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术有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之术的操作事迹?

2019-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认为,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即便项羽真的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也不见得有能力做到,或者说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因为楚怀王根本就没那么容易控制,他绝非汉献帝那样任人宰割的傀儡木偶,君臣相争,胜负难料,就像苏轼曾经说过的那样:"非羽弑帝,则帝杀羽".帝王之术有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之术的操作事迹?楚怀王熊心(这名字听着就胆大)是一位有主见有魄力的贤主,从前208年腊月被项梁等人拥立上台开始,他就从未甘心只充当一个名义领袖,他知道自己的王位既然来自项家,就随时可能再被项家拿走,于是抓紧一切

我认为,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即便项羽真的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也不见得有能力做到,或者说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因为楚怀王根本就没那么容易控制,他绝非汉献帝那样任人宰割的傀儡木偶,君臣相争,胜负难料,就像苏轼曾经说过的那样:“非羽弑帝,则帝杀羽”。

帝王之术有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之术的操作事迹?

楚怀王熊心(这名字听着就胆大)是一位有主见有魄力的贤主,从前208年腊月被项梁等人拥立上台开始,他就从未甘心只充当一个名义领袖,他知道自己的王位既然来自项家,就随时可能再被项家拿走,于是抓紧一切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求摆脱控制。

帝王之术有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之术的操作事迹?

项梁拥立怀王后自号武信君,独掌楚国大权,并任陈婴为上柱国,陪怀王都于远离前线的盱台,那时候的怀王应该过得很郁闷,但仅仅过了半年多,命运就突然对怀王展颜一笑---楚军于定陶被秦将章邯击败,项梁殒命。

帝王之术有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之术的操作事迹?

项梁倒下,项羽羽翼未丰,楚怀王果断抓住机会回收军权,开始全面主持楚国军政事务,从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盟主和伐秦统帅。 从前208年9月亲政到前206年秦亡,历史留给楚怀王熊心的时间很短,空间也不大,在这狭小的时间和空间内,楚怀王虽然没能压制住项羽一飞冲天,但他打出了三招即准又狠的七伤拳,打在项羽身上看似不伤皮肉,实则造成了严重内伤,让项羽时时痛得寝食难安。

而最终,如冥冥天意一般,七伤拳伤人伤己,吃疼不已的项羽怒杀怀王,紧接着自己也内伤发作,很快一命呜呼。 七伤拳第一拳:派自己亲信宋义为统帅,项羽范增为次,率领大军救赵。

七伤拳第二拳:与诸将定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再遣刘邦西行攻秦,项羽不忿,请与刘邦西行入关,不准。 七伤拳第三拳:晚于刘邦入关的项羽使人还报怀王,要求变更“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不允。 这三招实为一招:刻意培植刘邦以压制项羽,这就是帝王心术:挑动强悍部下之间生隙以求自保。

不得不说,怀王算盘打得很精,因为这种明显偏袒的战略安排却有着充足的理由让项羽不得不服从:赵国那边集结着章邯重兵,派刘邦去等同于把肉包子扔进狗嘴里,而项羽勇武彪悍,更兼之又与章邯有着杀叔之仇,没有谁比他去更合适。

项羽,俺勇武无敌的小羽羽啊,你这么牛叉,连叔父之仇都不报,一心想去捡软柿子你好意思么? 于是怀王令旗一挥,刘邦西行灭秦吃肉,项羽北上救赵打虎。

我猜这种安排还有更深一层的阴险考虑:赵国那边章邯四十万虎狼之师张口以待,项羽此去凶险,多半有去无回,如此最好,以项羽之彪悍,最理想的情况其实最有可能发生:项羽章邯鱼死网破,刘邦怀王渔利坐收,既能借章邯之手一举消除项家威胁楚王地位的心腹大患,又能借之掩护避开重兵叩关灭秦,真是两全其美的完美战略啊。

只可惜楚怀王机关算尽,却还是低估了刘项二人:项羽先是杀了宋义自立为帅,然后在钜鹿城下强悍得如同超级亚赛人一般,在各路诸侯慑于章邯之威,重围十壁莫敢出战的情况下,亲率六万江东子弟渡过漳水,破釜沉舟九战九胜,击溃四十万秦军,不但全身而退,而且威震诸侯,是役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羽一战震服诸侯,这无论如何不是怀王希望看到的,但是对于刘邦的成功,怀王的感觉却完全不同。由于项羽的牵制和掩护,刘邦一路未经大战轻松攻入咸阳,屯兵霸上,迫降秦王子婴,受玺灭秦,取下头功。

而怀王并不忌惮刘邦取得这样的不世之功,因为他认为“沛公素宽大长者,故可遣”。 但问题是,刘邦是宽大长者吗? 怀王的这一句判断,肯定会令后世读者撇嘴不已,但在当时,我完全相信刘邦展示给人们的就是这么个形象,他就是那个时代里最出色的影帝。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但他在事实上已经成了项羽与怀王这场博弈中最大的受益者:无论项羽多么不服,灭秦的首功都已经记到了刘邦的荣誉簿上,这种傲人之功足以让刘邦在任何诸侯面前都能挺胸抬头,不仅如此,其一路扫荡到咸阳的过程,以及进入咸阳后的良好表现(约法三章,封闭宫室,秋毫无犯,还军霸上)不但尽收三秦百姓之心,而且在天下急觅良主而侍的才俊(比如此时还都属于项羽集团的韩信,张良和陈平)眼中,其帝王之相就如美女诱人的娇躯一般,在这位长者宽大的长袍之下肉隐肉现起来。

。。 暴秦已灭,刘邦建功,怀王很高兴,才俊很高兴,天下百姓更高兴,唯有项羽超级不爽。

先不提他在不爽之后做了什么蠢事,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伐秦过程中项羽和怀王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项羽完全不像个权臣,怀王也完全不像个傀儡。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四百年后的曹操是没完没了地蹂躏献帝,而项羽却是没完没了地被怀王蹂躏,连我都替项羽不平,同样是立主的权臣,这待遇怎么就差距这么大捏?当初拥立楚怀王,不过是想拿他当个工具而已,谁承想一不留神自己却成了工具的工具!

这心理落差也忒大了点! 巨大的心理落差自然会造成情绪反弹,更何况以项羽宁我欺负天下人,不准天下人瞪我一眼的性格,对待这么个不断折磨他的人,即便他是天下义军的共主,杀了他也是比天经地义还要理由充分的不二选择。

项王一怒,神鬼胆寒,这时候如果有人自作聪明去向他劝谏:项王您不能弑掉怀王,反而应该更加热情地去拥戴他。你猜先死的会是谁? 所以说,以项羽和怀王的性格特点,其二人必然势不两立,项羽不应该杀了义帝,而且杀了之后后果极其严重,但他偏偏没有不杀的可能。弑主自立,然后反受其害,这就是项羽的宿命,而这种宿命并不会平白产生,如果追根溯源,我们只能说,当初拥立怀王,本身就是个错误。。。

错误不是不应该立,而是立错了人。 让我们回顾当初拥立楚王的初衷:前208年,陈胜为章邯击败擒杀,项梁召集刘邦等各路将领商议反秦大计。谋士范增献策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熊槐)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访楚王后裔怀王之孙熊心立为楚怀王,定都于盱台。

熊心与其祖父谥号相同,以期承袭其威望,“从民所望也”。 应该说,范增给出的这个战略完全正确,但再好的战略也需要良好的实施才能奏效。立楚王,只是为了让他充当一面道义旗帜去号召天下义军,而不是真心辅佐他去成就霸业,因此他必须是个傀儡,而傀儡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要易操控。

因此,历代权臣立傀儡皇帝只会选两种人:要么未成年,要么虽成年但性格懦弱。如果按照这两个标准去考察候选人,熊心肯定不应该入选,首先,熊心生年虽无考,但当时肯定已经是个成年人(估计年长于项羽),其次,其人有主见,有魄力,有野心,在楚国士族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显然,这样的人难于掌控,不是个好选择。 我不相信楚王家族除了熊心之外再无其他符合标准的后裔存世,只要去找,应该能找到。

退一步讲,即便楚王家族真的人丁不旺,三代单传,只剩熊心这么个独苗而不得不立,那么考察其性格特点后,也应该从一开始就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可惜所有这些,项家似乎完全没有考虑,不管他们是随随便便,还是精挑细选(前者是糊涂,后者是愚蠢),反正熊心这个完全不合适的人中了标,被立为怀王。

在此,我要第一次批评范增:一个真正好的建议者,不但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还应该提供完善的执行方案。作为拥立楚王这条重大方略的始作俑者,范增对于熊心这个人选没有提出异议,至少没有替项家制定出足以控制他的万全之策,因此从起义最初,范增就没能做到最好(以后他还将犯更加严重的错误)。 写到这里,各位可能会问,假如在不得不立熊心的情况下,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有效控制他呢?

很简单,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样,把他当个装饰品一样随身携带。可惜项家很奇怪,似乎他们家做错事的本领会遗传,除了祖传的识人不明之外,无论是项梁还是项羽,都喜欢把楚怀王轰得远远的。项梁立了怀王之后就把他留在远离战场的盱台(虽然立了个陈婴做上柱国进行监视,但他显然没有能力完成任务),然后自个跑出去打仗并且很快挂在了外面,而项羽恨怀王,首先想到的同样也是把他踢得远远的省得碍眼(迁至郴县)。

这样做显然是不行的,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再远也是楚地,以怀王的能量,除了在项家眼皮底下,到哪都能迅速聚拢起自己的势力集团,派人看都看不住(参考上柱国陈婴),同时,远离前线和项家集团,楚王的环境是即安全又宽松,这种待遇简直就是他求之不得的。

所以,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就是把怀王永远置于自己的视线之内和掌控之中,并让其与各种楚国势力集团彻底隔离。具体的做法就是把怀王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就连打仗都带着,借口是现成的:秦军势大,陛下必须御驾亲征。

等到了战场就把他往中军大帐一放,派重兵名义上严加护卫,实则监视居住,任何人想要面见楚王必须项家点头,否则别说熊心,熊毛都不让你看见一根。 隔离怀王,然后一切政令皆从项出,逐渐的,所有人都会明白怀王不过是项王投射到宝座上的影子,他们会逐渐习惯于一切都归项王说了算,至于怀王,嗨,忘了他吧。

当然,这么做很笨,但我觉得,在那种军情紧急,项家地位不稳,而且无暇理政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同时,项家还可以一边隔离楚王,逐渐让他看清时务,一边用各种声色犬马来腐化他,把他培训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等到这个目标达成,则楚王的岗前培训就可以结束,这头被驯化了的熊已然无害,无论放在哪去都能放心了。

综上,项梁和项羽拥立楚王召令天下,战略正确,但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因为错选了熊心,并且没有制定可靠对策掌控住他而彻底失败,这怪不了别人,只能怨自己最初的庙算不周。而这个失算的代价是巨大的,它直接决定了怀王做大,项羽最终不得不杀了他,令自己道义蒙尘,人心尽失,站到了天下诸侯人人皆可得而诛之的不利位置上,更为严重的是,从拥立怀王再到最终杀掉他,项家等于做了个套套住了自己的脖子,再把拉紧绳套的绳头递到了自己不世仇敌的手上: 汉二年(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统大军东渡黄河直指洛阳,途经新城,遇三老董公获知义帝死讯,汉王十分悲痛,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

发檄文布告全国:“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天下诸侯响应,汉王得各路大军,共计五十六万人,浩浩荡荡杀奔彭城,三年楚汉之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写到这里,还能说些什么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项羽,你这个可怜的孩纸啊,你其实是输在了最初的起跑线上。。。