样一个励志故事:既然王思聪凭借现有颜值都可以成为超级网红,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全新爆款?

篇二 : 聪明的喜羊羊(王禹轩)

篇三 : 站长们为什么都喜欢骂百度

百度是一个在搜索领域和技术都十分强大的公司,他们要的未来要发展的更加完善是无可避免的事情。每当我的网站被K了,我首先第一点会想想自己的站为何会被封,然后就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站了。因为网站的全部环节,都是自己经手的,意识上很自然就已经有了大概的答案,所以整个过程花了才不到才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可是,很多站长第一时间却不是去关心自己的明天,反而是去关心正在骂百度有共同遭遇的人,可能这样会让某些人觉得自己不是唯一的倒霉鬼,至少知道还有其他人正在陪伴自己受罪,心理上会好受些。最后,自己不知不觉也被同一等级的人所感染跟着去一起骂,直到形成了大事小事不骂百度不舒服的习惯。

但其实,那些天天都在骂百度的人,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应该去骂吗?骂,可能除了帮你升高血压、减轻心理负担、让同行觉得你可能很懂之外,就根本起不了任何的经济推动作用,当你正在骂或者关心别人正在骂的时候就已经倒退了,也让别人知道你原来是属于多么弱小的群体中的人。

随便开骂,其实是无补于事

我虽然平时不是太喜欢看电影,但是也建议大家看看《硅谷传奇》与《社交网络》。

比尔盖茨:有时候你与他们交往,有时候你与他们翻脸。扎克伯格:我只是感觉他们事与愿违。请好好学习前辈们的思维,学习别人的处事心态。想做一个理智的人,骂、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在工作上千万不要因为事与愿违而开骂。而且,阳光小宅博客一直认为,能够在互联网上面混的很多前辈,都是有一个像比尔和扎克那样无比强大的心态,当有需要正确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把人的情绪保持正确的方式去看待。

正如乔布斯,心态也一样更加强大。只会确立有共同利益的人去做敌人,当对手一旦确定,就必须下定决心去超越对方,否则说多了,而又但不到目的,最后受伤的只是自己的内心受到打击。所以理智的人,是不会做任何浪费精神的蠢事,否则拉拢回来的只有一大堆懂得怨天尤人的骂鬼。在国内最典型的例子,除非是周鸿祎那样,有实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形式捍卫认为是属于自己的利益。

现实中,自从我真正懂事开始,就慢慢的变得理智,不会随便对任何事开骂。包括,在互联网上这个非面对面的神奇国度,也不会为了一时的痛快而出卖自己的理智去骂。在做SEO方面,任何一个搜索引擎不管是什么理由要封我的网站,我也是觉得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我相信自己和很多站长都是很理智的,明白过去做站是完全是为了利用搜索引擎公开的漏洞使用SEO手段而获得排名的,现在这种方式的成功几率比较难了也是预料中的事情。

我曾经使用百度进行搜索一点资料,然后进入了时曾相识的网站。当时我心里面想像这个网站,为什么可以排在前面。后来经过我仔细研究,感觉眼前的这个站的模板怎么那么面熟,最后才发现眼前的这个网站是自己的,最后搞到有点哭笑不得。

如果过去没有百度,我相信自己和很多站长都要搞尽脑汁地做一切更苦力的推广工作。就因为有百度的存在,过去把网站做好了,然后放上广告,狂做SEO工作,最后就可以做到守株待兔的方式达到盈利。曾经就因为百度,给了自己就有那么多时间在别人上班的时候自己就逛街,人家加班的时候自己却在看电视,人家睡觉的时候自己在吃宵夜,人家带着熊猫眼去上班的时候自己正在呼呼入睡。曾经的一切就像做梦一样,发生得太美妙的。

通常喜欢骂百度的往往是一下这五类人

1、专家类

SEO专家现在少之又少,成名的早已成名,绝世高手也退隐二线了。虽然自己不是很懂SEO,但是也感觉这种人说话简直狗屁一通。一时说这个因素、一时又那个诸多的因素,自己最后失败了就说成人工干预等一切可以推卸的理由。

每当百度有什么大风吹草动的时候,就跑出来不断带头骂百度,试图引起有同一命运的站长产生共鸣后得到别人的谅解,掩饰自己并非是技术没到家而导致失败的事实,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曝光率,简直一举两得。我不太是认同这种人的做法,可是采用胡说八道的方式来误人子弟就太不应该了。

2、草根类

真正的草根站长一般的都是非常踏实的,没有多少资源、没有多少技术。把网站做起来后,多数就是靠SEO手段日复一日辛勤地耕耘,当有了不错的收入就会获得很满足,感觉这一些都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可是这一类型的站长在心灵上是非常脆弱的,当某一天自己的网站被百度封了后,就会认为别人抢走了他理所当然的一切,在网络上能够说话的地方不断骂,不断发泄自己的愤怒,希望引起别人的重视。

3、炫耀类

无论成败都喜欢公之于世的一类型人群。当获得成功的时候不断分享自己的经验,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也没有太多的其他原因。当失败的时候,更加是不可能承认是自己的失败,不太肯接受现实的人。总是希望通过骂人的言论方式去改变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印象,永远都只是想把自己塑造是一个成功者形象。结果就永远只有在失败的时候不断骂百度,永远在为失败找理由。

4、混日子

多数这一类型人都是在一些IT公司上班的,拿死工资的那种居多。如果没有任何人指点,是不会有任何的创新手法,永远跟着别人陈旧的足迹去走,只是掌握了一点的SEO常识,大概就是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点的薪水而又听起来有点体面的工作而工作。

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每天就是机械性地完成任务,运气好的话总会有几个网站有不错的排名。当百度一改变算法的时候,业绩下降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了,骂百度这个那个没人性,又或者到处哭诉自己是多么勤奋、有多么不容易。

5、门外汉

不懂装懂、喜欢走捷径的一类人。有时候感觉真的很可怕,当别人怎么骂百度,自己也跟着去骂。目的都是想以占便宜的方式快速进入到一个群体里面,然后利用身边人的一些名气,试图在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快速吸收别人的经验,也想利用别人的影响力帮助到自己的发展。

这种人多数都是听说SEO很赚钱,然后自己也做几个垃圾站来玩,人骂的时候自己也骂,希望在骂的过程中得到别人的接纳,让别人看起来是同一路的人。但是,当真正接触起来的时候,99%是会露馅的。

总结

何时该骂,何时不该骂,这个抉择的标准,是极道德的。因为,骂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要因为某些儿戏的原因而染上了随便骂的习惯,否则对个人的将来会带来不乐观的情绪化影响。

因为SEO的原因感觉到愤怒,就真的不要再骂百度了,因为你们都不是百度的对手,骂了又起不了任何作用就只会证明你更加没用。而且,通常骂百度的站长都是自己瞄准百度来做垃圾站,平时那头自己也使用百度进行搜索内容,结果搜出了个垃圾站,就大骂百度搜索用户体验差,然后又到K站的时候,大骂百度搜索引擎的算法不公平。而我就从来没有听过普通网民会骂百度不好用的,有的都是站长类的人。

原文:阳光小宅博客 出处:

篇四 : 黄章为什么喜欢骂雷军

作者:韦物主义{微信公共账号:weiwuzy}

故事的开头,从黄章狂喷雷军的那些话开始

有人问他对雷军的看法

J.Wong:我并不怕他,只是恶心他。

雷军推出红米

J.Wong:也许更低下限才更引得关注,也许更无底线才更可能出位,成功往往需要不择手段。但这不是我的追求,喜欢重口味的同学请你看清楚这是魅族论坛,请不要和苍蝇一样在此嗡嗡作响,哥想拍死你。

小米3发布

J.Wong:"买小米3的都是无脑屌丝"

小米推出Wifi共享功能

J.Wong:我就是这样的上当的,不是我曾经教他,他懂个屁做手机。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黄章是如此地在意着雷军。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纠葛?引起黄章如此强烈的情感,排除"黄章可能对雷军包含爱慕之情,像个小女生一样吸引他注意"这个动机之外,黄章如此不爽雷军应该有以下原因:

1.雷军曾经"抛弃"过黄章

黄章有句话是这么骂雷军的"我就是这样的上当的,不是我曾经教他,他懂个屁做手机",这句话背后藏着一段故事。当年雷军决心开始追逐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时候,有考察过魅族,并准备入股魅族,在这期间雷军与黄章讨论了很长时间,但是双方意见不能统一,还闹出了矛盾,具体什么矛盾双方都没有对外说明,反正这桩没有完成的交易让黄章很生气,经常骂雷军盗取商业机密,是个大骗子。

也许雷军只是当时想做手机,与魅族接触了一下,发现意见不合,自己做手机也不难,就自己干了。但以黄章如此桀骜的性格,雷军居然投资自己不成,还做了和魅族定位差不多的手机,不爽是必然的。

2.既生黄何生雷

说雷军玩期货,黄章也是喜欢玩期货的主,魅族M8手机2007年年初就炒作,每隔一段时间就"曝光"一下,2008年10月才放出公测机,出售时,当初看起来牛哄哄的硬件,成本也就没有当初那么高了。这招也是后来小米屡试不爽的。

说到手机粉丝营销,黄章才是鼻祖。早在他做MP3时期,他就号召用户去各个论坛发帖,让用户凭借发帖链接在购买mp3时得到一定的实惠,当年水军概念还未成型,黄章已经组织自己的用户去成为自己最早的水军。而后在开始做魅族手机时,黄章也开始打造自己的粉丝论坛,在魅族M9发售时,黄章甚至故意只在有限的几家店发售,造成排队拥堵,产生魅族热销的新闻。后来的小米,营销手法本质与魅族相同。

甚至Show硬件参数的手法,两人手法都一样,当年黄章在《微型计算机》杂志做广告,就标榜魅族的MP3用了谁家的优质芯片,采用了优良的做工。现在的雷军,也喜欢炫耀自己手机的"四核"与Fashion的外形。

黄章与雷军,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在做手机,但雷军无疑在商业上的天赋,以及社会资源上更胜一筹。

3.小米vs魅族:这天下只能独大一家

合作不成,或许只是让黄章"不爽"雷军而已,但是当小米开始蚕食本来属于魅族的地盘之后,黄章已经开始对雷军恨得"咬牙切齿了"。

小米与魅族无论在手机概念,或是在用户定位上都没有太大区别,购买者都是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群体。小米走的路与魅族何其相似,高配低价,强调用户体验,自己做系统,粉丝营销……

可惜,中国不需要两家相同的手机厂商。可以想象,如果当初雷军投资了魅族,亦或是小米没有出现,那么魅族才应该是市值100亿美金那一家手机厂商。雷军把本来属于黄章的成功给"截胡"了,你让他怎么能不恨。

雷军解构了黄章的那一套手机玩法,然后根据自己丰富的资源,组合出了一套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玩法,最终迸发出了无比巨大的能量,成为中国手机厂商的霸主。相同的市场里只可能存在一家霸主,小米的出现让魅族在销量上溃不成军,年轻群体想起"性价比高,用户体验好"的手机不再是魅族,而变成了小米。魅族被边缘化了,而气急败坏的黄章也在发表了几篇谩骂帖子后淡出管理层,只参与新产品的研发。

黄章本有可能成为更加伟大的人物,站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巅峰,但现在这个名字是雷军。现在隐居起来喝茶种菜的黄章,他的偏执本可能得到更多的崇拜,但现在看起来只像是失意的气急败坏。从某些方面看,也可以说雷军夺走了黄章的梦想,这么说来,黄章应该会骂雷军一辈子……

我想起电影《硅谷海盗》里那段互相指责

"你偷走了我的东西!"

"我没有,我们都有一个好邻居,你拿走了电视机,却不许我拿走音响?!"

他们的"邻居"和学习对象,应该都是苹果。他们都憧憬着成为乔布斯,有着相同的信仰和创业理念,他们本来可以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也确实有过这么一段时光,据说,当时黄章在魅族的办公室里,专门在冰箱里冻着雷军爱喝的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