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浩田解放战争 壮怀激烈 铁韵雄风——《解放战争诗词选萃》序(迟浩田)

2017-08-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也是解放战争胜利60周年.为纪念和庆祝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解放军红叶诗社历时两年,精心选编了<解放战争诗词选萃>一书,约我作序.我作为亲历这场战争的一名老战士,感到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和自己的感受告诉后人,便欣然应允.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争议战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一次战争.它的胜利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也是解放战争胜利60周年。为纪念和庆祝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解放军红叶诗社历时两年,精心选编了《解放战争诗词选萃》一书,约我作序。我作为亲历这场战争的一名老战士,感到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和自己的感受告诉后人,便欣然应允。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争议战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一次战争。它的胜利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诞生,从此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解放战争历时四年多,中国人民和解放军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战争,运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经过争取和平的过渡时期、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追击等阶段艰苦作战和各条战线的斗争,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解放了除台湾等岛以外的全部国土,赢得了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我是华东野战军的一名基层指挥员,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战役,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熏陶,亲身感受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和人民战争的威力。

感到整个解放战争就是一部气壮山河、扭转乾坤的史诗。解放战争不仅直接为新中国奠基,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军、治国的人才,也造就了一大批当代军旅诗人,创作出许多大气磅礴、脍炙人口的军旅诗作。

雄风凝铁韵,热血铸军魂。无论是在黑云压城、战火纷飞的危急关头,还是在中国两种命运决战的紧张时刻,我军的领导者、指挥者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都巍若昆仑,稳如泰山,指挥若定,利用战斗间隙,以非凡的胆略和气概,即兴赋诗,写出鼓舞斗志、指引方向、光耀千古的动人诗篇。

毛泽东同志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朱德同志的《寄南征诸将》、陈毅同志的《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等,当时就广为传诵,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斗志,为广大指战员指明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方向,坚定了我军必胜的信心。

我虽然不曾写过格律诗词,只写过一首《伟哉,孟良崮》的新诗,但我喜欢读领袖们、战友们所写的军旅诗词,我同他们的喜怒哀乐是相通的,我能够体会和分享他们的高尚情怀、战斗意志和胜利喜悦。看了解放军红叶诗社编辑的《解放战争诗词选萃》清样,我就有这样的感觉,在诗里我分明看到中央决策的英明果断,看到指战员的英勇善战和不怕牺牲,看到人民群众的奋力支前、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使我回想起在群众家里养伤的动人情景……我感到,这部书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她是血与火铸成的人民军队军魂的颂歌。

她是战士的心声,嘹亮的军号,激越的战鼓,能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净化人的灵魂。因此,我愿意把她推荐给全军官兵和广大读者。

这些诗作真实地记录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和各条战线艰苦卓绝的斗争,形象生动地讴歌了伟大的毛泽东军事思想,颂扬了人民解放军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形象。

书中,对各个野战军的作战行动,对三大战役及其它重要战役、战斗,都有所反映。既突出了重点,又兼顾了战争进程中的方方面面。除军事斗争外,对政权建设、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前、党的地下斗争,以及国民党军官兵战场起义、蒋管区人民反内战、争民主等等,均有涉及。她从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这场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人民战争。

本书诗词的作者,悉数是解放战争的亲历者。书中既有毛泽东、朱德、董必武、林伯渠、陈毅、叶剑英、粟裕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及开国将领的作品,又有众多时为中、基层指战员的作品。他们从血与火的洗礼中走出,用诗词叙述战事,抒发胸臆,虽属“戎马馀事”,亦是其军旅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一部由战争亲历者的作品构成的一个时代的诗歌集,她与红叶诗社此前编辑的《百年抗争诗词选萃》、《星火燎原诗词选萃》、《长征诗词选萃》、《抗日烽火诗词选萃》合而成为中国革命战争诗词集萃,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有些战争亲历者的作品,在音韵格律和艺术水准上虽不那么严格,尚不能尽如人意,但就叙事的真切实在、情感的深厚淳朴、语言的通俗生动而言,则往往有胜过文人学士诗词之处。

而且,从战争中拼杀过来的人在马背上、在指挥所、在征途中、在牺牲前写出的诗,更是金声玉振、铁韵雄风,抒发的是壮怀激烈、报效国家、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有鉴于此,我以为,人们对这部由革命战争亲历者的诗作汇成的诗歌集,应当刮目相看,并从中领略“几多枪林弹雨,终教天地翻覆”的老战士的革命情怀。

我深信,这部诗集必将激励我军广大指战员永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富国强军,构建和谐社会,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