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玮从前的人】曾昭玮《从前的人》:“慢食音乐”的精与妙

2019-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慢食"原本讲的是饮食文化,但同样适用于音乐,共同点在,都讲求让时间的价值在其中淋漓体现.尤其是在音乐快餐速食化的当世,"慢食音乐"愈发彰显魅力."快餐"跟"慢食",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只是,当市面上大多数音乐都贴上"快餐"标签时,我们需要"慢食"来进行缓冲.何为"慢食音乐"?我的理解:这不仅只是节奏慢,而在于它能够触发你慢下来的决心,品味咀嚼音乐内容,进而思量

“慢食”原本讲的是饮食文化,但同样适用于音乐,共同点在,都讲求让时间的价值在其中淋漓体现。

尤其是在音乐快餐速食化的当世,“慢食音乐”愈发彰显魅力。“快餐”跟“慢食”,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只是,当市面上大多数音乐都贴上“快餐”标签时,我们需要“慢食”来进行缓冲。

何为“慢食音乐”?我的理解:这不仅只是节奏慢,而在于它能够触发你慢下来的决心,品味咀嚼音乐内容,进而思量生活。相比于感官刺激,“慢食音乐”更多提供的是深层次体验,彻底静心去感悟跟思考的体验。当时代号召你快起来时,具备“慢食”属性的音乐提供给我们逃离风潮的机会。

最近,让我获得这种机会的是《从前的人》,它出自曾昭玮,一位标准的独立唱作人。

歌曲直观听感是,简单。旋律简单,歌词简单,编曲简单,唱法简单。若以技术指标论断,确实如此。但,简单不是问题,相反,这才是《从前的人》的内核所在。从创作立意来讲,整首歌曲的落脚点是“从前”,即,侧重于生活质感的叙事。如此题材,完全不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过多突显,各方面极简才是最佳。

曾昭玮显然明白其中要义,专注于充沛感情的酝酿,且以最合适的技术方式完成输出。最终各位听到的,就是这样一首可贵的“慢食音乐”。

3分56秒,带你回到“从前”,重新复习人生。虽然不存在常规意义上的“爆点”或者“燃点”,但《从前的人》已然拥有“精”跟“妙”。

“精”来自准确。《从前的人》的文字叙事手法核心在于捕捉细节,曾昭玮作词近乎白描,但足够犀利,准确的点都隐藏在朴素文字间。主歌里两句歌词足够让我领教到这份“精”。

首先“怀念是真的,但无关爱情。偶尔想起那会儿,从前的人。”这句,尤其前面部分,“但无关爱情”看似是对于前一句多余的解释,但实则自洽。这句可以有几种可能性的解读,一方面可以是表明“怀念”的纯粹,对于过往,相比于爱情,更值得回忆的是那些陪伴过我们的人。

另一方面则可以道出我们经常遭遇的误会,而这种误会又让这情分格外珍贵,不是爱情的亲密无间,是一种馈赠。《从前的人》重点在抒情,却没有进行刻意煽动,选择的是将细微的点锁定,自然陈述出来,触发共鸣。到底有多自然?文字选择不追求单纯的押韵,而是保证达意的完整,以及,行文的生活感。

其次“那会儿的天空,没什么不同。只是现在的眼睛,没那么透明。”这句,在我看来,这首整首歌曲里的“金句”,它不仅充分点题,而且完成对主题的深化。歌曲在怀旧,但不止于单纯怀旧,更有对当下的叹息。“只是现在的眼睛,没那么透明”讲的是时光逝去,我们不再如当初般天真纯粹,那时,年轻的我们连眼睛都是透明的,现在,年岁已经让它渐渐逝去光芒。其中存在的深意或许就是,怀念当初是因为当下我们有诸多不如意。

底色里丝毫感伤让整首歌曲散发出借过往叹现今的意味,人到达某个阶段,总难免要反思,这并非矫情,这是在生活缝隙间必要的喘息。

“妙”因为滋味。《从前的人》里有生活的滋味在流动,这是歌曲最为讲究的地方。它没有商品化歌曲的设计感,有的只是如常生活的气息。这滋味很淡,淡到甚至没有滋味,但这却又是最生活化的滋味。因为,生活本真就不需要过多的渲染跟戏剧化,烟火气讲求的就是朴质,这才是你我都熟悉的家常味。

当然,虽然味道淡但情绪足够充沛,《从前的人》是在清汤里加入一匙子盐,淡淡生活味里就有了生动情绪。更重要的在于,所有充沛情绪,都是“我”亲历感受过后的自然表露。

支撑情绪的除却直观文字表达,还有曾昭玮的演唱以及歌曲的编曲设置。

演唱方式突显生活模式,各位可以仔细品味,曾昭玮的咬字相当口语化,最标致性的就是儿化音,还有贯穿始终的气声,以及每句尾字收韵时的叹气。如此,其演唱贴合日常对话情景,犹如在你面前委婉讲述:这是“我”的故事,在里面你是否也找到了自己?她并不急于将自己掏空,而是悠慢吐露,带你进入到生活本应该有的节奏中。

就演唱来讲,此番曾昭玮是有意识地在回归生活。其实在此前诸如《幸亏没生在古代》跟《迷路了问问道》这类歌曲中,她完全是能够呈现出异质化的演唱选择。而来到《从前的人》,演唱明显脱离技术层面的效果,更多是在还原生活。

编曲设置则是以极简手法寻求自然,箱琴伴奏,颇具民谣情调,但相比于民谣这种特定风格的标签限制,我更愿意将其视作是一种即兴式的选择。以Demo的形态来塑造歌曲,以朴素的方式来完成编曲。甚至可以说,歌曲最终根本就不企图突显编曲,而是将重心交给文字,交给人声。

这是一种极致尝试,却又暗合音乐的真谛,当所有花样都剔除,如果最终剩下的歌曲还能动人那才是真的优质。

在我看来,每位创作者都应当尝试《从前的人》这样的作品。这是将创作重心置于自我的过程,正如曾昭玮,此番的创作实质上是进行了一次自己跟自己的对话。翻开过往看到曾经的自己,进而来审视现在的自己以及遥望未来的自己。在这过程里,创作者能够找到音乐真正的重点,不是高难度编曲,不是讲究文字,也不是华丽唱腔,而是将自我真实地代入其中,好的音乐一定少不了人格化的特质。所谓“慢食音乐”就是花时间剖析自己。

乐坛也应当鼓励《从前的人》这样的作品。新鲜花样固然刺激,但花样总有殆尽的时候,回头来,还是简单如常最为刻骨。《从前的人》即是将音乐场域下放到生活中,将视角对准普通的你我,让时间在过往,在现今流动,这并不亚于一次猎奇的冒险,生活本身就有足够纵深去探索,而真实的你我,应当俯身钻入其中,去体验各样情绪来带的冲击。

即便是单纯的音乐层面,简单如《从前的人》也足够有想法,它拥有强力记忆点的旋律,若以流行音乐的Hook效应来衡量,《从前的人》整首歌曲就是由一个动机拓展出来的“抓耳”Hook。

作为听者也应当享受《从前的人》这样的作品。曾昭玮打开一道门,剩下的由你自己去探寻。她将自己的“从前”唱出来,而我们同时也能够关联到各自的“从前”。所以,《从前的人》本质上是为听者提供了面对自己的场景。静下来,耐住悠慢,让思绪充分活跃,你就会体验到旧时的温度。

在《从前的人》里我感受到戏剧里所讲的叙事方式,“冰山理论”。专注刻画海面上露出的一角冰山,将这一角刻画好,海面之下的广阔跟无限,听者们自然能够想象。曾昭玮正是如此,她描写的只是局部,甚至只是诸如“酒”这样的符号化物件,但这些“冰山一角”最终触发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以及人生彻底的联想。在这首简单的歌曲里,可以发掘出不简单的人跟事。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慢食音乐”终究都讲求沉浸式体验,《从前的人》是曾昭玮沉浸情感跟生活的成果,它,也可以成为我们体验情感跟生活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