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作品赏析 烟云物外见“山水”——乐震文艺术作品赏析

2017-08-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烟云物外--乐震文艺术展"于今日至2月5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该展览完整呈现乐震文捐赠给刘海粟美术馆的60幅代表作.这些作品创作时间跨度达20余年,清晰地勾勒出乐震文山水画风貌所形成的轨迹,展示出这位海上山水画名家的创作历程.这60幅作品可以说是乐震文平生"最为心爱之物".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将最好的作品捐赠给美术馆,这样才能让公众对其艺术创作有一个全面而完整的了解.绘画功底扎实乐震文生于1956年,浙江镇海人.现为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上

    “烟云物外——乐震文艺术展”于今日至2月5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该展览完整呈现乐震文捐赠给刘海粟美术馆的60幅代表作。这些作品创作时间跨度达20余年,清晰地勾勒出乐震文山水画风貌所形成的轨迹,展示出这位海上山水画名家的创作历程。

这60幅作品可以说是乐震文平生“最为心爱之物”。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将最好的作品捐赠给美术馆,这样才能让公众对其艺术创作有一个全面而完整的了解。

绘画功底扎实

乐震文生于1956年,浙江镇海人。现为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书画院原执行院长。目前已出版《乐震文画集》等多种专著。

虽然乐震文从小就显露出绘画的天赋,但真正让他有机会一窥传统经典绘画堂奥,还是归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特殊机缘。当年,乐震文进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下属技校,因此能够临摹大量库藏中国传统经典绘画真迹。他看画、赏画、临画,手摹心追文徵明、傅抱石、新罗山人、张大千等艺术大师的真迹,系统了解、梳理和领悟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同时积累了厚实的绘画功底。至今,乐震文还保留了当年不少临摹之作。

说起来,乐震文尤其喜爱清代画家新罗山人,而他的临摹之作几可乱真。后来,他又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古画,一路追寻到李唐、范宽,令他感慨中国绘画传统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乐震文将中国书画作为出发点,阅读了大量与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相关的典籍和图书,力图成为一个“不是低头画画,而是能够放眼世界”的真正艺术家。

之后,他又有机会负笈海外,让他对中国文化传播有了新的认识,因此能够以中外文化交流的新视角回眸中国传统艺术,发现其中的精髓和有待调整之处,也蕴藉了自己山水画创作所包含的人文思考和历史信息。

营造单纯色彩

乐震文特别喜欢写生,几乎走遍了国内名山大川。他对写生的要求极高——写生风景,师法自然,醉心自然,若山水有灵,也会欣慰得一知音。乐震文这位“山水知音”,不会白费好风景,他用画笔与自然对话:“某一部分风景打动你的时候,把打动你那部分画出来就行,一棵树挡住一栋房,旁边有一条曲径,山环水绕,碧溪潺潺……风景里的笔墨、浓淡、空间、疏密,正是一石一峰的坚挺,让整幅山水画的气脉相通;正是一树一草的相守,让整幅山水画的情怀感人。

上海这座城市远离山水,乐震文本以为画画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未曾想,当他阴雨天散步于高楼下,遥望房子慢慢被云覆盖,即可成就一卷山水。“有时候看传统的画,有临摹的冲动。但那么经典的画,毕竟是人家的东西,如今我们的社会发展了,身在其中,没有办法拥有当年那些画者的心境。我试想,不妨用另一种眼光去观察,借传统山水之心,观当下万千气象。”

艺术评论家、《艺述中国》执行主编王灏认为,乐震文绘画是以一种明快多彩的面貌出现的,这个多彩不是色彩艳丽,而是清新且纯粹,明朗但不躁动,纯净但不呆滞,对于中国画家而言,能做到这一点特别困难,因为,大多数人用色要么流俗、要么呆板。

但乐震文善于营造单纯色彩,在一种色系中恰到好处地营造出曼妙幻境,仿佛一曲轻快的钢琴曲,在纯净的色彩主题下,以丰富的“色阶”来感染听者。他偶尔在画面中出现补色,正如音乐中出现的低音或高音,将画面的层次和节奏推向极致。这种色彩节奏感的营造,也是当下不少画家所望尘莫及的。

乐震文还极其擅长富有形式感的画面构成,这就形成了作品的另一个维度,即空间的张力。乐震文用笔细密紧致,容易营造出一种循环变化的节奏感,而这种音乐般的韵律相当轻松且悠远,从中可观照出他对生命的态度——静谧却又乐观,沉着却不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