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谈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2018-0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六首巴赫的组曲是许多人公认,独奏音乐中最艰难的创作.我从四岁大就开始,两个小节.两个小节地练习这套音乐.从那时起,我就不断从这些音乐中撷取其知性.感性与性灵方面的各种力量.然后,话题要转到一九九一年,一位住在波士顿的法官马克.沃夫,邀请我前去参加一项由各界精英共同参与的专题讨论会议.我们要针对史怀哲博士表达我个人的意见和研究.史怀哲这位身兼音乐家.神学家和医生的伟大人物,在巴赫方面也贡献了相当多的研究心得.史怀哲曾说,巴赫是一位「在音乐中放入绘画功」的作曲者.他在这方面的启发,让我开始尝试探索

这六首巴赫的组曲是许多人公认,独奏音乐中最艰难的创作。我从四岁大就开始,两个小节、两个小节地练习这套音乐。从那时起,我就不断从这些音乐中撷取其知性、感性与性灵方面的各种力量。

然后,话题要转到一九九一年,一位住在波士顿的法官马克.沃夫,邀请我前去参加一项由各界精英共同参与的专题讨论会议。我们要针对史怀哲博士表达我个人的意见和研究。史怀哲这位身兼音乐家、神学家和医生的伟大人物,在巴赫方面也贡献了相当多的研究心得。史怀哲曾说,巴赫是一位「在音乐中放入绘画功」的作曲者。他在这方面的启发,让我开始尝试探索巴赫音乐中所可能具有的视觉特质,也激发了我开始这个「巴赫灵感」系列的工作。这套影片就是其成果。

过去五年来,我很荣幸能够与来自各界的艺术家们,一同探索巴赫这套组曲。这些艺术家不仅限于当代的人物,还有古代的艺术人物,像是十八世纪的建筑家乔望尼.巴提斯塔.皮朗内西,就曾经与我展开一段想象的对话。我和这些艺术家们平均都合长达两年的时间;这些岁月里,我们各自都获得了艺术方面的激励和成长,而彼此更是相交日深,终能在创意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我交给每一位艺术家一首组曲,再由他们从组曲中找寻透过各自艺术表现其美感的可能。最后再将其结晶拍摄成六部影片。

在第一首组曲中,我邀请到的是园艺设计家茱莉.摩尔.梅瑟薇,我与她一同探讨了大自然为主题的美感经验。第二部组曲则是十八世纪建筑大师皮朗内西;我请到电影导演法杭梭.杰厄德一同参与拍摄、探索皮朗内西建筑作品的空间结构和景观之美。第三部组曲,我请的是编舞家马克.莫里斯,他为这首组曲特别编了一段舞蹈。第四号组曲,我请来电影导演艾腾.伊格言,他别出心裁地找出人类性格与音乐之间的关连。歌舞伎大师阪东玉三郎则以歌舞伎之舞姿将第五号组曲带到升华的境界,将这首组曲的悲情面彻底呈现。最后的第六号组曲,冰上芭蕾舞家简恩.托薇和克里斯多福.狄恩两人则翻飞冰上,将音乐与运动、舞蹈结为一体。

这几位艺术家,各自都藉由这些音乐,将他们所擅长的艺术发展到原本所无法达到的更高极限,就好象巴赫在大提琴这种原本只能演奏单旋律的乐器上,突破了复音音乐传统的极限一样。而我也透过与他们合作,将自己对这些组曲的了解拓展到更高的境界。在这整个策划中,从巴赫的音乐,衍生出舞蹈、电影、园艺设计,乃成为我生命中曾有过最大的感动。

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斥着大量文化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每一项都值得吸收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必须审慎地选择。十二年前,我灌录了生平第一次的巴赫无伴奏组曲,能够再有机会灌录这套音乐,我感到非常的珍惜,而透过与这些艺术家合作,我从其它艺术领域,学到了更多,现在将之投射到我的演奏中。我衷心希望您也能像我一样,感受到巴赫音乐的美,并从中获得许多的灵感。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与巴赫为大键琴及小提琴所作的组曲在音乐史上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谓的「组曲」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舞曲所组成。早在巴赫时代之前,组曲的传统形式就已由阿勒曼(Allemade)、库朗(Couraute)、萨拉邦德(Sarabande)以及吉格(Gigue)四种舞曲所组成。每一种舞曲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及规律,相对于前面四种舞曲形式,小步舞曲(Minuet)、嘉禾舞曲(Gavotte)以及布雷舞曲(Bouree)则是属于较新的舞蹈风格。巴赫将这些新的舞曲穿插在萨拉邦德舞曲以及吉格舞曲之间成为当时组曲的新模式。就如同该时代的作曲家ㄧ样,巴赫也尽量尝试着给予不同舞曲新的生命、新的诠释方式。标题为「6 Suites a Violoncello senza Basso」的这部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当时音乐界对大提琴这种乐器尚有疑虑的状况下,此部作品可以说是极具时代意义,实可被誉为「大提琴圣经」。

每个舞曲的乐章都包含两个部份,主要是由五取本身的主题以及和声所组成。每个组曲的排列都以前奏曲(Prelude)作为开头,并以此引领尔后开展的多变的形式。在调性的选择上,巴赫都以开头的乐章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套重要的大提琴组曲,是由巴赫的第二个妻子安娜#8226;玛达莲娜#8226;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完成手稿。

此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赫为何亦或是为谁而作,至今仍还是一个谜。我们只知道此套组曲最早的手稿出自于巴赫第二任妻子之手,时间约是在公元1717~1723年间,巴赫在柯登宫廷时所完成的。有人猜测,巴赫极有可能是将这部作品献给当时极富盛名且受巴赫欣赏的大提琴演奏家克利斯汀 费迪南(Christian Ferdinand)。

每一个组曲共有一个前奏曲再加上有不同特性的舞曲而成:阿勒曼舞曲、库朗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及小步舞曲(在第一及第二组曲)、布雷舞曲(在第三及第四舞曲),或是嘉禾舞曲(在第五及第六舞曲),再加上吉格舞曲作为结尾。然而,每一种舞曲都有着其独特的性格,在大提琴宗师卡萨尔斯(Pablo Casals)的想法,第一组曲代表乐观、第二组曲象征悲剧、第三组曲代表英雄气概、第四组曲华丽宏伟、第五组曲有如暴风雨般的狂烈、第六组曲则迷漫田园的优闲景致。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C大调第三组曲,BWV1009

前奏曲阿勒曼舞曲库朗舞曲
萨拉邦德舞曲
布雷舞曲I、II
吉格舞曲

在第三号组曲中的前奏曲(Prelude),巴赫不但加长了此乐章的长度,也将此乐章的素材扩增。C大调的使用,让大提琴能轻易地同时拉奏许多四个音的和弦,且给予低声部的音域更多的厚度。前奏曲是3/4拍子,最开始可清楚地听到一连串自由的流畅乐句;然而,这种持续不变的节奏动力加上变化的音群进行成为乐章的主要结构。在乐曲的中间段落,开始出现一连串以G为根音往上不同琶音组合的音群,制造出紧张的制造出紧张的高潮气氛;短捷、有精神的数个四和弦之后,为此乐章的尾声做好准备;此续低音C的出件建立了强而有力的结尾。

阿勒曼组曲(Allemande)由三个16分音符的后起拍揭开序幕,随着乐曲的开展直到第二大段的开始,又再度重现相同的节奏。此乐章比起第一、及第二号组曲中的阿勒曼舞曲的速度相对较慢;法国的作曲家常常会以「庄重」这个形容词来形容这个舞曲的主要精神。

库朗舞曲(Courante)是由连续有生气的八分音符所构成:这个乐章和意大利作曲家为小提琴所作的的「Corrents」有着密切的关连。琶音的进行加上音阶片段及圆滑的拉奏法,提供了丰富且多变的对比。在8个类似序奏的小节后,单一旋律有着和声结构的乐曲就此展开。第二大段的终止一直到几个16分音符出现后才明显。此乐章的结尾有着第一段的影子,但旋律却不同。

萨拉邦德(Sarabande)由每个小节的第一拍重音表现出此舞曲的特色。此动力一值持续到第二大段开始,ㄧ个小和弦的出现,拉高了此乐章的张力。第二大段的旋律线条更加的丰富推至此全乐章的高潮。

布雷舞曲(Bourree)是相当活泼2/2拍子,在此处犹如ㄧ个插入的乐章。一位和巴赫同年代的作曲家Matteson曾说:「布雷舞曲是比嘉禾舞曲(Gavotte)更流畅更轻快的舞曲。尽管它是以快速的速度演奏,但又却不失庄重。」巴赫保留了原有舞曲的菁华,再加上自己的特色,丰富了整个乐章。

一个相当特别小三和弦的出现在第二组布雷舞曲开头,就如同其它组取中的小步舞曲,使用另一个不同的调性,不仅展现了与第一组布朗舞曲的不同,也形成了此套组取的一大特色。

吉格舞曲(Gigue)是3/8拍子。乐句原始的记号在巴赫妻子的手稿中一一保留下来。此乐章和第二号组曲中的吉格舞曲有着类似的结构,包含8或16小结为一大乐句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