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宾馆 刘公庙:诠释刘公岛名称由来的老建筑

2019-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公岛曾有过很多名称.汉时就有"刘氏别业"之说,元代称"刘岛"."刘家岛",明代还叫过"刘岛山".明隆庆六年(1572年),才在官方奏章和皇帝诏令中正式出现"刘公岛"这一名称,沿袭至今已400多年.对于刘公岛名称的来历,旧方志有记载,民间也有神话传说,尽管都有一段完整美丽的故事,但也缺乏确凿的依据.好在有刘公庙这样的历史建筑,以它年代久远的"身世"和几经变迁的沧桑经历,给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公岛曾有过很多名称。汉时就有“刘氏别业”之说,元代称“刘岛”、“刘家岛”,明代还叫过“刘岛山”。明隆庆六年(1572年),才在官方奏章和皇帝诏令中正式出现“刘公岛”这一名称,沿袭至今已400多年。

对于刘公岛名称的来历,旧方志有记载,民间也有神话传说,尽管都有一段完整美丽的故事,但也缺乏确凿的依据。好在有刘公庙这样的历史建筑,以它年代久远的“身世”和几经变迁的沧桑经历,给后人做了解惑和诠释,成为解读刘公岛名称由来的一把钥匙。

刘公岛宾馆 刘公庙:诠释刘公岛名称由来的老建筑

由西向东远眺刘公庙(摄于1898年)

刘氏别业 立庙祭祀

1975年,在刘公岛东村南的河沟旁发掘出战国遗址,据出土文物考证,战国时期刘公岛就有人居住,距今2200年左右。元、明两代,海上运输业比较发达,威海系南北海运的必经之路,刘公岛作为重要的避风泊船之所,船只最多时达数百艘。《元史》、《登州府志》、《崇明县志》凡序海道或称刘岛或称刘家岛。明嘉靖末年(1553年—1565年),胡宗宪编绘的《筹海图编》中称刘公岛为刘岛山。

刘公岛宾馆 刘公庙:诠释刘公岛名称由来的老建筑

清代《威海海防图》中标注为刘公祠

元明时期刘家岛何以姓“刘”,通常有二种说法:一说认为刘氏指的是汉代石落村之刘姓。清乾隆本《威海卫志》记载,石落河北岸有个石落村,住着刘姓人家。当时,石落村一带蝗虫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食不果腹,饿殍遍野。

刘公岛宾馆 刘公庙:诠释刘公岛名称由来的老建筑

一日晨起,刘氏忽见一巨鲸搁浅海滩,为搭救村民性命,刘氏召集村人割取鱼肉,分而食之,村民得救。为铭记巨鲸恩德,刘氏率众人用鱼骨架盖了一座祠堂,时称“鲤堂”,也就是后来的“刘家祠堂”。之后,刘氏还做了木船,经常渡海到对面岛上垦荒种地,消暑纳凉,这岛自然就是刘氏的另一处产业了,故称“海上刘氏别业”。

东村坡顶建筑为刘公庙(摄于1898年)

另一说是岛上刘氏为汉代没落的皇族一支,东迁至此,择地而居,垦荒创业,在岛上繁衍生息。

刘公岛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明隆庆年间,据记载,隆庆六年(1572年),明督漕王宗沐上奏请行海运,准奏,诏令运十二万石粮自淮入海,并规定了海上运输路线,其中就有刘公岛的名称。至于为什么称刘公岛,大约与此时民间广为流传的刘公刘母故事有关。

故事说,昔年有南船遇风,漂泊该岛,几濒于危。岛鲜人烟,遇老父老母刘姓者搭救,并以食馈船上人,老人旋忽不见。船人以为神仙,因感其救生之恩,遂为之立庙祭祀,称刘公庙。从此,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此地,船民们都要登岸进庙祈祷,祈求老人保佑他们海上平安。

从上述三种说法中得知,刘公岛与刘氏有关,且与一个“刘公”人物更为密切,但“刘公”为何时何人,已无从考证。可以肯定地是,在长期流传的故事中,人们已经把“刘公”及“刘母”奉为神灵,并建庙祭祀。

刘公庙到底建于何时?据威海管理公署1934年的一份《寺庙登记调查表》显示,刘公庙建于明末。另有资料记载明代重修刘公庙,由此可见,时间基本集中在明代。

由西向东可见正殿、厢房和寝殿(摄于英租时期)

跌宕起伏 命运沧桑

刘公庙位于岛内东村山坡之上,与村舍相邻。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排,两进院落。前为山门,中间大门,两旁耳房。中排为正殿,带有卷棚,房子比较宽敞,殿内供有刘公刘母塑像。后排为寝殿,四周由院墙所围,还有两厢房。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房屋共计20多间。可以想象,在偏居一隅、运输条件及其简陋的条件下,刘公庙规模也算比较宏大了……

处于海防前沿的刘公岛,并不是一座宁静乐土,也被裹挟进倭寇肆虐、镇压义军的纷纷战火中……史料记载,明初为防倭寇侵扰,“移岛中居民于近郭”;明嘉靖年间(1522—1566)王宪武率农民起义军占领刘公岛,威震朝廷,后遭官军镇压;万历末年,登州知府陶郎先又招人垦地纳税,并在山顶设墩台,派兵屯守。刘公庙其命运如何?已无从考证。

完成朝代更迭的中国,迎来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在以后的历史风烟中,刘公庙也迎来了其跌宕起伏的沧桑岁月……

刘公刘母塑像(摄于1898年)

康熙年间《威海卫志》记载:刘公岛“内有瓦殿,貌刘公刘母,为海若灵英,舟人经其地者,必设神福焉。”乾隆年间《威海卫志》记载:岛上有刘公、刘母祠,“瓦屋数楹,泥塑双像”。

1881年,刘公岛被确定为北洋海军海防重地和驻泊之所后,大规模军事设施开始兴建,先后建成工程局、机器局、屯煤所、海军公所、铁码头等。1888年,北洋海军在刘公岛正式成军,北洋海军和护军近万人进驻刘公岛,刘公岛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为使军民获得刘公刘母的护佑,1889年,李鸿章和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曾出资重修刘公庙。海军大臣醇亲王奕譞和李鸿章,在检阅北洋海军时也曾进庙叩拜。北洋海军将士每次出海或作战前也都到庙中进香拜祭。北洋海军在刘公岛建立基地时期,是岛上居民最多的时期,也是刘公庙香火最为旺盛时期之一。由此,刘公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庙迁岛外 神随民移

迁到岛外的刘公庙(位于现在的市政府广场西南)

然而,祈求刘公庙庇佑的北洋海军无法改写甲午战争全军覆灭的悲惨命运。甲午战败后,日军占据刘公岛,岛上民众大都逃离,昔日刘公庙香火不再。三年后,日军撤离,英军登岛,刘公刘母被迫“背井离乡”,迁移岛外。

迁往岛外的刘公刘母塑像(摄于英租时期)

1898年,英国租占威海卫。为把刘公岛建成专属军事控制区,进而建成英国海军军事基地,1990年,英国海军采取强制措施,将岛上的土地和房屋悉数购买,强令岛上居民迁出。岛上华人只剩下英国海军雇员和商店店员、家庭佣人、人力车夫、搬运工等为西方人服务的特批人员。

对刘公刘母的神化和护佑需求,自古就成为岛民与日俱增、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迁出居民并没有忘记昔日提供护佑的刘公庙,坚持“神随民移”,在高立山下(现市政府广场原白天鹅宾馆东侧)辟地另建了一座刘公庙,重塑刘公、刘母神像。庙前有碑,载有“神本依人,庙迁岛外”的文字。

1947年,国民党军队占领威海卫北部地区以后,为修筑工事,四处抓民工拆房拆庙,岛外的刘公庙未能幸免,并将拆除的木料运至菊花顶修筑工事,原有的庙宇变成废墟,1952年前后,废墟才被逐步清理完毕。

由西向东看刘公庙现存建筑

刘公岛博览园内重塑的刘公刘母像

虽然刘公庙被迁移至岛外,但岛内原有建筑并未遭到毁坏。值得庆幸的是,1918年至1921年间,英国海军在岛内整治环境,刘公岛东村的建筑基本都被拆除了,并按照英国卫生建筑标准实施重建,而刘公庙建筑却得以留存下来。

解放后,刘公岛回到人民的怀抱,刘公庙虽几经荒芜,但基本建筑格局和面貌未曾改变,只是庙宇的功能早已失去。1994年,刘公岛管委在刘公岛博览园内重建新庙,塑刘公刘母彩像,进一步弘扬了刘公刘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刘公文化。

尽管旧刘公庙早已“神去殿空”,但它就像一位年老的“长者”,依旧承载着丰厚的民间文化伫立于当代,在岛上所经历的沧桑岁月,足以成为这座岛屿的历史见证,也成了揭开刘公岛名称由来的一个史料根基。

1988年,刘公庙作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