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公主原型 真实的建宁公主远没有《鹿鼎记》中幸福

2019-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认识或者听说建宁公主,应该是从金庸笔下的<鹿鼎记>中开始的.作为一个非常著名的影视人物,建宁公主在历史中是否真的存在呢?本人一翻阅史料后发现,居然还真就有这个影视人物的历史原型存在,金庸没有安全虚构.建宁公主原型 真实的建宁公主远没有<鹿鼎记>中幸福和硕建宁公主(1641年--1704年),在<鹿鼎记>中,她是皇帝康熙的妹妹,刁蛮仍性,嚣张跋扈.实际上,她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和最小的女儿,也就是康熙帝的姑姑.这个"建宁"也并不是公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认识或者听说建宁公主,应该是从金庸笔下的《鹿鼎记》中开始的。作为一个非常著名的影视人物,建宁公主在历史中是否真的存在呢?本人一翻阅史料后发现,居然还真就有这个影视人物的历史原型存在,金庸没有安全虚构。

建宁公主原型 真实的建宁公主远没有《鹿鼎记》中幸福

和硕建宁公主(1641年——1704年),在《鹿鼎记》中,她是皇帝康熙的妹妹,刁蛮仍性,嚣张跋扈。实际上,她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和最小的女儿,也就是康熙帝的姑姑。这个“建宁”也并不是公主的本名,而是她的封号而已。

顺治十年(1653年),13岁的和硕建宁公主,下嫁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成为大清历史上第一个下嫁汉人的公主。为了彰显对平西王的宠信和拉拢之意,吴应熊被招为额父后,被加封为少保并授太子太保衔。不过,成为驸马的吴应熊不能回云南,而是留京定居。虽然锦衣玉食,官爵显赫,但事实上,吴应熊只是一名人质而已。

建宁公主原型 真实的建宁公主远没有《鹿鼎记》中幸福

康熙七年(1668年)时,康熙早已下定决心撤除三藩,为了消除三藩的防范之心,吴应熊被加封少傅并兼太子太傅衔,表面的拉拢之势更盛。

康熙十年,适逢吴三桂60大寿,康熙特意下旨,准许建宁公主随同吴应熊返回云南,亲自前往拜寿。康熙的这一举动,只是为了进一步麻痹吴三桂而已。

建宁公主原型 真实的建宁公主远没有《鹿鼎记》中幸福

1673年,为了试探康熙削藩的决心,三藩之中的平南王尚可喜上书朝廷,请求归养辽东,由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可康熙以“藩王现存,子无移袭之例”为由,公然拒绝了尚可喜以儿子袭爵的奏请。

吴三桂眼见康熙决心已下,开始以退为进之策,他主动上书,请求康熙撤藩,并且希望自己告老还乡。建宁公主高悬的心终于安稳了,因为她似乎看到了和平的希望。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就传来了吴三桂扣留朝廷钦差并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的消息,吴三桂还是造反了!

战争刚爆发时,吴三桂率领的叛军,由于久历战阵而势如破竹,打得清兵节节败退。败仗面前,朝廷内部发生了分歧,甚至开始出现了主降的声音,提议暂缓削藩和吴三桂进行谈判。

康熙怒了!为了稳定军心,统一内部分歧,康熙帝在1674年4月下旨,公开处决留在京城充当人质的额驸吴应熊以及吴应熊与建宁公主的儿子吴世霖,以示自己与吴三桂誓不两立的决心。

吴应熊和儿子吴世霖被处死后,建宁公主痛不欲生但又无可奈何。虽然,她深知丈夫吴应熊其实只想安分守己做人,并不愿随父亲造反。可作为吴家的儿媳,康熙并不信任她的话,依然处决了她的老公和儿子。

建宁公主成了寡妇后,康熙皇帝出于内疚,经常下诏慰藉自己的这位姑母。但是,她依然是郁郁寡欢,并最终在康熙四十三年时去世,时年63岁。

生在帝王之家的建宁公主,或许也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她的命运非常无奈也非常悲惨。或许,真实的建宁公主更愿意成为金庸《鹿鼎记》中那个刁蛮任性的公主,最起码,影视作品中的她还可以无拘无束和率性而为,总胜过现实中的冰冷与孤寂。

《鹿鼎记》中,韦小宝娶了七个老婆,其中一个就是建宁公主,而且她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之后和韦小宝过上了幸福安逸的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