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演讲实录

2018-04-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于是我们再回到家庭,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消费这么少?每一个家庭,你们自己想一想,家里最费钱的是什么?第一是孩子,第二是房子,对吧?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告诉大家,中国之所以消费低,最关键的是我们放弃了一个权利,剩余权.1978年,我们推行一胎化政策,使得我们今天的标准家庭是夫妻俩带一个孩子,各自扛着两个老人,124的家庭,和欧美英日比较,是四口.五口之家为主,我们少了一个孩子,这就是消费少的最大的原因.所以当我们谈到消费的时候,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就是全球大家都在关注的事实,生育权.美国白人不生,黑人使

于是我们再回到家庭,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消费这么少?每一个家庭,你们自己想一想,家里最费钱的是什么?第一是孩子,第二是房子,对吧?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告诉大家,中国之所以消费低,最关键的是我们放弃了一个权利,剩余权。

1978年,我们推行一胎化政策,使得我们今天的标准家庭是夫妻俩带一个孩子,各自扛着两个老人,124的家庭,和欧美英日比较,是四口、五口之家为主,我们少了一个孩子,这就是消费少的最大的原因。所以当我们谈到消费的时候,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就是全球大家都在关注的事实,生育权。

美国白人不生,黑人使劲生,所以生出一个黑总统,这么简单。这是我们要回想一下。我想在座的人都不知道,1978年我国实行一胎化的政策的时候,国务院有一个正式的文件,我们要求这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付出牺牲,强制实行一胎化政策,30年之后,我们将根据当时的情况取消这个政策。

30年是哪年?2008年这个政策已经到期了,应该到生孩子的时候了,这样你才能理解全球都在争的是一个权利,生育权。

冰岛快关产了,如果谁到冰岛生孩子,不仅所有费用全包,国家给补贴,如果你生第二个孩子,不仅所有费用全包补贴,国家还给你出钱雇保姆,要求你三年不工作,工资照拿。

香港经济繁荣,今年上半年,所有出生的孩子中45%是大陆人拿着钱大着肚子去生的,为香港贡献了15%的GDP。卫生司也担心,所以不久前俄罗斯总统讲了一句话,说二奶生的孩子不好,可是二奶生的孩子可是国家财产。

这都告诉大家生育权之争,而且生育权之争背后就是消费。所以要想从中国从生产大国走向消费大国,第一个答案太简单了,就是让女人的肚子大起来。要在城市率先取消一胎化。而且,再不动就来不及了。你不要以为男人能无限生,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今天生活在三个屏幕的时代,大屏幕电视、中屏幕电脑、小屏幕手机,24小时我们都在三个屏幕笼罩之中,有一些产业的强势,我们不愿意承认三个屏幕创造了一个污染,叫做电子雾,电子雾在过去40年让男子的精虫量减少了41%,再过40年男子就得分种男和非种男。

所以城市化要看到家庭结构的变化,然后我们再看,最费钱的是房子,可是房子在现在却不是消费品。因为人口流动过程中,房子变成了投资品,投资品使得我们能够看中我们身边许多房子晚上9点、10点是黑着灯的,这叫“黑房率”,这说明中国的家庭主动地为金融体系分担风险,因为黑房子,他所带的风险没有在银行体系,但是当黑房率下生的时候,消费率下降,周边的商业贬值,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即使你设计得再好,你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每一个城市,商用地产是按照居住率90%以上设计的,而居住率在黑房率上升的时候必然下降,带来的结果是商业活动所创造的消费也会随之萎缩。

所以我们中国现在商用地产严重低谷,北京CBD,同样一个地区,住宅的均价,每平米4.2万,而商铺的均价在3.5万,所以当房子不是作为消费品,而是作为投资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看到它不仅没有真正创造消费,反而在挤压消费。在挤压城市的消费空间,在挤压城市创造消费的功能。

于是,我们又得出第二个结论,就是让黑灯的房子亮起来,女人的肚子大起来,这就是货币大国走向消费大国的两大支柱。而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

所以我们理解了房子在未来以黑灯率来衡量,这就是泡沫。城市化的进程中,伴随着人口流动,资产泡沫在升腾,带来社会的不平等,于是我们在抱怨中看到工资在上升,工资上升代表资产泡沫所创造的消费驱动力在蔓延,使得人们在泡沫中逐渐走向消费驱动的模式。

所以,虚拟经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阶段,事实上,是在泡沫的升腾中驱动着经济的增长,驱动着收入的增长,在两极分化的过程中,让越来越的人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分享这个社会的成长。所以,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与资产泡沫共同成长。

我们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看中国经济高增长,我们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高增长,是因为我们有稳定的金融体系,稳定的政治体系,使得我们能够承受超额货币的驱动。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货币,我们之所以强调政策,就是因为政策是货币的魔掌。

政策如风、货币如水,风动水动,水涨船高,所以当货币放量的时候,经济增长、加速,但是我们必须不断地调节货币流量。于是2009年货币驱动9.1%的增长,到今年第一季度继续惯性上升,11.

9,第二季度冲高回落10.3,我们看到这条冲高回落的曲线,应当透过这样现象看到中国市场化的进步。因为股市正好是在去年8月冲高、回落,这条曲线和经济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冲高回落正好超前的6个月份,这就是股市的晴雨表效应。当我们看到股市的晴雨表效应超前6个月,我们能够看到股市振荡触底、欢乐升腾,看到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控。

很多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理解,总在抱怨,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我告诉你们什么叫做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简单说就是两只手,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一只闲不住的手,政策,你闲这只手碍事,你就去别的国家生活。

两只手同时存在的时候,我们看到伴随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和政府政策性调控,这实际上是经济的一物两面,这两面存在着一个内在的关联。这个关联性可以给我们一个方向,就是当经济冲高回落,回落到某个水平,政策就必然作出调整。

于是我们把第一季度11.9,第二季度10.3,再往下看,第三季度会多少呢?我想刚才上面给大家讲了,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各大机构的预测区间集中在9.5-10,如果全年是9.5-10,第一季度11.

9,第二季度10.3,这不等于告诉你们,第三季度我们有可能出现破8。如果第三季度有可能出现破8的风险,下半年的政策是回紧还是会松呢?我想再简单不过了。只要经济增长有破8的风险,而破8这就是中国的政策底线,所以我们必然看到下半年的政策环境是趋向宽松。宽松的标准就是:第一,货币政策不加息;第二,信贷加息不收紧;第三,楼市调控不加大。

很多人看到楼市调控,我们必须看一看楼市调控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市场上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正版,这就是国十条文件的黑体字,写得清清楚楚,“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个目标实现了吗?应该说实现了。但是为什么人们还说没有实现呢?是因为市场中还有一个“山寨版”的目标。

山寨版的目标就是房价不低到20%、30%,甚至50%不罢休。有人在电视上和我争论,说房价要跌到大学生毕业就能买得起房子,我说凭什么?大学生毕业就能买得起房子,谁还干活啊?如果一个国家,年轻人一毕业就买得起房子,这个国家就会衰亡。

因为一个国家如果年轻人没有梦想,哪里还有未来?城市化,我们都痛恨高房价,但是为什么高房价居高不下?就像弹簧一样,踩着踩着,抬脚就蹦。

因为这太简单了。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迁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财富,拥向城市,城里的人都在抱怨,城市太拥挤了,不能再来人了。没有进来的人说,你怎么不走呢?你上了公共汽车,顶着屁股不让我进,底下的人就得往进挤。

人口流动的方向给了我们一个必然的现象,小富进城。这种刚性需求,改善型的结婚房、丈母娘房,我告诉你这都是假的,城市化对房地产的真正刚性需求有四个。第一,追求财富的需求。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进城有钱赚,因为有人赚到钱了,所以致富的刚性需求,使得人们为了财富共同选择这个方向。第二,消费升级的需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美好的生活,是不是要付代价?所以,高房价就变成了美好生活的门票。

第三,安全社会保障的需求。小富进城,大富进京。欧美继续往前走,穷人进城,富人下乡。但是亚洲我们没有看出这种现象,穷人进城了,富人不下乡。就像钱钟书的《危城》以下,里面的人想出来,纸醉金迷。

因为亚洲的城市化伴随着城乡的两极分化,使得富人不敢下乡,下乡不是被穷人杀,就是被医生杀,早晚是个死。所以,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超级都市圈。很多人到今天还在讨论,说我们应该走哪条路?是中小城镇化,还是超级都市圈。这个讨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的前提是我们能选择。我告诉你,你选择不了。鸟择木而栖,人择水而居。

未来中国,三流社会,人流、钱流、水流。看着水流,你就能理解中国为什么经济增长南富北穷?为什么沿海富内地穷?古往今来,我们都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由北向南迁徙的过程。这个迁徙从很早很早就开始了。我们从49年的十大经济城市看,当时北京不排队,到今天,出局的都是北方城市。

进局的几乎都是南方城市。所以49年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在这边,东北部,十大经济城市当中东北占三个,现在呢?你们就知道这是一个人口迁徙的方向,由北向南漂移,而原因是什么?你们可以找出各种原因,我今天告诉你,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80%的淡水资源在长江以南。

所以长三角、珠三角受益于水,水流带着财走,中国有一句古话,财源茂盛达三江,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讲的是当年的三江之源,青海,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海,我告诉你错了,有这句诗的时候,青海还不是中国的,那时候中国,山西就是边境了。

财源茂盛达三江,是宁波市的话。山水河流之处,是我们看财富流动的方向。

为什么讲财源滚滚?我们没有意识到,人择水而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中国人流动的方向,决定了水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而能够让多数人有谁喝的地方,在中国极度稀缺。

很多人以为我们能学美国,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算水,美国大,不算水中国大。但是美国的土地,七田二水一分山,我们呢,七山二水一分田。所以,我们人均平原面积低于日本,这就是中国目前事实上走的就是当年日本的路。所以,我们今天和日本相比,几个指标,我给大家讲一讲。

按城市化的水平,今天相当于日本的1967年;按人均GDP,今天相当于日本的1968年;正好在1968年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1980年日本完成了高铁网,中国2012年。1984年日本提出把东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去年提出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惊人的重复,惊人的相似,往后讲呢?你就会看到,在高铁网完成之后,日本超级泡沫升腾,升腾的过程中,90年代股市崩盘,1万点冲到4万点,跌到6千点,现在还在9千以下。楼市,80年代飙升,东京楼市70平米的房子卖到150万-200万美金,91、92年崩盘,30万、40万,现在50万美金。两大超级泡沫的升腾破灭,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危险。

所以,我们能不能躲过这一劫,我告诉大家,我不知道。但是我能告诉你们,我们走的就是超级都市圈之路。超级都市圈。为什么我们不能走中小城镇化道路?这个道理,我用简单的比喻告诉大家,谁不想采菊东篱,又享受现代文明?但是那是奢侈品,就像我们看到的专卖店,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只能在百货商场买东西,是因为便宜。

所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小城镇化那是奢侈品,是用钱才能维持的。中国659个县级以上城市,400个缺水,200个严重缺水,所以想一想,如果未来中国会有100个城市在地图上消失,我告诉你们,你们不要觉得奇怪。事实上,很多城市如果不靠投资,是无法生存的。

于是,中小城镇化代表的是一种抗拒超级都市圈的力量,但是经济的规律不可逆转。人口流动的方向,从96年开始,清晰地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流向了大北京、大上海、大珠三角,三大超级都市圈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北京城当年是二环内,在北京坐地铁,二环内绕一圈你就知道老北京是什么样。二环内12.8万亩地,平均高度4层楼。现在五环内填满了,五环内177万亩平均高度8层楼。这就是大北京真实的扩张。所以,大北京、大上海、大珠三角,未来三大超级都市圈,也就是未来世界超级都市圈,这三大都市圈将构成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标的。

于是,在这样一个人口流动过程中,人民拥向大城市,必然带来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能够理解城市化决定房价的力量不是本地人的工资,更不是租金,而是人口和货币的流动。

在人口货币流动的概念下,中心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这个趋势正在逐渐显现。所以面对多数家庭,我们还是要告诉大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资产升值、货币贬值,在这个趋势中,绝大多数家庭只能通过楼市、股市来对抗通货膨胀,因为货币的增长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