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为什么被黑】山东大学为何要道歉?

2019-07-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帮助留学生适应环境本是一件体现人文关怀的好事,为何公众舆论方向没有按预期发展?全面发酵后,面对早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学伴制度,山大为何要公开道歉?山大的学伴风波山东大学"学伴"项目,7月6日被网友曝出后,引发争议.博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2017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2018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三人学伴小组,落选学伴则列入学伴库.[山东大学为什么被黑]山东大学为何要道歉?学伴报名表以及学伴管理规定中,并不规避异性学伴问题.在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

帮助留学生适应环境本是一件体现人文关怀的好事,为何公众舆论方向没有按预期发展?全面发酵后,面对早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学伴制度,山大为何要公开道歉?

山大的学伴风波

山东大学"学伴"项目,7月6日被网友曝出后,引发争议。博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2017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2018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三人学伴小组,落选学伴则列入学伴库。

【山东大学为什么被黑】山东大学为何要道歉?

学伴报名表以及学伴管理规定中,并不规避异性学伴问题。在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在表头用红字注明:"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认真的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

【山东大学为什么被黑】山东大学为何要道歉?

高校、女大学生和留学生三个元素一经组合,迅速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众多网友对于"留学生优待"、"崇洋媚外"等话题,表达了自己情绪。

7月12日,山东大学在官微上发布声明,表示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深表歉意。

【山东大学为什么被黑】山东大学为何要道歉?

与这份声明不同的是,在一份更早的盖有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公章的《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文件中称,山东大学举办中外"学伴"活动,合法且正当,多个大学都举行过"学伴"活动,并称此类舆情不排除是有组织和有预谋的炒作,背后有操纵的可能。

7月12日伴随山大针对学伴风波的正式道歉,将舆论推向了高潮,当然,舆论方向并没有因为道歉改变走向。不禁要问:学伴制度制定的初衷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山大为何要道歉?

笔者认为有几个因素导致山大的全面被动。首先是报名表格的发布内容,不但没有说清楚缘由,条件和规则,而且过分强调了"异国交友"等敏感用语,让人浮想联翩,随后到来的声明又将本以发酵的事件,指为阴谋论,将"一配三"揪出来极力否认,殊不知空口无凭,只能越描越黑。

同时,也没交待清楚此前网络上的疑问,例如为何是女生占比多?根据媒体随后的跟进报道,事实上山大接收的留学生所处济南校区,文史类、语言类等专业居多,这类专业的特点就是女生多,自然招募志愿者女生占比就多。诸如此类问题在山大国际事务部7日的声明里通篇没有。

此外,笔者多句嘴,学伴这个事情应该交给相关学生会自行组织,自行招募自愿者,而非学校直接出面,这个做法一开始就有待商榷。

这些种种因素最后一起促成了山大道歉声明的发布,实属无奈。

而回到整个事件的源头,学伴制度的实施竟成为起因,至于以山大为代表实施这一制度的高校们,目的也只是为了增强国际友好交流……

反思:别让友好交流变了味

根据山东大学公布的2019年预算报告显示,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0734人,研究生23695人,留学生2247人。

支出预算显示,该年度普通教育支出72.38亿元,留学教育支出为5958.49万元,其中来华留学教育支出5950.72万元,是出国留学教育支出的765倍,后者仅为7.77万元。

2015年,中国就成了世界上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但很长时间以来,语言类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占有较高比例,这与中国留学生到欧美发达国家学习丰富多样的专业知识,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在某种层面上看,一个国家开展国际生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反映处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中国仍处于上升阶段。

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计划于2016年首批开始施行,2016年10月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发表的《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中表明,"学伴项目"是为增加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理解与交流,促进山东大学学生国际化的一项活动。

根据《规定》要求,参加"学伴项目"的群体面向全校正式注册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参加。学生参加"学伴项目",最长有效期一年,有效期满后可提交书面申请继续参加。

到2018年,"学伴"制度升级为一个留学生配三个中国学生,留学生可选择学伴性别。根据山东大学公布的2018学伴成组结果,在270份报名信息中,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学伴小组。

2018年山大"学伴"见面会活动现场

图源: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曾参与过2017年"学伴"计划的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小媛(化名)说,"学伴"项目主要面向中心校区和附近几个校区的同学。参与的同学在各个学院都有分布,男女比例也较为正常。

通常,中国学生们会带着自己的学伴一起组队行动,活动大多都是一起逛逛济南的著名景点,或者是在学校周边约饭、喝咖啡、玩狼人杀等。

小媛说,更多的学伴之间还是保持着线上的交流,帮助留学生们解答一下校园生活中的疑问,"毕竟大家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立马成为跨国好朋友的概率还是挺低的。"

山东大学一名2016级男生表示,学伴是很正常的学习交流项目,已经办了好几年了。

热衷于留学生的不止山东,近年来,一些高校特殊对待留学生的做法已经引发社会普遍不满。有的是提供高额的奖学金,有的是降低入学门槛,有的是提供优于国内学生的生活条件,更有甚者,挤占、挪用原本为国内学生使用的各种资源用于招徕留学生,种种优待,都让寒窗苦读的国内学生为之侧目。

这些优待行为的动机很好理解,都是为了满足高校"国际化"的需要,增加"一流大学"标准所需的国际生数量,为高校的成绩单添上亮丽的一笔。

问题是,在社会舆论看来,高校留学生数量的明显增加,对高校的科研、学术、资金、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并不明显。相反,一些留学生骗补贴、素质低、扰乱社会秩序等负面新闻却不断曝出。过于优惠的留学生政策,还成了国内一些人钻政策空子、改换身份入学的特殊渠道。

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尊重

扪心自问,山东大学建立学伴制度的出发点和目的性真如部分网友所言,是为了"拉皮条"?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但若问在制度设计、操作环节中是否有不当之处?答案则一定是肯定的。

不管是招募选项中"结交外国异性友人"的暧昧描述,还是对留学生的过度重视以及对语言考核标准要求的宽松,都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激发了舆论长期对留学生不满的情绪。

无独有偶,近日,有多名山东财经大学学生爆料,称学校要求本校舜耕校区19号宿舍楼的部分学生搬至另一栋宿舍楼,有同学表示,校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这栋楼有独立卫生间,方便装修好后留学生住。"

7月12日,山东财经大学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说明,称已停止宿舍搬迁。

而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那名绝不配合正常执法,多次推搡民警的埃及籍留学生,由其所在学院将该人带回加强教育,在舆论的汹汹之下,学校才给予其留校察看处分。

对山东大学"学伴"的舆论反弹,或许有过度阐释的成分,但网友们普遍强烈的情绪表达,无非是对山大办学姿态的追问。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多年,中国已习惯平视世界,许多"特别待遇"不见了,更多"一视同仁"在诞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尊重。山大或许心有委屈,但针对学伴制度确实应该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好客和讨好的尺度还需仔细把控,况且,留学生,本就是校园中的普通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