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什么级别】刘世锦:目标6%至6.5% 稳增长未来靠什么?

2019-1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9年中国经济"期中考试"成绩单公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虽然6.3%的经济增长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但和去年同期6.6%的经济增长率相比,还是减少了0.3个百分点.面对中国经济是否后劲不足的声音,这6.3%经济增长率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个速度的真正内涵?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又在哪呢?[刘世锦什么级别]刘世锦:目标6%至6.5% 稳增长未来靠什么?8月22日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

2019年中国经济“期中考试”成绩单公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虽然6.3%的经济增长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但和去年同期6.6%的经济增长率相比,还是减少了0.3个百分点。面对中国经济是否后劲不足的声音,这6.3%经济增长率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个速度的真正内涵?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又在哪呢?

【刘世锦什么级别】刘世锦:目标6%至6.5% 稳增长未来靠什么?

8月22日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深度解读《目标6%至6.5%,稳增长未来靠什么?》。

刘世锦曾两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他对现实经济问题的“预测”和“直觉”更为业内人士称道。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仍然处于高位时,他在国内最早预测指出我国经济增速将下一个台阶。他认为,国家经济重心必须切实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以质取胜应该成为新常态下的大战略。

【刘世锦什么级别】刘世锦:目标6%至6.5% 稳增长未来靠什么?

他长期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参加过十九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是“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所撰写的《陷阱与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选择》、《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产生广泛影响。以下为演讲全文。

【刘世锦什么级别】刘世锦:目标6%至6.5% 稳增长未来靠什么?

【文/ 刘世锦】

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到目前为止,九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其中的大多数时间,中国经济处在一种回调的状态。那么对这样一个变化到底怎么看?国际、国内有相当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一个周期性的波动,也有人认为是外部冲击。

但是我们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增长阶段的转换,也就是说,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未来的中速增长。在转换的过程中,我们称其为中高速增长,但是转换完成以后就是中速增长。具体来讲是,今明两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还可以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样的话,我们明年就可以完成我们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番的目标。

但是到明年以后,中速增长平台的速度是多少呢?应该是5%到6%之间,也许是5%左右。

速度发生这个变化以后,可能有些同志讲,和过去相比我们的速度就低了,是不是感觉到信心不是那么足了,精神不是那么振奋了,或者中国经济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我想特别强调指出,我们现在讲稳增长,首先你得搞清楚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到底应该是多少。

一、6.3%是低还是高?合理的经济增速应该是多少?

其实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出现增长阶段的转换,它背后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这是完全符合规律的,这个也已经被国际经验所证明。

日本是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那个时候它的增长速度大概是9%以上;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它就开始下台阶,由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速增长,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日本的平均增长速度就是4%左右;然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又下了另外一个台阶,就到了2%、3%,甚至1%这么一个平台上。

所以在过去70多年的时间里边,日本经济实际上是下了两次台阶,经历了三个平台。我特别强调日本的经验,我想日本的这样一个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可能和中国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希望大家特别关注。

韩国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基本上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无一例外它们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

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条:

第一,就是可利用技术的减少。大家知道,后发经济体之所以能够有一个快速的增长,因为它借鉴、吸收、利用了已有的一些先进技术,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技术的数量是在逐步减少的。

第二,一些重要的产品相继出现了历史需求峰值。

第三,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出现了重要的变化。15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下降,每年下降200万人,最近几年每年下降四、五百万人。2018年我们的就业人口,就是全中国现在正在工作的这些人口总量也出现了减少。

最后,就是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雾霾,这几年这日子过得不错了,吃饱了,穿暖了,但是晚上你想出去遛弯的时候,如果说PM2.5超过200了,你能出去吗?大家会问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这么难呢?这就是说我们的环境容量已经触及到了底线。

所以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尽管如此,我们的速度有所回落,但是我想特别强调这个速度问题有时候也是个数学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基数和新增量的比较。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年2019年,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6%,我们就看这一年这个新增量,如果放到2000年的时候,增长速度是多少呢?30%,而且我们是剔除了价格因素的;放到2010年是多少呢?11%。

30%、11%的速度低吗?速度很高了!

其实我们今年能够实现的新增量也有这么多,只是因为现在基数比以前扩大了。所以中国经济尽管增长速度是在逐步回落的,但是我们经济的新增量每年都是在增加的,而且都是全球最大的。我们最近这些年提供了全球每年新增量的大概30%左右,比如说,去年我们经济的新增量就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的经济总量。

所以我们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是符合规律的,但是我们每年经济的新增量还是全球最大的。可以说,全球最大的经济增长潜能,在中国;最重要的发展机会,在中国。所以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一定要抱有信心。

二、中等收入群体,为何是维持经济增长的主力?

目前,我们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概有4亿人,还有10亿左右的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低于这个标准,所以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个目标,在我们明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后,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另一个重要发展目标。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目标?

第一点,最近有一个说法,叫做“十亿人尚未坐过飞机,五亿人还没坐过马桶”。现在坐飞机对于大家来说是很经常的,甚至有些人是“空中飞人”,但是要记着,在中国有十亿人还没坐过飞机。我记得在一、二十年以前,我们能坐个马桶,已经感到很幸福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搞智能马桶了,但是中国还有五亿人没有坐上马桶。中国在这个阶段,落后就是潜能,所以这十亿人的收入增长,将会成为中国经济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最重要的增长潜能。

第二点,我们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分享我们发展的成果。

第三点,中等收入群体如果占到社会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比较稳定,对我们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给大家举个例子,阿根廷在20世纪的初期,它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德国是差不多的,有些年份比德国还要高一点,但是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差距很大。

阿根廷在很多年以来,它的人均收入水平是没有什么提高的,甚至有时候是在后退,是在下降,波动很大。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入差距过大。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上不来,所以很难维持一个持续的经济增长。

我们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这个目标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人均收入要保持一定的增速,我们还是要发展,要增长;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不能再扩大,要适当地缩小,缩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两个因素同时起作用,我们才能够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这样的话,我们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就会从目前的四亿人增加到八、九亿人,达到整个人口的60%以上 。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城市群的潜能究竟为未来经济发展能输送多大的动能?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要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大都市圈的发展。

在大都市圈这个乡村的范围之内,应该是农民要进城,城里边人也可以下乡,城乡居民应该是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另外小城镇的建设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城乡居民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