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凤丽秦腔 秦腔梅花奖演员介绍—苏凤丽

2018-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苏凤丽,生于1971年,甘肃平凉人.一级演员,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副院长,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文化

苏凤丽,生于1971年,甘肃平凉人。一级演员,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副院长,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甘肃省地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先后获得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甘肃省新创剧目暨国庆五十周年献礼调演表演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甘肃省首届红梅大奖赛“红梅大奖”,甘肃省文化艺术人才“银飞天奖”,全国首届戏剧红梅大赛金奖等。

苏凤丽先后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大河情》《四进士》《山魂》《敦煌恋》《铡美案》《梨花情》《飞将军李广》《探窑》《四贤册》《打神告庙》《赵氏孤儿》《祝福》《断桥》《法门寺》《三滴血》《湖阳春梦》《回荆州》《玉蝉泪》《五典坡》《赵飞搬兵》《清风亭》《阴阳河》《恩仇记》《锁麟囊》等50余部。其中《玉堂春》《梨花情》《探窑》《四贤册》《打神告庙》《锁麟囊》等堪称她的代表剧目。

苏凤丽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的亲传弟子,主工闺阁旦、青衣,表演风格大气流畅,追求内秀。在艺术上不张扬,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她对自己的艺术要求非常严格。唱腔上讲究发声、行腔与收音的融会与连贯,将秦腔“肖派”唱腔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她嗓音甜美,扮相俊秀,做功细腻,是西北秦腔界最著名的优秀青年旦角演员之一。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苏凤丽通过50多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10多本现代戏,创造和扮演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完善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艺术功力。苏凤丽以其正宗、地道的秦腔表演艺术,赢得了西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成为西北五省戏曲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精密细致是苏凤丽参照人物且钻研于人物的结果,放之于舞台,就具备了她表演手法上的新颖度和准确度。唱腔上,苏凤丽按照人物不同情绪改变音色,以绵缈空灵见长,高音中音低音来回迂绕,有鸟鸣丛林之意。表演上,苏凤丽依秦腔传统程式,丝丝点点,真真切切,以舞台表演与人物相合为主。

人物的形象与意趣在苏凤丽的表演格式里,是有步骤、有生命律动的,因此,人物就有着情怀深处的对心思的留恋与依恋,对命运征象的无奈与喟叹,十分引人入胜。

念白方面,以往的秦腔演员大多过于注重“唱功”,而忽视了“念白”的作用,因此大多数秦腔演员虽然唱功还不错,但是念白方面时与平常说话相似,没有什么韵律可言,使秦腔的艺术效果受到影响。而苏凤丽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一直十分重视“念”的作用,她将念白与唱腔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她借鉴了京剧的念白艺术,特别是“程派”艺术,同时根据秦腔念白中使用的西北方言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念白风格,使人听起来很有韵律感,十分悦耳动听,真正做到了“唱、念、做、舞”俱佳。

2009年,当时的甘肃省秦剧团将戏剧大家翁偶虹为京剧程派创始人程砚秋“量身定做”的京剧《锁麟囊》移植改编成秦腔,由苏凤丽领衔主演“薛湘灵”一角,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轰动。京剧《锁麟囊》改编成秦腔后,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基础上,又强调了地域特色,发挥了秦腔的剧种特色,还加入了时代的元素。

剧情的跌宕起伏,演员的表演及唱腔唱词都让观众有种别样的感觉,受到广大戏迷的热捧。2010年6月进京参演“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于6月12日、13日连续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两场《锁麟囊》,大获成功,受到首都戏曲专家的高度好评。

2012年1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广电总台和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秦剧团联合出品,由苏凤丽领衔主演的秦腔数字电影《锁麟囊》正式上映,广受好评。

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苏凤丽在平凉老家看到了一场影响她一生的一部电影——秦腔《火焰驹》。长于偏僻之壤的苏凤丽从这部戏剧电影里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在她的脑海里第一次有了“戏”,喜欢上“戏”就是最自然而然的事了。

考入戏校到成为平凉秦剧团的台柱子再到被选进省秦剧团,三十年来,名气已经不小的苏凤丽演过不少戏,传统的、现代的足有数十出,但苏凤丽觉得这部《锁麟囊》才是一个适合自己剧目。“终于有了一部自己的戏啊!”苏凤丽如是说。面对所取得的成绩与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她显得很平静,表示将努力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回报喜欢她的广大戏迷和观众。

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从艺生涯,幸福与辛酸伴随着她的成长。她对自己的表演要求非常严格,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但是她坦诚,对生活的艺术她是不大懂的,不善于应酬。内敛而不善张扬的性格,也使她失去了一些机会。对此她并不后悔,只要观众们喜欢她的作品,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本版剧照由西安国色天香戏曲摄影拍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