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和平被打压 武和平:新闻发言人是被记者“炼”出来的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人将新闻发布会比喻成特殊的战场:一方是新闻发言人,另一方则是其博弈的对象--新闻界阵容强大的精英群体.因此要步步为营.处处设防,力避陷入敌方的雷区和陷阱.对此我持不同意见:只有发言人不将对手当成敌手,发布会才会成为与高级舞伴共舞的舞场,挑战者就是与你共同创造好新闻的合作伙伴.我认识到这一点是经过一番不打不相识的"交手"过程的.记得初任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时,每次发布会都觉得犹如面临小型战争:发布场上十面埋伏,各路记者追兵突起,他们的眼光咄咄逼人,他们的问题刁钻尖锐,无一例外是想从我嘴里套

有人将新闻发布会比喻成特殊的战场:一方是新闻发言人,另一方则是其博弈的对象——新闻界阵容强大的精英群体。因此要步步为营、处处设防,力避陷入敌方的雷区和陷阱。

对此我持不同意见:只有发言人不将对手当成敌手,发布会才会成为与高级舞伴共舞的舞场,挑战者就是与你共同创造好新闻的合作伙伴。我认识到这一点是经过一番不打不相识的“交手”过程的。

记得初任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时,每次发布会都觉得犹如面临小型战争:发布场上十面埋伏,各路记者追兵突起,他们的眼光咄咄逼人,他们的问题刁钻尖锐,无一例外是想从我嘴里套出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而政策的把握,答复的分寸,“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新闻效果,不能不使我如履薄冰。

因此每次发布会前均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轻慢,都要依靠我身后忠实的团队进行舆情研判、猜题分析,并模拟记者可能问及的难题进行“彩排”。每次发布会后,我都坚持“复盘”,观看自己答问环节的录像,解析媒体的“落地”效果,甚至从公安部前往亚洲大酒店发布会场的 3.8千米途中,我都在默默地打着腹稿,临近会场时,则将一口气吸入丹田。

正是由于发布会的这种未知性和挑战性,又往往给人带来应战的激情和征服的欲望。

每当重要而敏感的信息发布后,一个人就如置身矛盾的旋涡和风险的巅峰中,你能感知内心在犹疑和斟酌之后激发起来的勇气。会场中,有时表面平波秋水,实则暗流涌动,它是各类思想的交汇处和角力场。当在波诡云谲问题中沉着表达着国家的立场,当在重兵包围的压力下语言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当痛快淋漓的得体回答脱口而出,你会特别感谢那些发难的记者们别出心裁。

一场新闻发布会下来,有时你会汗流浃背,亢奋中透出疲惫;有时会懊恼不已,为自己的一句话不到位深感自责,但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信和沉稳。

新闻发布会实际上是价值观的较量,是政府职能部门整体素质的亮相,也是诠释主张、增信释疑的最佳讲坛。特别是面对境外记者,他们中不少是业内的佼佼者,有的是专栏记者和资深评论员。

他们善于从你的回应中提炼他需要的选题,专门拣最棘手的问题经过包装向你掷来,有时他们的问题简直就是不谋而合,大有群起夹击之势。而目的只有一个——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博弈中,锻造了发言人的心理素质和回应水准,并且一次次使你强化了职责的意识:发言人的身后,就是国家。

事实证明,没有无法回答的问题,只缘于你没有思考和准备。而最难回答的问题,恰是对发言人的成全和造就。

新闻发布会就像两军对垒、鼓角争鸣的舞台。待戏剧结束卸妆后,新闻发言人和记者都变成了普通人。由于职业的需要,我开始下意识地接触中外记者,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学习讨教。

长期的封闭型思维,使我们易将舆情当敌情,并且刻意对媒体划出楚河汉界,非此即彼,对负面报道一律视为别有用心,不怀好意,因而使我们的声道也变得日益狭窄。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偏见和误读是出于不了解,缘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更缺乏一批善于用世界乐于接受的方式与之讲故事的传播者。这说明,如果我们不善于倾听世界的声音,特别是不能分辨善意与示好,就很容易失去更多的朋友和支持者。

在与国外记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记者不是敌人,也非挚友;既是挑战者,又是实现互利双赢的合作者。因此,主动和记者接触,了解媒体的需要,利用他的笔杆子和麦克风表述你的意图,实乃平生快事。

我们还应看到,一些西方媒体对我存有偏见多是缘于不了解。面对事实,他们的报道态度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国记者会改变他们报道角度的原因。我还认识一位曾对中国怀有戒备和敌意的印度记者。

他曾在 20世纪 70年代到过中国,二度返京目睹了中国巨变,竟在天安门城楼前行了个大礼,以示钦佩和致歉。一位外国摄影师对我坦言:“我这次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和中国的老百姓,以后再有人给我讲中国的这样和那样,我就不会同意并据理反驳。 ”

但是,我们千万别指望外国记者会像国内官办报纸一样对你俯首帖耳,甚至歌功颂德。因为他们遵循的是所谓的新闻自由原则,将批评政府、针砭时弊作为天职,往往以挑剔的眼光,尖刻的词汇和渲染性的标题来设置报道的框架,有时不免以偏概全,但不宜都视为对我抹黑和恶攻。

对此,我们应理性对待外国记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到中国,不是来找茬的,而是来挖新闻的。现阶段的中国并不完美,不同国家的记者受不同文化心理支配,会用不同的框架理解我们的生活,他们的笔调是不受我们左右的。但他们应当是我们争取和团结的对象,使中国“去魅”,为和平崛起赢得一个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我们的明智之举就是不断提供真实的信息,设置共同关心的话题,通过他们的语言,再现一个色彩斑斓且在前进发展的中国。

就此,我们可以给记者群体勾勒出一张画像。平日里,他们静若处子,彬彬有礼,与你相安无事;但一旦事发,他们就像一只嗅觉极其灵敏、奔跑扑捉能力极强的非洲狮,有两只目光如炬的眼睛,四只锋利无比的脚爪。特别是遇到非常事件时,就像看到了丰美的猎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顷刻就会亢奋起来,本能的饥渴使其变得桀骜不驯,并且强悍无比。

此时,记者的饥渴点是什么?一是真相内幕;二是火速报道。这几乎成了现代所有媒体的生命线。早一分钟拿到头条,黄金万两;晚一秒钟拿到,废纸一筐。一个外国记者若是在北京、上海发生重大事件时总是没有及时发回报道,那就有生存不下去的危险。

一位美国 CNN的记者告诉我,媒体的底线是生意,被商界操纵,编辑部背后是老板,选题不决定于记者,记者担心的是发不了稿子,因此只有喂饱他们,才能引导他们;否则,他们可能会误伤了你。

因为这时,记者们会急着挖内幕、争独家,获取到信息后,他还要争分夺秒无线上网、微波传送、卫星连线现场发稿。因为这关系到记者的饭碗和名誉,为此他们可以成为“离炮火和血腥最近的勇士”,甚至付出鲜血和生命。

那么,记者的关注点又是什么呢?有四类信息记者们会“生扑”拼抢:一是坏事(天灾人祸、恶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二是奇事(有戏剧化的角色冲突,有诱人的悬念、怪异的情节);三是丑事(官员腐败、幕后交易、名人绯闻);四是不平事(信息的前后矛盾、当事人之间身份地位悬殊,如涉及官二代、富二代的事件)。一言蔽之就是“非常态”事件。因为只有这样,新闻才能获得更多的注意力,才能赢得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说,大多数外国记者是怀着极大兴趣来中国的,其目的是寻求“爆料”和“好故事”。但也确有个别坚持敌意的记者,常用手法是利用司法个案诋毁我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或利用民族宗教事件煽动矛盾,炮制新闻。对此,应当起而驳斥,绝不能三缄其口,更不应封闭信息,因为他不会因为你的厌恶而减少诽谤,反倒会因你的真相公开而被排挤出舆论的空间。

新闻发言人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言人,首先要做到并把握的原则是:以科学的新闻观引领发言人工作,以成熟开放的心态面对媒体,以方针政策和法律作为应答之本,以合作的方式实现发言意图。

应当看到,新闻发言人不仅是某一部门的代言人,还是政府形象的代表,是国家法律与方针政策的解读者。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发言者,的确不仅需要熟知本部门专业技能,还要熟知本领域的相关法律和综合知识。除了具备“问不倒”的功夫,还要善于“扳道岔”,将对方的话题纳入你的轨道,以理服人、理直气和。

须知,有道理才有说服力,做得好才能说得好。同时,还要具有与传媒打交道的实践积累。更重要的是,要用合作的方式实现与媒体的共赢。

这种合作的方式,首先体现在发言人立足国家讲坛,以平等交流的姿态,坦诚阐明主张,耐心倾听记者们所提的问题,认真作出答复和回应。决不能以“主场”居高临下,强词夺理;但也不能被所提问题所裹挟,听任对我形象的任意涂抹,搞中国式隐忍。

因为合作不意味着一团和气,而是基于和而不同的现实,允许别人质疑提问,允许对方坚持不同观点,发布会正是各种不同文化交锋对撞的场所,也更是我们阐发理念观点的良机。万勿将“主场”优势视为畏途,而是看成一台与媒体共同创作的活剧——因为你为他们带来了感兴趣的话题,他们齐心协力使你的信息变成他们的新闻,你是供方,它是需方。

看似他是提问主体,实则你才是导引主方,殊不知,他提问的欲望越迫切,你就越主动,因为他是在启示和帮助你。

在这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的答客难中,你除了具备“问不倒”的功夫,还要学会“扳道岔”,将对方的话题纳入你的轨道。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以理服人,而非盛气凌人;要明辨大是大非,但要义正词婉;要坚持国家利益,但又要理直气和,掌握说服的智慧、话语的分寸和原则的恪守,最终与记者们共同实现向世界“说明事实、诠释政策、增信解疑、赢得支持”的目的。

(摘自武和平著 《打开天窗说亮话——新闻发言人眼中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