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没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但你有望数字化永生

2019-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备注:内容节选自本人正式出版的<虚拟现实-引领未来的人机交互革命>,苹果高管做序,京东.当当.亚马逊有售.在上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一起了解了VR/AR/MR这些技术的区别.同时还提到,今后VR/AR/MR技术将走向融合.永垂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没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但你有望数字化永生而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来谈谈另一个火爆的概念,那就是人工智能.此外,我们还将一起来探讨一下,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你好,我叫大白,是你的私人健康助手,我察觉到你需要医疗护理--"

备注:内容节选自本人正式出版的《虚拟现实-引领未来的人机交互革命》,苹果高管做序,京东、当当、亚马逊有售。

在上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一起了解了VR/AR/MR这些技术的区别。同时还提到,今后VR/AR/MR技术将走向融合。

永垂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没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但你有望数字化永生

而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来谈谈另一个火爆的概念,那就是人工智能。此外,我们还将一起来探讨一下,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你好,我叫大白,是你的私人健康助手,我察觉到你需要医疗护理……”由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塑造的超萌管家机器人“大白”,似乎一夜之间就“萌化”了所有年轻人的心。借力新媒体,一股“人人想要大白”的风潮迅速迎面而来。

永垂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没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但你有望数字化永生

关于人工智能,最近也是消息不断。国外,Siri联合创始人另起炉灶,开发新人工智能助手Viv;在国内,小冰六代已经上线了。

从击败围棋世界冠军到击败诺贝尔奖科学家- AI人工智能的强大超乎你的想象

2016年的3月,乍暖还寒时分,一场改变了整个人类认知的围棋“神”级比赛在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天才棋手李世石和一个只经过职业二段选手调教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之间展开。赛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李世石将轻松胜出,当年的棋圣聂卫平更是预测AlphaGo一盘都赢不了。

永垂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没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但你有望数字化永生

然后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结束后,AlphaGo以4:1的对局战绩轻松赢得了这次巅峰对决。而看过了比赛全过程的聂卫平甚至断言李世石侥幸赢的那一局应该是AlphaGo临时断电或死机了。

此后的一年时间里,AlphaGo“化名”Master在中国棋类网站上和来自中日韩的数十位顶尖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竟然连续60局无一败绩。

2017年5月,AlphaGo在乌镇上和新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展开了自己的最后一次人间棋局,以3比0的总比分碾压式的获胜,柯洁更是在比赛中当场落泪。

从此之后AlphaGo彻底退隐江湖,宣布不再参加和人类之间的任何围棋比赛。

如果说AlphaGo只是碾压了当今的所有顶尖围棋大师,让普通人大吃一惊,那么AlphaGo的新兄弟AlphaFold则直接让另一群智商处于人类顶层的人群俯首称臣,让诺贝尔奖科学家也为之惊叹!

这个课题是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难题,美国NIH的Christian Anfinsen博士因为发现蛋白质不需要帮助就可以自发完成蛋白质折叠的过程,于1972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理论是有了,但是在实践中如何确定蛋白质折叠的形状,却仍然是个难题。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科学家们已经可以使用专业的实验技术和设备,如冷冻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或X射线晶体学等确定蛋白质的形状。但对于蛋白质折叠的复杂性,曾有预测认为用当今最快的计算机模拟计算也要花100年。

令人震惊的是,在应用了AlphaFold人工智能系统后,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无怪乎这一消息公布后,有科学家在推特上调侃到,AlphaGo让所有的围棋世界冠军无地自容,而AlphaFold则将包揽人类今后所有的诺贝尔科学奖项。

Google公司旗下的DeepMind在2018年12月3日宣布,其过去两年所研发的AlphaFold可以用人工智能加速科学发现。它仅仅基于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就能预测蛋白质的3D结构,而且结果比以前的任何模型都要精确。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家居控制,车辆导航甚至代驾,信息的检索,都可以依赖人工智能语音服务。也许将来,键盘和遥控器都将成为历史。我们会习惯于和自己人工智能管家说话,通过向它下达指令或者询问来达成我们的目的,而不是手动操作。

人工智能很火爆,那它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查阅维基百科,定义如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研究的目标是,机器视、听、触、感觉及思维方式对人的模拟,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逻辑推理,博弈,信息感应与辨证处理等等。

任何一个领域,必然存在着多个流派,人工智能领域也不例外。目前,最重要的三大流派如下:

第一派是符号主义,或称计算机学派,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说白了,就是相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叠加,将会最终帮助机器获得自由意志。

第二派是联结主义,又称为仿生学派,其原理主要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简言之,他们相信模仿人类大脑的构成,可以制造一个相同的大脑。

第三种是行为主义,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这一派认为智能不需要知识、表示和推理,通过在现实环境中交互,智能行为会逐步得到进化。

上述三种研究进路,当然只是一部分,虽算是主流,但在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人类世界里,相信还有很多怪异的研究方法,到底哪一条路才能研制出真正的“智能人”,即拥有人类思维的机器人,在事情发生之前,没有人会知道。

人工智能学科的起源,普遍被认为是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后来,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约翰·麦卡锡博士在那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他认为: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

不过,这个定义不够精准。目前,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大多被划分为四类,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这里“行动”应广义地理解为采取行动,或制定行动的决策,而不是肢体动作。

由此,也诞生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区分,即机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维完全一样,就是强人工智能,而如果机器只是部分拥有人的思维、推理、情感、行动能力,就算是弱人工智能。我们前面提到的微软的“小冰”以及苹果的“Siri”,都只是在思维上部分拥有人类的推理、情感或其他能力,所以都属于弱人工智能。目前流行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无人机、智能手机,也都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

我们早已迈入弱人工智能时代,强人工智能时代又并未出现明显迹象,而虚拟现实往往被有些人认为是人工智能的范畴,实则不然,如没有赋予头盔、眼镜或者其他物件智能思维,看起来它更像是一个工具。

那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又有何种关系呢?简单来说,前者是一个创造接受感知的事物,后者是一个创造被感知的环境。人工智能的事物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模拟和训练。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会逐步的融合,尤其是在交互技术子领域的融合尤为明显。或者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两者如何融合: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下,配合逐渐完备的交互工具和手段,人和机器人的行为方式将逐渐趋同。

在美国科幻电视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衍生前传》中,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的结合已经初现端倪。格拉斯通博士是虚拟现实全息眼镜的发明者,他的女儿因为迷幻在虚拟世界里,参与了恐怖袭击而丧生。他思女心切,利用从虚拟世界中获取他女儿的数据,应用于现实世界中的机器人,予以训练并与之交流,最终使之成为了一个新的物种(Cylons,赛隆)。

另外在2013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她》中,一次偶然机会,主人公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OS1,它的化身Samantha(萨曼莎)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风趣。人机之间存在的双向需求与欲望,让主人公不知不觉沉浸在由声音构筑的虚拟现实中,最后他爱上了这个人工智能系统。

在《黑客帝国》三部曲中,AI人工智能为人类构造了一个完美的虚拟现实世界,甚至在其中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纽约大学的Gary Marcus表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在刚开始也只是像人类爱他们的宠物一样简单,他们并不会爱上宠物,但他们会欣赏它们,在它们离世后,也会哀悼。随着人工智能的提高,人工智能会变得更像人类,尤其是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我们能够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Marcus认为我们爱上自己的设备可能会成为一种现实,或者说《她》里面的场景将真实在线于我们的真实环境中。

众所周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的行为习惯改变相当巨大。Facebook扎克伯格认为,虚拟现实会成为下一代社交工具,他在巴塞罗那MWC2016大会上还就此做了主题演讲。

虚拟现实设备或产品,或将成为手机的下一个移动设备替代品,像当年手机取代台式计算机一样。但人类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观察一下人们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平台的,包括手机和电脑,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聊天或多媒体等娱乐消遣。

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尤其是弱人工智能)应用很大程度的应用场景也是关乎娱乐消遣,所以经过长期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同样会那样花费同样多的娱乐时间在体验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上。

即使在其他领域,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有着广泛的使用场景,我们拿教育领域的应用来举例。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有可能会出现高水平的机器人教师,他们会根据你在教学中的提问和解题中的问题,构建出一个学生学习优势、弱势的模型,从而能够实现因材施教,而且这种具备较高人工智能水平的机器人教师程序,可以批量的生产和复制。

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如果能将部分游戏的人机互动模式引入到在线教育中,孩子们在线接受机器人教师的授课过程,将变得更加真实和有趣,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虚拟教师形象、声音和性别,那时在线教育的低成本、高质量优势或许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可以预言的是,未来几十年内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这两样技术将会为科学界开启一扇“超现实之门”,并引领下一波科技变革。

虚拟现实与每一个传统行业的结合,都是一次次美轮美奂的革命,这种革命,将丝毫不逊色于互联网 所带来的革命。尤其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传统行业,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关于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就先谈到这里。

在下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将一起探讨,既然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结合的前景如此美好,那么何时我们才能等到这一天呢?这会不会又是一个有生之年系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