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的五言绝句《题诗后》阅读

2019-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首<题诗后>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说,"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诗是我苦思了三年才得以作出的,每每吟诵都不禁双泪长流.如果我的知音不能懂得这两句的含义,那我就只好归卧山中老家,从此不再复出了.贾岛的五言绝句<题诗后>阅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了诗人作诗的艰辛.刻苦,也表现诗人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后世颇有影响,也应该是后世学习的榜样.方干有"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q

这首《题诗后》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说,“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诗是我苦思了三年才得以作出的,每每吟诵都不禁双泪长流。如果我的知音不能懂得这两句的含义,那我就只好归卧山中老家,从此不再复出了。

贾岛的五言绝句《题诗后》阅读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了诗人作诗的艰辛、刻苦,也表现诗人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后世颇有影响,也应该是后世学习的榜样。方干有“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都是化出于贾岛的这两句。

贾岛的五言绝句《题诗后》阅读

不过对于诗词文章,后人也有自己的见解,比如南宋的陆游就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力”,不知贾岛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扩展阅读:贾岛的人物生平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的五言绝句《题诗后》阅读

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著有《长江集》。

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

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扩展阅读:贾岛的创作态度

据《旧唐书》、《全唐诗话》以及苏绛为贾岛写的墓志铭等的记载,贾岛是当时范阳郡的人。正如贾岛在一首题为《剑客》的五言绝句中写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位诗人显然想借此来表达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们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无疑问,写“僧敲月下门”当然比“僧推月下门”的句子要好得多。这几乎已经成了讲究炼字的一个最寻常的例证。可是,懂得这样一些起码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难道就可以称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诗人了吗?问题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否则,成为一个大诗人也太容易了。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